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教学“几个点”的思考
2016-03-02■邢平
■邢 平
历史课堂教学“几个点”的思考
■邢 平
历史课堂是历史课程实施的基本途经,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但也是历史教学改革的瓶颈所在。笔者认为,一堂历史课的成败得失,与对“几个点”的认识深刻与否休戚相关。
突出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一般是指在本教材或本节课教学中处于重要或主要地位的内容,是教学内容的知识核心,是本节课或本教材的灵魂。其中包括最基本的概念、最基本的技能、最基本的思想与方法、最基本的规律等。由于重点内容大多是在知识系统中和育人功能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教学重点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长期性。突出教学重点,是历史课堂教学首先应该做到的。
突破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不易掌握或操作困难的那部分内容、方法、技能等。教学难点与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任课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水平、教学环境有一定的关系。同样一个问题或者知识点在不同班级里或不同学生中,就不一定都是难点,这是难点的相对性。难点内容一旦经过教学被学生理解和解决了,难点就不复存在了,这是难点的暂时性。教学难点的突破不容易,它一般分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于同一个难点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多渠道来解决。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科学体系、教学资源,结合学生的智力发展、接受能力,分析落差,搭建合适的台阶,利用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生动形象的比喻、充实感性知识或直观手段,使教学内容直观化、形象化,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增强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实现难点的突破。
把握有效问题探究点。有效问题是学生主动探究的起点,提取问题有效性的标准要考虑到问题的来源、问题的呈现方式、问题的思维含量、问题的呈现时机、问题的达成度等几个方面。按照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把问题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更应该了解学生的潜能,预测学生可能达到的水平。我们形象地称之为“跳一跳,摘桃子”。这个桃子不是伸手即得,而是需要跳一跳才能摘到,但又不是怎么跳也摘不到。这样的问题才有探究的价值,太难或太易都没有探究价值。在课堂教学中,如果用“探究性”来衡量,很多问题不具有探究价值,故不能引发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因此,我们要注重课堂的高效性,克服“作秀”表演心态,深刻理解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式的课堂教学。
>巧引热点和焦点。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它始终以人为中心,以追问历史对人的意义、价值和存在本体为己任。现代社会呼唤人文精神,当今中国正面临社会大转型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我们要结合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引导学生从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勇于开发时事资源,巧妙地引入一些热点、焦点问题,既能丰实教学内容,体现历史学科“古为今用”的原则,发挥史鉴功能,又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用热点、焦点来引导学生在丰富的历史课程资源里关心时事,了解世界,敏锐地把握历史脉搏,形成历史使命感,使历史知识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养成历史的问题用现实思考、现实的问题用历史分析的意识,彰显历史学科公民教育的“资政教化”与“学以致用”的功能。
抓住问题切入点。所谓问题“切入点”,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种情景,找到一个问题,寻求一个突破口,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通俗地说就是解决某个问题应该最先着手的地方。笔者认为:切入点在内容上应该是那“牵动全身的发”,在形式上应该是能激发学生思考,能搭建文本和学生已有知识结构之间关系的“桥”。它能体现问题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显示整个教学过程的脉络,属于教学细节,看起来也不太重要,却能很好地体现出该教师的基本功底。教师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寻找问题切入点:在课堂导入处切入、在问题衔接处切入、在重点突出处切入、在难点突破处切入、在问题延伸处切入。一个好的问题切入点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探究的欲望。切入点看似平常,但在平常中蕴含着智慧;看似简单,但在简单中孕育着深刻。精彩的课堂切入点是灵性与动态的完美生成,只要留心观察,细心品味,就不难发现这些切入点所蕴涵的深刻含义,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切入点。
彰显教学亮点。教学亮点如锦上添花,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学亮点可以从预设课堂、启发思维、穿越体验、梳理知识、整合教材等几个方面来创设,教学是否特色鲜明、是否有创新、是否立意巧妙、教学手段是否恰当新颖?这些都属于教学亮点。它可能是课堂上意外生成的一段精彩问答,可能是生生或师生之间的一场唇枪舌剑的辩论较量,可能是触景生成的奇思妙想,也可能是教师刻意设置的一个活动体验……类似这些教学亮点,都能使教师的教学过程达到知识与情感交融成一片的良好教学境界,能刺激学生的感官。
济南第十四中学,山东济南 250000)(责任编辑:甄鸿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