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挖掘时政新闻报道“闪光点”
2016-03-02尤立宪黔西南州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贵州兴义562400
尤立宪(黔西南州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贵州 兴义 562400)
浅谈如何挖掘时政新闻报道“闪光点”
尤立宪
(黔西南州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贵州 兴义 562400)
摘 要:笔者曾在地市党报从事时政新闻报道5年,共有10余篇时政新闻稿件荣获省级新闻奖一二三等奖,摸索出了一套时政新闻的报道思路和操作手法。
关键词:时政新闻报道;三大举措;新闻奖
无论你翻开省级以上的党报,还是地州市级党报的头版,绝大多数报纸的头条均是某某领导在某某地调研的新闻报道,整篇报道贯穿的是某某领导强调、指出,公式化、程式化问题异常严重。笔者根据从事时政新闻报道工作多年的经验,认为挖掘出时政新闻报道闪光点,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学深学透中央政策
业务素质是记者采访和写作的能力,较高的业务素质是从事时政新闻报道工作的必备条件之一,学深学透中央政策更是从事时政新闻报道工作的关键。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央和省的各种会议精神以及哲学、管理学、社会学、《宪法》、《土地管理法》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知识,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改造世界观、改进方法论,思想政治水平和理论素养更好地适应采访报道工作;要通过网上阅读和学习上级文件,及时把握信息,准确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政策精神、工作要求,为更好地指导工作、理清思路奠定坚实基础。当前,尤其要吃透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分析、研究中央、省关于脱贫攻坚的一系列重要部署,进一步拓宽视野、丰富知识,为采写当前时政新闻报道奠定坚实基础。例如,2014年5月笔者采写的《兴仁:“三道坑”实现“三级跳”》的通讯报道,就是吃透了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文件精神,特别是学透了习近平总书记《摆脱贫困》一文后,揣摩出党中央、国务院今后几年将集中精力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项工作,报道从三道坑村民如何发展产业、政府如何扶持产业和如今的脱贫情况着手,进行细化,该报道后在新华网和《黔西南日报》分别刊发。
二、全面掌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毛主席曾经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作为一位从事时政新闻报道的工作者,要想从枯燥无味的时政新闻报道中挖出“富矿”,必须在深入调查研究上下功夫,全面掌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从事时政新闻报道的工作者,要充分利用跟着领导深入企业、工地和田间地头调研的机会,认真记住领导与企业负责人、工人和群众交谈的每一句话,并记下领导交谈对象的联系方式,回来归纳整理中,若对于某些部分存在疑问,应及时通过联系方式补充完善并存档,日积月累,逐渐掌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要多与发改、工信、住建、统计等部门的业务人员交朋友,条件具备的应建立微信群,多与他们交流工作,尤其是每个季度经济社会发展的34项重点指标,政府将要采取的措施等,都要千方百计了解到,做到入脑入心。例如,在贵州省2013年10月的第二轮项目观摩会上,黔西南州作为重点观摩点,报社领导要求在一个星期之内采写出一篇囊括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闻稿件,接到这一任务的笔者,由于全面掌握了黔西南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吃透了国家方针政策,仅用三天时间便完成了3000多字、题为“赶超信心点燃跨越激情”的稿件,报道饱蘸激情,回顾和总结了黔西南州工业发展的良好业绩,弘扬了集聚发展、节约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主旋律,奏响了深化改革、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强音的同时,紧紧围绕基础差、起低点的黔西南州干部群众用赶超信心点燃跨越激情这条主线,通过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和众多鲜活事例,描绘出黔西南州委、州政府团结带领349万各族人民顽强拼搏,砥砺前行的崭新姿态。同时,文中既有领导调研的“身影”,又有基层群众的声音,2013年10月23日在《黔西南日报》头版头条图文并茂见报后,得到了业界一致好评。
三、主动设问,变虚为实
新闻工作者在从事时政新闻报道中,主动设计问题,主动出击采访,变被动为主动、变虚为实,把时政新闻的报道从着重于活动、会议的形式转向着重其内涵,把采访的重点由走来走去、台上台下的程序转向活动、会议的目的。例如,2013年12月2日,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县一家公司因为融资遇困,发展受阻,州长杨永英率相关部门赴现场调研,笔者随同采访报道,在调研现场,州长与企业负责人商谈的是如何融资的问题,现场的笔者立即问企业的员工,州长是怎么知道企业融资困难的?这一问问出了“闪光点”,他们告诉笔者,企业遇到融资困难后,企业负责人前一天下午给州长打了电话,汇报了当前遇到的实情。回来后,笔者并没有写州长如何去调研、指出的报道,而是写了一篇题为“一个电话,州长上门服务”的短消息,报道见报后,各大网站争相转载,该消息荣获当年贵州新闻奖二等奖。又如,2015年2月4日至7日,贵州省黔西南州在“两会”期间,开展州直部门负责人拟办实事汇报会,三天的会议中,均是局长(主任)汇报后,分管的副州长和人大、政协的相关领导分别作点评,州长最后提出要求,电视台全程录播,并要求报纸全文刊载汇报内容,以此推动工作开展。2月7日晚上会议结束后,笔者决定跳出会议写这篇时政报道,以《黔西南州30名州直部门“一把手”集体“赶考”,州长当“考官”,群众来监督》为题,用不到900字高度概括了这次汇报会的内涵,报道见报后,新华网、人民网等中央媒体先后转载,引起了贵州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时任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现任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做出重要批示,陈敏尔在批示中说:黔西南州组织开展州直部门“一把手”集体“赶考”活动,解决“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等问题,值得充分肯定。今年2月1日至2日,黔西南州继续开展此项活动,不同的是,汇报会主题按照2015年笔者采写的报道“赶考”字眼出现,各个部门汇报时也用“赶考”二字贯穿汇报内容。目前,黔西南州各县(市、试验区)也在纷纷效仿,开展县(市、试验区)直部门“一把手”集体“赶考”。
综上所述,从事时政新闻报道的工作者,只要善于学深学透中央政策,掌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于一些会议、调研活动,学会设计问题、变虚为实采访,在报道角度上再下些功夫,有特色的时政新闻报道一定会源源不断。
中图分类号:G22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3-016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