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手段使用不当浅谈

2016-03-02杨延玉

新课程(下) 2016年1期
关键词:观摩课手段多媒体教学

杨延玉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一中)

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手段使用不当浅谈

杨延玉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一中)

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控制教育教学行为的能力和实验研究的能力。

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制作或者下载整合一些课件来进行教学。很多学校考核教师课堂教学的一项指标便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所以,一遇公开课、观摩课、汇报课便成了“逢课必电”的现象。

综观这种现象,就拿我从事的语文教学来谈其利弊。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过去传统的学习方式。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有人称为“静听”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的静听状态。他们几乎没有活动的余地和自己的经验,事实上成为课堂和教材的奴隶。新课程倡导以人为主的原则,语文学习又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更加注重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展个性、培养个性和张扬个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多媒体手段的使用功不可没。

但是为了这个个性,一些教师容易走向一个极端,即没有了传统的精讲、串讲,取而代之的是大讨论,大煽情,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滥用。而实际效果如何呢?师生往往都显得心浮气躁,一堂课下来也不知道有多少东西是真正留在学生脑中的。教师的观摩课、公开课上,教师逢课必“电”,逢课必“演”,逢课必讨论。一旦离开了这些手段,便有说法了,如教学手段不先进,课堂气氛欠活跃等。这些手段用得恰当,的确能为语文课增色不少,但脱离了这些,就不一定是好课了吗?

据我观察,一些教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容易犯以下错误:

1.剥夺学生的想象力。

曾经听过一位教师的观摩课,教学的课文是朱自清先生的《春》,授课教师制作了精美的课件,里面有许多关于春天的五彩缤纷的图片:春阳暖人、春山润泽、春水荡漾、春花灿烂、春风拂面、春雨滋润等,这些情景让人眼花缭乱,看起来一堂精彩的有极大观摩价值的课结束了。但究其实际价值,笔者认为意义不大。因为这节课中,教师制作的这些图片,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学生的想象力。在学生眼中,春天定格为这一幅幅图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说明,对于春天的认知,不能停留在一个认知水平上。所以,这样的课是以剥夺学生想象力为代价的。我认为,在进行新课程语文教学中,一些课不必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要结合学校、学生及教材的实际进行教学活动。不能错误地认为,多媒体教学就是启发式教学。要看能不能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学习,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成为“电影放映员”。

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个课件播放者的角色,很少关注学生的活动和感受,这样,大屏幕就成为课堂的主体,何谈教学相长,何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何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嘈杂的声响,不必要的图画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4.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新授课如同练习课。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语文课堂中的使用应力避以上诸方面的弊病,应努力消除一些不利因素。否则,学生沦为课堂的奴隶,不能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的教学就得不偿失了。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观摩课手段多媒体教学
从观摩课看高中心理课分享环节的设计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学科价值:数学教材解读的重要视野——由两节同题观摩课引发的思考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小学多媒体教学刍议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实践探索
PBL+CBL联合多媒体教学在血管外科见习中的应用
摇曳生姿 诵读见长——以“第五届‘圣陶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课”为例
临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