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场域下高校突发事件舆情传播研究

2016-03-02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场域突发事件舆情

赵 萌

(河南工业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2)

新媒体场域下高校突发事件舆情传播研究

赵萌

(河南工业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 郑州450052)

新媒体场域下,高校学生无疑是最活跃的群体之一。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即时性、数字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可以瞬间引发轩然大波,如若处理不当,轻则扰乱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重则危及人身安全。在此形势下,分析舆情特征和问题,进而寻求解决方法就变得十分必要。

新媒体场域;高校突发事件;舆情传播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认为,“我们可以将在每一种地位间所拥有的关系认定为一个客观的大网,或者说是一种结构框架,这就是场域的定义”。[1]在“互联网+”的时代大潮下,相对于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而言,“数字化”“虚拟化”的新媒体打破了时空限制,以及时、便捷为宗旨,塑造了多元交互系统,构建了新型媒介场域。

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互联网主要是年轻人的事业”。[2]在人人都可以发声的自媒体时代,青春激情、彰显个性的高校学生利用手中的微信、微博等网络载体获取信息、表情达意,业已成为常态。他们勇于挑起舆论先锋、意见领袖的重担,毋庸置疑成为新媒体场域下活跃频率最高的群体之一。高校学生正值青年,特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3]遇到突发事件,他们更容易在缺少思考和审视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利用新媒体“推波助澜”。

一、新媒体场域下舆情传播的特征

冠以“某高校”的校园突发事件总能成功吸引人们的眼球。高校学生是新媒体场域的主力军,每一个个体都可以利用网络空间赋予的话语权,进行思想碰撞,宣泄情感。在此形势下,高校突发事件更易陷入舆论漩涡,如不科学合理地处置舆情,甚至会危及高校的声誉和社会的稳定。新媒体场域的众声喧哗,有别于传统媒体的发声方式,不断呈现出新的发展规律。认识和把握新媒体场域下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特征,可以有效减少负面效应,降低公关成本,提高应对能力,对高校管理和安稳工作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性意义。

(一)传播时效的即时性

新媒体数字化的技术性质让传统媒体望尘莫及,它改变了信息发出→接受→反馈的历时性方式。面对高校突发事件,高校学生作为第一参与者,运用人手一部的手机拍摄,即可让全球网民参与新闻第一现场,轻松实现与新闻事件的共时同步。当然,这种即时性更易扩散谣言,并产生大量的信息垃圾。微博、微信的图文传播之广、速度之快,加诸炒作的断章取义、张冠李戴,更易形成“三人成虎”的局面。

(二)传播路径的多样性

置身于电脑、手机、智能手表的“标配”下,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和发送多媒体信息。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微信朋友圈动态、微博一键转发、QQ群发等途径都能使信息在瞬间“曝光”。每个人都可以发布文字、语音、图片、视频或者它们的任意组合信息,在立体反映现场的同时,也实现了吸引大众关注的心理期待。而传播路径多样性的弊端在于信息传播良莠不齐,为谣言迅速发酵创造了条件,给舆情掌控带来困扰。

(三)传播方式的交互性

高校学生既是新媒体场域下的始作俑者,又是网络信息的接收终端。在自由开放的cyberspace,人人都可以“高谈阔论”,不但可以接收信息,也可以对信息进行加工、传播。他们之间不需要复杂的中介就可以直接互动,又能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适时互换地位。这种交互性营造了更为民主的舆情传播环境,可直接让传播者和接受者观点交锋,切实拓展了突发事件舆情传播的渠道。舆情传播交互性可以越来越接近新闻事实,但纷繁的第一信息仍需要“去伪存真”。

(四)传播内容的煽动性

总有些人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唯恐天下不乱,为追求“眼球效应”捕风捉影,歪曲事实。高校学生正处于人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心绪最不稳定的主要时期。这个阶段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也容易被一些煽动性的语言所“蛊惑”。高校学生对校园突发事件的敏感度高,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会迅速占领头脑,面对“语不惊人死不休”“标题党”等“有心之人”肆意炒作推出的耸人听闻、噱头十足的信息内容,他们的非理性情绪会一触即发,进而影响更多个体,甚至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五)传播后果的株连性

高校师生作为精英文化的代表,不管是在关注自身方面,还是关注社会抑或社会对其的关注方面,都享有高度的自觉。一旦象牙塔中有一曲不和谐之音传出,必然会引起网络围观,其间的牵连人物会被人肉,遭受千夫所指。随着事态持续升级,热心网友继续爆料,舆情会像脱缰的野马,难以控制,有可能从此事件牵连到彼事件,也极有可能从个体事件发展为公共事件。再加上功利驱动的畸形发展,由此引发的后果,轻则影响学校的声誉,重则危及生命安全,危害不可小觑。

二、新媒体场域下的舆情传播问题

面对新媒体场域匿名、虚拟、开放、共享的网络空间,现实生活中约定俗成的道德标准、行为准则在似乎无人监管的情况下“水土不服”。近年来,高校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在应对突发事件时舆情管控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在实际工作中凸显出一些问题。

(一)舆情风险意识淡薄

部分高校认为科研可以一统江山,其他工作都可以让位其后。有的认为现在的社会人自顾不暇,对于哗众取宠的新闻只有三分钟热度,再劲爆的新闻也最多是几天茶余饭后的谈资。更有高校管理者没有认清舆情开放的环境,没有意识到舆情“猛于虎”的态势,观点陈旧落后,遇到事件善于运用“窗帘”手段,又捂又盖。饮鸩止渴式的舆情管理,不能积极参与舆情引导,打不破“被动式”“删、封”藩篱,学不会“主动式”运用新媒体。

(二)舆情应对措施落后

大多高校缺乏专业的舆情管理队伍,通常是由学生组成这支“消防队”,缺乏专业的指导和培训,舆情(三)舆情监管工作不力

研判分析能力缺位,水平参差不齐,尚不具备系统规范的舆情应对与处理能力。一些高校管理人员面对舆情反应滞后,贻误时机。进行舆情分析没有所谓的智能化信息采集系统,更没有自动化网络舆情分析软件,仅靠搜索平台为支撑,人工进行舆情监测,无法得到精准的数据和客观的评价。

舆情历经了潜伏、引发、发展、爆发阶段,每一步演化过程都离不开舆情监管。有些高校管理者没有把握好舆情监管的时、度、效,再加上应急机制、预警机制、协调机制的不完善、不到位,指导突发事件时显得力不从心。部分高校舆情监管常流于形式,舆情预判能力不强,宏观驾驭能力不足,部门间不能有序配合,从而导致公信力严重受损。

三、新媒体场域下的舆情引导方针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贯彻好五大发展理念,对于正确引领新媒体场域下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方向、开创高校宣传工作发展改革新局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创新。在利益诉求多元化的今天,要做好网络舆情传播,不但高校管理层要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学生更应该创新思维,进行“头脑风暴”。从不同维度来讲,高校管理层要变被动为主动,变迟钝为敏锐,变封堵为畅通,变应付为应对。学生要变戾气为理性,变从众为慎重,变引燃为引导,变极端为终端。

协调。学校应建立健全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规范完善应急预案,统筹宏观管理学生处、教务处、后勤处、宣传处等各部门各平台,一遇突发事件,在各司其职、各管其事的基础上,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协调处置、整体联动,准确把握舆情干预时机,上下形成统一口径,积极落实舆情引导和善后机制,做到有组织、有纪律、不回避、不搪塞,直面化解矛盾,切实解决问题。

绿色:忽视网络道德建设是高校舆情管理工作的桎梏之一。新媒体场域下,很多高校学生在网络空间寻求“精神寄托”,而信息的多元传播方式加剧了道德冲突,做好高校舆情引导工作从某个侧面来说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抓手,重要性不言而喻。为营造绿色、纯净的舆情氛围,应合理利用舆情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和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开放:信息是否透明开放在舆情传播方面起着截然不同的作用。高校新闻发言人作为校方的“喉舌”,在应对突发事件时,一言一行皆举足轻重。应做到第一时间通过新闻发布会将真相还原在公众面前,利用媒体表明官方立场,答疑解惑,把握舆论风向标,以开放的姿态减少谣言滋生的可能性,避免影响受众的判断力。

共享:高校舆情正确引导需要学校各个分子的上下合力,新媒体舆情建设应把握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从他们的合理诉求出发,营造理性的参与氛围,壮大公共空间的主流思想舆论,引导受众自我教育、良性互动、敢于担当,努力构建健康有序的舆情生态环境,进而共享发展成果。

[1]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33-134.

[2] 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 OL].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n1/2016/0426/c64094 -28303771.html,2016-04-26.

[3] 陈独秀.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号)[M].上海群益书社,1915:1.

G206

A

1674-8883(2016)17-0078-01

赵萌(1984—),男,河南确山人,硕士,助教,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猜你喜欢

场域突发事件舆情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百年党史场域下山东统战工作的“齐鲁特色”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消费舆情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舆情
舆情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