《柳树醒了》教学反思
2016-03-02吉林省汪清县第三小学校咸艳菊
吉林省汪清县第三小学校 咸艳菊
《柳树醒了》教学反思
吉林省汪清县第三小学校咸艳菊
柳树醒了教学反思不足
《柳树醒了》是一首诗,又似一篇引人入胜的童话。
第二课时上课伊始,我以复习字词导入,从学生开火车认读中我发现学生字词掌握得较好,于是我进入第二课时的教学。
学生在读第一小节后,我问:“读了这一小节,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很快说出知道春雷跟柳树说话,柳树醒了,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又问:“春雷不是人,怎么跟柳树说话呀?”孩子们打开想象的大门,有的说:“春雷轰隆隆,好像在说‘小柳树,快醒来,春天来了!'”这样的语言一下子把孩子们带入这篇童话世界中。可是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却让我感到有以下不足之处:
一、诗的分节学生掌握得不是很清楚
虽然在第一课时我已经告诉学生哪是诗的第一节,哪是诗的第二节,但学生好像印象并不深刻,反思一下原因,是因为没有让学生动笔标出小节所致。看来“不动笔墨不读书”还要落到实处。
二、小组合作不理想
因为本诗的前四节结构相同,所以在领学生共同学习第一节后,我让学生以2人为一小组学习2~4节,一人读,一人回答知道了什么,本来我的用意很好,但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我发现有的小组在那干坐着,有的小组读完了就不知道该做什么,还有的小组甚至不知道该读哪一节。想想这还是由于诗的分节不清楚所致,但是小组不会学习的问题,我认为如果我先请一个小组做示范,那么是不是效果会不一样呢?
三、说话练习,想象能力训练还可以继续
因为在第一小节中,我让学生想象春雷怎样跟小柳树说话,并进行了说话训练,学生说得也不错。可是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没有把这训练继续下去,没有让学生想象春雨怎样给柳树洗澡?为什么春风会给柳树梳头?是因为这些教案中没有这样的设计,我想我在备课中还要灵活机动,有一些自己个性的想法。
四、朗读课文形式不够多样化
这篇课文的第二课时重点就是让学生学会背诵,我让学生根据黑板的板书进行练习背诵,学生也基本上达到了要求,大部分学生背得较流利。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虽说是突出的,但是课后我总觉得有些遗憾,到底是什么呢?思来想去,不得答案,当我再一次捧起课本读这首诗时,我突然发现这么美的文章,我为什么让学生死板板地学完了呢?这首诗完全可以让学生带上动作,读出自己的感受来呀!我想学生如果加上自己的动作,再读这首诗时感受就应该不一样了吧!
课已结束,可是留给我的思考却很多,让我明白了每一堂课都要教给学生除课本外的一些知识,让我明白了要引导孩子有自己的感受去思考课文,我想这样的课才适合我们的孩子,也才能教孩子们更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