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以西南大学为例
2016-03-02赵敏
赵 敏
(新疆职业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3)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以西南大学为例
赵敏
(新疆职业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3)
摘 要:文章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深入访谈和相关文献资料,描述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西南大学的文化适应状况,对影响其文化适应的障碍性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以期为这一问题解决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障碍性因素
异地求学,远离父母家庭、熟悉的环境,置身于一个相对来说较为陌生的地域,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适应问题,这种情况对每一个异地求学的大学生而言都会存在。但是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牧区家庭,其家庭宗教文化氛围较浓,与现代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和冲突,这就给内地求学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文化冲击,他们的文化适应问题与内地高校学生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异。
鉴于此,本文以西南大学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了解他们在内地求学期间的适应状况,对文化适应中存在的某些障碍性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些参考。
一、基本概念解析
美国人类学家Redfield等人于1936年最早对“文化适应”进行定义:“文化适应是指两种不同文化的群体在接触的过程中导致的文化模式的变化。”是指处于一种文化背景下的个体进入另外一种文化时所产生的身心反应和过程,它描述了不同文化中的个体由于相互之间的亲身接触而产生的变化。“Redfield等认为文化适应是由个体所组成,且具有两种不同文化的群体在连续接触的过程中所导致的两种文化模式的变化。”现在研究文化适应时,大多学者一般援引Redfield等给出的定义。国内学者一般认为,文化适应是指从一种文化转移到另一种与其当初生活的文化不同的异质文化中后,个体基于对两种文化的认知和感情依附做出的一种有意识、有倾向的行为调整。基于以上定义可以得出,文化适应是两种文化在接触过程中发生的文化变化过程。理论上讲文化的变化是双向度的,即接触者双方的文化都要发生变化,但就实际情况而言,文化的变化主要发生在弱势文化群体的一方。
本文所提及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主要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适应,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中华文化的适应,各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适应作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
二、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状况概述
调查显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西南大学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不同于来自内蒙、西藏或宁夏等其他自治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他们有着与现存环境不一样的外在长相、语言文化、宗教信仰和行为方式。他们不远千里来到西南大学求学,与原来的社会关系、社会环境隔离,其社会经济特征、思维观念、文化背景、社会网络等多方面的显著差异决定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文化交流、生活方式、人际交往、心理感受等方面会遭遇诸多挑战。通过问卷和访谈,本文从以下几个层面分析归纳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状况。
(一)日常生活适应状况
生活习俗方面鲜明的民族特色使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进入内地高校初期的不适应会表现得格外强烈和突出。在对“内地求学你最为顾虑的问题或困难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中,82%的学生选择的是“饮食习惯的差异”。在对“在学校周边是否容易找到自己喜欢的食物?”这一问题的回答中,58.6%的同学认为“不容易”;34.5%的同学认为“虽然有但太少了”。 问卷显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内地求学普遍有所顾虑的问题中“饮食习惯的差异”在所有问题中居于首位。另外,在诸如穿衣打扮等问题上,大多数学生倾向于选择现代服饰,在特定场合会选择民族服饰,没有人选择宗教服饰。在对“在学校里你是否穿民族服饰?”这一问题的回答中, 46.7%的同学“偶尔穿”; 43.3%的同学表示“演节目时穿”; 10%的同学表示“经常穿”;没有同学选择“不穿”。其中选择“经常穿”的同学几乎都是来自农村传统社会,固守着以前的穿衣习俗,不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常常会因为民族性太强而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也使自己丧失了很多锻炼和实践机会。当问及穿戴民族服饰的原因时,30%的同学选择“生活习惯”; 10%的同学选择“证明民族身份”;60%的同学选择“特定场合需要”。
(二)学习适应状况
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内地高校的学习环境的满意度还是很高的,来内地高校前都有明确学习目的,普遍抱积极心态,大学的软硬件环境能够满足其心理预期。在对“到内地高校求学的选择、教学条件和师资水平” 这一问题的回答中, 43.6% 的学生选择了“非常满意”;56. 4% 的学生选择了“基本满意”。 基础差和语言的弱势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产生学习压力的直接原因,民考民的学生在这些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同时,受生源地文化教育条件所限,学习基础普遍不如内地学生,因此普遍感到学习有压力,但在应对学习压力时,大多表现出更为积极的态度,这可能与其珍惜求学机会,学习积极性高有关。问卷显示,有44.7% 的学生认为“学习很困难,但经过努力可勉强跟上”;47.4% 的学生认为“学习有一定困难,但经过努力可较好跟上”;有5.3% 的学生认为“没有困难,学习轻松”;有2.6%的学生认为“非常困难,无论如何努力都跟不上”。总的来说,能到内地上学的同学在族内同龄人中通常都是很优秀的,他们绝大多数人意志力坚强,迎难而上,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
(三)人际交往状况
调查显示,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整体人际关系良好,都有和内地同学交往的意愿,而且交往对象的范围在扩大,许多同学表示已经有了很多非新疆籍朋友和非本民族朋友。根据在西南大学的问卷调查,参与问卷的少数民族学生都愿意和内地同学交朋友,与同班同学关系的满意度比较高。对于“你和同班同学的关系” 这一问题,78. 4%的学生选择“和谐相处”; 21.6%的学生选择“关系一般”;没有同学选择“少有来往,偶有矛盾”这一选项。对于“你最要好的朋友”这一问题,62. 8%的学生选择是“各民族同学都有”;23. 2%的学生选择是“本民族同学”;14%的学生选择是“来自穆斯林家庭的同学”。 值得注意的是其交往范围的扩大多局限于公共领域,受文化和生活习惯较大差异的影响,私人领域的交往对象仍局限在本民族内部,民考民的同学尤为明显。其中“民考汉”和有内高(初)班学习经历的同学在“你最要好的朋友”这一问题的回答中,选择“各民族同学都有”选项的比例要明显高于“民考民”同学,汉族朋友的数量也较多。“民考民”同学最要好朋友集中在本民族内部的比例要大,汉族朋友的数量也少,对主流文化认同度及适应能力也较低,在有选择的前提下,更希望和本民族同学安排在一个宿舍,更喜欢和本民族同学一起上下课或参加课外活动。
(四)文化适应状况
在文化适应问题上,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同汉族或非穆斯林群体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相比有许多自身的特点。内地求学生活对他们来讲不仅是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人际交往环境等诸多方面的重新适应,其特殊性还表现在对异质文化的适应过程,这种强烈的文化冲击是非穆斯林群体难以体会的。调查显示:对“造成不同民族同学交往的主要障碍”这一问题,31. 2%的学生选择是“风俗习惯”;25%选择是“语言差异”;16.7%选择是“民族性格”;14.6%选择是“文化价值观”;12.5%选择是“宗教信仰”。对“你认为当地人对新疆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了解程度高吗?”这一问题,62.2%的同学选择了“不太了解”,所占比例很大。以上数据及访谈资料显示,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维意识和价值观念带有深刻的民族文化和宗教习俗的烙印,与内地多元文化和开放思想相比较而言相对特殊,同时相互间又缺乏了解,加大了相互间沟通和理解的难度。
(五)心理适应状况
进入内地高校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不仅意味着脱离了传统的社会环境,转移了生活空间,更重要的还在于他们将面临独特的心理历练,因为意识到自己与非穆斯林群体的诸多不同从而会表现出独特的心理不适。这种心理不适既表现为外在语言交流、生活习俗上,还表现为内在宗教信仰、行为准则、思维方式差异或冲突带来一系列的心理体验上。可以这样说,他们内地的求学之路面临的不仅是新的社会环境的挑战,同时面临着异质文化氛围心理调适方面的挑战。尤其是针对来自边穷落后、信息闭塞的农村地区的学生,思想意识较为单纯保守,在没有进入高校前,习惯于在约定俗成中传承着民族风俗习惯和思维意识。这一群体在进入内地高校后极易对自身造成心理压力,引起各种苦恼和误解,与其他同学相比,他们的心理素质较为敏感和脆弱,容易产生自卑、嫉妒、焦虑、不满、抵触等情绪,甚至时常有受歧视的感觉。
(六)婚恋对象的选择及就业状况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绝大多数人认为与本民族的人结婚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没有想过要找一个其他民族的人成为终身伴侣。75%的同学希望自己的男(女)朋友是本族人(即赞成族内婚,反对族际婚);18.8%选择只要是穆斯林就行;3.1%合得来就行,不在乎民族或宗教信仰的差异;3.1%选择其他。对“毕业后你会选择在哪里工作”的回答中,有70.2%选择“新疆或家庭所在地”;10.6%选择“内地或出国发展”;19.1%选择“继续考研或读博”。从选择结果来看,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普遍将“新疆或家庭所在地”作为择业地的首要考虑因素,大都愿意毕业后回到新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族地区长期受自然经济形态的影响,大部分民族学生闭锁不开放,对外来新事物缺乏新奇感和敏感性,观念的兼容性差,这也是新疆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率极低的直接原因。
三、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障碍性因素复杂多样,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这一特殊群体。本文主要选取了以下六方面来分析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障碍性因素。
(一)社会成长环境
社会环境是左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能力强弱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个体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对后天的性格、价值观念、认知事物的能力等都有很大的影响。问卷及访谈结果显示,从小居住在本民族传统聚居区的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远不如来自多民族聚居区的学生。以维吾尔族为例,来自南疆四地州的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就远不如来自经济相对发达的乌鲁木齐和伊宁等城镇的学生,农村生源不如城镇生源的适应能力。这是因为南疆地区90%以上的居民以维吾尔族为主,少有汉族和其他民族成份的居民,人口流动率极低,少数民族群体的同质化程度比北疆高,伊斯兰化程度也高,文化单一闭塞,思想保守,这种情况既不利于人们接受外来信息,也不利于维吾尔族内部社会的创新,更不利于社会的互动与整合。南疆基于工作、求学或经商等原因而带来的省际人口迁移流动率比较低,使得社会的传统性得以维持,传统性权威对个体选择具有绝对影响力和控制力,也是个体在择业、求学时走不出新疆的内在原因之一。在少有变动的本民族传统社会生活,就意味着所接触人群的民族身份、风俗习惯以及互动方式等几乎没有差异,不存在适应异质文化的问题,这种潜在的社会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左右着生活于其中的人们,这是造成来自南疆农牧区的学生文化适应能力低的直接原因。而北疆,特别是乌鲁木齐和伊宁等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多民族混居现象普遍,了解彼此的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族群间在文化上的冲突要相对小一些。生活在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从小就感受着不同的异质文化,他们更加适应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的生活环境,内地的求学生活对他们来讲不适应的“症状”就轻多了。由此可见,对异质文化越熟悉,对其的抵触情绪也就越少,就越有利于彼此间的交流与交往,也就越有利于族群间的文化适应。
(二)文化差异
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文化差异是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重要因素,其中伊斯兰教习俗,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影响最为明显。伊斯兰教传入新疆已有千年的历史,伊斯兰文化已深深地渗透到信仰民族精神生活。它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已在很大程度上转化成信仰民族的生活方式,与其民族感情、文化习俗融为一体。近些年来,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物质生活层面(衣食住行等)与内地学生相比表现出明显的趋同性;同时,随着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外界的文化信息大量进入新疆城镇乡村,文化共享态势也在逐渐形成;双语教育的提倡和推行,使得族际间的交流障碍在逐渐减弱。但现实中,源于宗教信仰而产生的文化差异所导致的心理距离却始终存在。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哈萨克、回、乌孜别克等民族,在价值观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受到伊斯兰教教义、教规的制约和规范。伊斯兰教对信仰民族来讲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一种信仰体系,还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社会伦理观念,对信仰民族的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等都有严格的规范,并且早已渗透于信仰民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植根于信仰民族的意识之中。伊斯兰教在社会生活方面的某些规范使得穆斯林生活方式具有较强的排他性,对来自深受宗教文化影响家庭的学生的文化适应形成了一道无形的文化藩篱,强化了其与异质文化交流的心理距离。正是上述原因决定了民族属性,宗教信仰是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选择朋友或婚恋对象时首先要考虑到的因素,访谈结果进一步显示,只有极个别同学能接受族际婚,绝大多数同学对族际通婚,特别是与非穆斯林民族的通婚,持坚决否定的态度。民族之间缺乏了解,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种情况随着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异地求学被移植到内地高校。例如,在西南大学校园内,无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交往对象也大都倾向于本民族内部,私人领域的交往更是如此。
所以,虽然物质生活在趋同,文化信息在共享,语言障碍在减弱,但基于宗教信仰而形成的价值观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却难以轻易改变。也正是因为民族间的现实文化差异明显,不同程度上制约了新疆少数民族的族际交往、职业发展和人口流动。局限于公共领域的族际交往,极低的人口流动率,墨守陈规的传统社会催生了民族歧视或文化偏见,也带来了文化适应的心里距离。
(三)民族意识
在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更凸显民族情感,维护自身及本民族荣誉的情感较强,对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政治问题较为敏感,民族身份意识得以彰显。在接受城市化和现代化“洗礼”的过程中,过于强烈的民族自我认同及对其它文化的排斥已经成为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重要因素。数据显示,少数民族大学生置身于内地高校之后,他们的民族意识比在生源地时都有所增强,对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政治问题较为敏感。同时,为更好地适应内地求学生活,相互之间联系紧密,多以族缘、地缘关系为纽带进行交往,对主流文化的防御心理也较强,行为处事方面会变得敏感多疑,自觉或不自觉地根据民族身份进行判断选择,有时只认同本族情,不分好人与坏人、好事与坏事,民族认同意识掩盖了法律观念和是非判断能力。这种民族认同意识和族内交往模式,虽然有利于同族间的互帮互助,解决生活困难,有利于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的保留;但另一方面过分强调本民族群体的利益诉求,不顾及或漠视其他民族或国家的利益,不能正确处理本民族群体和其他民族群体的关系,对本民族文化或民族间的冲突不分良莠一概坚持保护,就会使自身在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中遭遇尴尬,不利于文化适应能力的提高。而对于有混居生活经历的大学生而言,他们的民族身份意识则比较开放理性,大多能够较为理智地处理民族间是非功过,也更容易适应内地的求学生活。
(四)社会舆论
社会舆论的偏见是新疆少数民族文化适应的又一个障碍因素。毋庸置疑,来自社会的对新疆少数民族的误解偏见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这种误解偏见给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带来了严重的挑战。调研发现,由于语言、服饰、风俗习惯等方面差异造成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与内地其他民族学生群体之间的一定距离,常常被视为“怪异的人”。再加上个别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内地城市打架斗殴、偷盗抢劫、吸毒贩毒等违法行为的网络媒体曝光,以及自上世纪90年代起,新疆暴恐事件的频繁发生,使得新疆少数民族在互联网情绪化、娱乐化解构中陷入了“新疆小偷”“切糕党” “犯罪民族”“暴恐民族”等标签化的恶性漩涡,给新疆少数民族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压力,严重影响了新疆少数民族的形象。内地求学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社会融入和人际交往中也深受其害,这种标签化的印象造成有些内地学生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怀有戒备心理,交往中往往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增加了其文化适应的难度和复杂度。所以,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内地居民对新疆少数民族的客观认识,加强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宣传和培养全民的多元文化观,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强化民族平等和团结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的提高意义深远。
(五)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在家庭中,对子女文化适应能力最具影响的便是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的文化思维意识通过家庭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教育和暗示传递给子女,子女很容易接受父母对异质文化的态度并内化,从而形成对异质文化的初步认识或态度。调研发现,如果父母对异质文化持排斥抵触的态度,那么子女受父母影响自然也会形成对异质文化的排斥抵触心理,即便他从未接触过这种文化现象,但偏见与隔阂已经先入为主地形成了。反之,如果父母对异质文化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子女接受到的积极影响也就越多,正因为能够理性对待异质文化,不排斥不拒绝,这类父母自身的文化适应能力就比较强,通过言传身教和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子女对异质文化包容性也会很强。来自这种家庭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接触异质文化的机会也多,见多识广,他们无论在认知、情感,还是行为方面的文化适应能力表现的更为积极主动。
学校教育。学校除了传播知识、技能外,也是培养思维意识的场所,它可以通过教材、教学、教师人格、学生社团及学校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传递多元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思维意识,对学生的社会化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调查发现,民考汉的学生,有着内地学习经历的学生,大多具备多元文化思维意识,文化的总体适应状况良好。多元文化背景使他们不但对本民族文化有高度的认同感,而且对主流文化的了解也较全面,能理性对两种文化进行分析比较,客观地看待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本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价值之所在,不排斥、不抵触与主流文化的互动。
四、结语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本民族的精英,他们身上带有本民族文化和现代化的印记,研究其文化适应问题,如何使其尽快适应主流文化,不仅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还会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业成败和未来发展,甚至关乎其民族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顺利转型,对国家保持和谐民族关系,促进整个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都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黄彩文,于爱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 [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7).
[2]王丽娟.跨文化适应研究现状综述[J].山东社会科学,2011,(4).
[3]曾维希.张进辅.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异域文化下的心理适应题[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4]侯慧丽. 个体社会化过程中民族意识的形成对民族关系的影响[J].西北民族研究,2001,(2).
Analysis of Obstade Factors to Cultural Adaptation of Xinjiang Ethnic Minority University Students——A Case Study on Xi’nan University
ZHAO MING
(Department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cry Curiculum,Xinjiang Vocation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13;)
Abstract: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combined with the deep interviews andrelevant literature,this article described situation of cultural adaptation of Xinjiang ethnic minority university students in Xinan University, and analyzed the obstacle factors that affecting their cultural adapt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referencesfor solvingthis problem.
Keywords:Xinjiang ethnic minority university student; cultural adaptation; obstacle
中图分类号:F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545(2016)01-0074-05
收稿日期:2015-03-09
基金项目:新疆职业大学2015-2016年度校内科研基金项目(XJZD151601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5YJA850007)
作者简介:赵敏(1973-),女,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法学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