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闻发言人的媒介素养

2016-03-02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媒介政府素养

蒋 璐

(上海交通大学 媒体与设计学院,上海 200050)

浅析新闻发言人的媒介素养

蒋璐

(上海交通大学 媒体与设计学院,上海200050)

新闻发言人、新闻发布会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受到人们关注的,新闻发言人从设立之初就被期待承担双重角色,其一是喉舌角色,其二是桥梁角色。要担任好这两个角色,新闻发言人就需要有管理和运用媒介内容与媒介渠道的意识和能力。鉴于新闻发言人的发言常常从正面或负面对舆论有重要影响,所以新闻发言人应具备的媒介素养就成为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新闻发言人;媒介素养;把关人理论

1983年4月23日,中国记者协会第一次向中、外媒体介绍国务院各部委和人民团体的新闻发言人,并宣布我国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发言人既指具体的新闻发布人员,同时也是一种工作机制,它从创立之初就担任着通报工作、阐述政策、说明情况、联系媒体等方面的使命,是沟通媒体、公众和政府部门的重要桥梁,直接关系到透明政府的建立及其执政能力和水平。

一、研究背景

(一)民主政治的发展

政府启动新闻发言人制度,一个最重要的背景就是政府更加注重社会公众的知情权,不再封锁自己所掌握的广大社会公众欲知晓、应知的公共信息,开始注重并逐步完善与社会公众的沟通,把那些事关社会公众利益的重大社会信息通过新闻发言人这一管道向社会发布。作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发言人对于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至关重要。

(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传播手段越来越先进,当前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信息爆炸、媒介多元的时代,信息和舆论传播的速度空前提升。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政府和各级新闻发布机构“怎么说”“对谁说”“说什么”往往会直接影响社会舆论及媒体报道的走向,提高新闻发言人的素养,能够及时向公众准确传达信息,澄清误解,防止“次生”灾害。

(三)政府执政能力的需要

复旦教授童兵认为,执政党能否遵照新闻传播规律使用、驾驭大众媒体,是衡量其执政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政府发言人媒介素养的高低,也必然会影响执政党执政能力的建设。可见,提升新闻发言人媒介素养,是执政党执政能力的需要。

二、文献综述

关于新闻发言人的文章,以往的研究非常之多。笔者在中国知网数据系统进行检索发现,以“新闻发言人”为关键词的条目共有191751条,以“媒介素养”为关键词检索结果共有29000条。

从微观上看,现有的关于新闻发言人媒介素养的文章主要在谈新闻发言人媒介素养提升对政府的意义,代表性强的论文有李兴亮、王显睿在重庆大学学报上发表的《政府与媒体的双重视域:谈政府新闻发言人的媒体素养》,喻国明教授的《新闻发言人制度相关理论问题研究——我们为什么需要新闻发言人》,褚亚玲的《大局大公大度大家大胆大爱——政府新闻发言人职业素养浅析》。

三、理论基础

“把关人”理论:

“把关人”理论认为,社会上存在着大量新闻素材,传媒的报道不是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传媒组织形成一道“关口”。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可以把“把关人”理论延伸到发言人的新闻发布活动中。作为政府的信息传播者,政府新闻发言人实际上是政府部门在对政府信息进行处理和传播的过程中所设立的“把关人”,新闻发言人在向媒体和公众提供政府信息时,通过提供信息时机、内容、手段,先于媒介对信息进行把关,达到信息发布之目的。

四、新闻发言人应具备的媒介素养

(一)新闻发言人应具备处理信息的素养

新闻发言人应具备的处理信息的素养,包括在众多的信息中迅速筛选出有效信息的能力。新闻发言人应具备新闻敏感,能对不同的信息源进行有效甄别,完成对信息的筛选。在某种程度上,发言人对信息的判断与选择是获得高质量信息的基础,也是新闻发布能够成功的基础。同时,新闻发言人对信息的处理能力还包括对信息的判断、辨识、分析、批判能力。新闻发言人在召开新闻发布会的过程中,不能被提问牵着鼻子走。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真假更难辨,新闻发言人在发布信息前要能够对信息的真伪、权威性作辨识,做好新闻把关,准确发布信息。

(二)新闻发言人应具备发布信息的素养

新闻发言人发布信息的素养不仅包括负责任地发布信息的素养,负责任地进行信息再传播的素养,还包括在信息发布过程中所应该具备的“专业化”和“职业感”。在面对众多媒体时,要增强亲和力,变被动为主动,减缓在媒体前的紧张感,使信息发布更有效。同时,新闻发言人在发布信息的过程中应实实在在,直面问题核心,避免空话、套话。新闻发言人发布信息时要按新闻规律、专业要求来好好思考,把其当做一项真正的技术活,还要勇于担当。新闻发言人在发言的过程中不能因为怕说错话就不说,怕有争议就不作为,怕敏感就不碰触,一方面要有平常心,避免错误,另一方面要勇于面对舆情和意见。

(三)新闻发言人应具备语言运用艺术素养

语言运用素养简而言之就是会说话。会说话包含两层含义:要把好话说好,把不好的话好好说。在一些新闻发布会场合,一些发言人在面对记者时之所以说出一些“雷人雷语”,除应对媒体的技巧生疏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懂得语言艺术,以至于新闻发布失败,造成“次生灾害”。

研究新闻发言人的媒介素养有利于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自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以来,尤其经过“非典”事件以后,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发展迅速,但很多新闻发言人的综合素养尤其是媒介素养储备不足,影响了新闻发布的质量。随着我国建设“透明政府”及政府信息披露的要求,政府新闻发言人作为直接和媒体接触的群体,成为近年来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热点。本文考察了透明政府视阙下新闻发言人应具备的媒介素养,希望新闻发言人借此提高,适时、适当、准确地发布信息,提高新闻发布的质量,达到预期的目的,完成为政府代言的工作。

[1] 喻国明.我们为什么需要政府新闻发言人?[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7(5):74-76.

[2] 田中初.谈政府新闻发言人[J].当代传播,2003(06):33.

[3] 李兴亮,王显睿.政府与媒体的双重视域:谈政府新闻发言人的媒体素养[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8(3):121-125.

[4] 陆高峰.新闻发言人的媒介素养[J] .青年记者,2012(33):103.

G214

A

1674-8883(2016)17-0089-01

猜你喜欢

媒介政府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