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流动儿童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培育
2016-03-02王新民
王新民
(西北师范大学 附属小学,甘肃 兰州 730070)
论流动儿童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培育
王新民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城市流动儿童是我国在城市化背景下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因为“流动”现状态家庭中(在城市中)的边缘地位,产生了许多心理问题,影响了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培育流动儿童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必须以平等的精神为导向,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共同协作,才能实现既定目标。
[关键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健全人格;人际关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引起了我国社会基本关系的深刻变革,并快速由传统社会转变为现代社会,由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由封闭社会转变为开放社会。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人口流动的规模逐步扩大。当前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形式是从农村流动到城市,总的来说,是上升性社会流动。子女正处于学龄阶段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于是,在给家庭创造经济收益的同时,城市“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顺应而生了。所谓流动儿童,是指跟随父母进城务工,经常变动居住地点和学校的儿童,具有住所和受教育不稳定的特性。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推算,全国14周岁以下流动儿童的数量达到1833万,并且这一数字还在持续上涨。截至2008年5月,仅义务教育阶段的北京流动儿童就有40万人之多。城市流动儿童现象是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他们受教育和健康成长的权利常常得不到保障,因此在成长的过程中产生了诸多心理问题,影响了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
一、培育流动儿童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在流动儿童面临的所有问题中,心理健康问题最为突出。调查结果表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绝大部分流动儿童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问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远远低于城市同龄非流动儿童。同时,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为影响流动儿童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他们与城市非流动儿童在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出现了明显的差异。
对于社会中的个体,童年时期的心理状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将来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流动儿童普遍存在自卑、焦虑、抑郁心理和敏感、脆弱等人格缺陷;缺乏学习动机,难以适应城市学校氛围;缺乏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不善于也不喜欢与人交往,容易成为“孤独的人”;由于公共服务不公平和受到歧视而产生的对立感和冷漠感等等。一部分流动儿童由于学习吃力、缺乏关爱,转而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混在一起,走上了漠视法律、违法犯罪的道路。关注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关系着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每一个儿童都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的栋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社会的主人。因此,关注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是当下必行之路。要使流动儿童具备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成长为乐观开朗、对未来充满希望的青少年,形成自强、自立、自信的人格,战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做生活的强者,需要教育流动儿童善于控制情绪,克服自身不健康心理,在人生道路上树立清晰高尚的目标,自觉抵制各种诱惑,造就健全的心灵和坚韧的性格,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顺利融入城市社会,成为合格的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这不仅是个人成长的需要,也是国家强大和民族复兴的需要。
二、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和人格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儿童阶段是一个人行为习惯、性格气质和心理特征形成的关键时期。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而绝大部分流动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都不理想,总体上属于社会的低收入群体。城市普遍物价高、房价高、租金高,流动家庭常常没有稳定的住所和稳定的收入,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儿童的健康成长,主要表现在:居住环境拥挤、狭小、吵闹、不卫生,不利于入学的流动儿童静心学习;同时家庭其他成员的不良习惯也影响到儿童的健康成长;此外,当儿童正常的物质需求时常落空时,也容易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
流动儿童的家长来自农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多数人教育子女的手段简单粗放,有的家庭教育还带有暴力因素。在城市文化元素复杂的今天,当自己的孩子出现心理困惑和心理疑问时,家长难以与他们交流沟通并进行有效的疏导,甚至常常做出错误的指导和示范,这样反而对子女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许多家长长期奔波在外挣钱,艰难维持生计,存在一种用金钱补偿感情的心理,他们只关注物质上的满足,认为孩子有吃有穿有玩就行了,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很难及时发现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诸多心理问题。
社会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总体上社会对流动儿童的关注度还不够,目前政府制定的有关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政策落实还不到位,相关制度不够完善。由于流动儿童的父母没有城市户籍,在城市居民的眼中是外来人口,流动儿童在城市同龄孩子眼里是“乡下人”,这在流动儿童幼小的心灵上蒙上了阴影,影响了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对于这些渴望得到认可和尊重的幼小心灵,社会的不公平使他们心理产生强烈的自卑感、隔离感、对立感。现阶段互联网、电视、电影、录像、影碟、书刊等文化传播媒介中,存在着大量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不健康内容,对缺乏关爱、极度不成熟和人格正处于形成阶段的流动儿童来说,具有非常强的吸引力,往往使一些感觉到被社会排斥的流动儿童转而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学校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在儿童年龄段,主要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良好的学校环境和教育氛围能极大地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然而对流动儿童来说,与就读学校、同学、老师的“隔离”很难使他们融入学校的学习氛围、校园环境和人文氛围。流动儿童往往因为“流动”的身份,不能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容易产生厌学、逃学现象。传统的教育思想强调教学就是传播知识,而现代教育学认为:教师的任务应该包括知识教育,能力教育,思想品德教育这三个方面。众所周知,现在的学校仍然没有脱离传统的应试教育的窠臼。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考核学校和教师的主要标准还是升学率、及格率、得奖率等指标。由于教学任务重、学生多、考核繁,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问题。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者。这一任务可以简要概括为“教书育人”。“教书”是指教师向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知识传播的教学活动;“育人”则指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培养的教育活动,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教学工作中,只有坚持既“教书”又“育人”,才能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任何违背二者之间辩证关系从而导致的“一手硬一手软”的做法,都是有悖教育规律的。我国的学校工作在思想认识上普遍存在重“教书”,轻“育人”的倾向,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的教育。
流动儿童主要来自教育欠发达地区,其中一些儿童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加上学习基础差,常常容易被老师和同学歧视,促使流动儿童产生敌视和不信任心理。流动儿童对各种“差异”的感知,反映在心理上也容易形成自闭、孤寂心理,甚至形成暴力和自虐并存、自卑和孤傲同在的双重人格。
三、流动儿童形成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途径
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创造性和竞争性,反映在教育实践中表现为教育工作者在努力提升受教育者科学文化和身体素质的同时,更要着重塑造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人格,促进心理健康。要端正教师对“育人”重要性的认识,将德育与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将“育人”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并以教师自己的模范作用,教育学生,促进其健康成长。制定科学的教师工作质量考核标准,考核教师工作质量不仅要有“教书”指标,也要有“育人”指标。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要有健全的人格,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未来竞争激烈的社会,才能战胜各种困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培养流动儿童的健康心理和健康人格,也是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内在要求。
儿童阶段要形成健康心理和健康人格,主要体现在对各种能力的培育上:一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流动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之一是孤独,特殊的处境使他们很难交到知心朋友和长期的朋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相对固定的朋友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的重要功能是能提供学习和生活的楷模,向朋友倾吐烦恼,减轻心理压力,矫正自身的心理问题。二是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在越来越复杂的现代社会,每一个人都需要经常性地调节自己去适应社会,对于目前还处在社会边缘地位的流动儿童来说,适应社会是必不可缺的能力;不但在融入城市教育过程中要调节自己,将来进入社会求职和工作也要不断地适应社会。所以,要培育流动儿童具备自我意识,能在老师、家长、同学和周围的人的关心下正确认识自己,积极面对自己,正视生活和心理问题,既不自卑又不自傲,既自省又不自闭,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不断改善自己的处境,从心里接受自己和自己的家庭。三是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每一个人健康成长都需要乐观的生活态度,乐观的态度有助于流动儿童树立健康生活和快乐学习的理念,在遭受挫折时能帮助他们早日战胜困难。四是稳定的情绪调控能力。流动儿童遇到的心理问题是城市儿童不能想象的,他们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难免会感到孤独、困惑、难过、无助,这时候能不能及时调节情绪就是关键问题。内心只要积极向上,具备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能度过难关。要教育他们学会感恩。每一个流动儿童都应该体谅父母进城打工的艰辛,珍惜父母付出的努力,在自主逐步改善自己所处教育环境的过程中奋进,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并为自己和家庭走出困境做长远规划,并和父母为实现这个规划共同奋斗。
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培育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健康人格,就是要立足于学校,努力改善和优化流动儿童成长的环境。
第一,学校要重视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为所有儿童营造一个公平友爱、轻松和睦的学习环境。学校要认真落实政府关于流动儿童的各项政策,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加强对流动儿童的教育工作,督促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时刻关注流动儿童,引导教师要从心底里爱护每一个孩子,消除歧视心理和排斥心理。具体来说,就是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感情上关怀他们;从流动儿童所具有的心理状态去理解他们;耐心细致地对待他们,保护他们的内心世界,为他们答疑解惑;不但做他们的老师,还要做他们的朋友。
第二,学校应当将城市儿童和流动儿童放在平等的位置,要创造机会和条件搭建他们沟通的桥梁,引导他们建立感情,减少流动儿童心理上的孤独感,让流动儿童真正从心理上融入班集体。“集体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群、组织性、纪律性、自制、利人、勇敢和顽强等优良的性格特征,也有利于克服孤独、自私等不良性格特征。”当他们彻底认同了集体,享受到集体的温暖,就会产生家的感觉,自然就会喜爱学校,喜爱同学,喜爱老师,喜欢学习。
第三,学校和教师要与流动儿童的家长加强交流,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要让家长明白孩子的成才就是他们打工努力的目的,同时也要让家长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和温暖,了解学校和教师在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方面所做的工作,消除流动儿童家长“低人一头”的感觉。学校应该有效地把家长组织起来,提高家长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提升他们对孩子的责任心,在家庭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教师要及时和家长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况,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身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共同为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作出努力。
第四,重视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校园里经常性地开展心理疏导活动。让学生在参加集体活动的过程中,增强心理素质,调节不良情绪,维护心理健康。尤其要重视培养流动儿童的自尊、自立、自强精神,发扬流动儿童本身具有的诚实质朴,勤劳刻苦的品质。一个人的成功与否除了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之外,最根本的还取决于自己的内心坚强和努力程度。当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让孩子们在心理上自强起来,在精神上自立起来,在人格上自尊起来时,就达到了预定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郭爱娣.打工子弟学校可减免学杂费[N].京华时报,2008 - 12- 02.
[2]刘超平.教子有方[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8.
[3]李镇西.把心灵献给孩子[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9.
[4]沈小革,周国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研究[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刘海燕
文字校对:中伟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539-(2016)01-008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