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管理中的爱与严

2016-03-02黄斌生詹丽君

新课程(下) 2016年4期
关键词:设身处地信任师生

黄斌生 詹丽君

(宜兴市张渚中等专业学校)

学生管理中的爱与严

黄斌生詹丽君

(宜兴市张渚中等专业学校)

与学生相处需要很高的技巧,但更重要的是从本心出发,用爱去感染、用规矩去约束他们。

设身处地;谦虚平等;理解信任;严中有爱;严需有节;严得有理;严应公平

近之不逊,远之则怨,人与人之间相处难,师生之间相处更难,那颗脆弱的心一旦受伤害,就可能是一辈子的事情。师生相处需要技巧,更需要爱心,爱心是基石,用爱去感染、用规矩去约束他们。

一、爱为基石

1.设身处地

我们做学生时也曾调皮捣蛋,又怎能叫学生不犯错!我们必须改变那种想把学生培养成完人的思维模式,不能对学生期望过高(期望过高的结果是工厂找不到工人,有工作的也不安心现状,而失业的人又那么多,这些多多少少是教育出了问题),他们不可能全成为爱因斯坦。有些老师出于自身的利益,要求学生这样那样,换个角度,如果我们是学生也会产生抵触情绪,阳奉阴违甚至反抗。老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急于找学生的问题而应设身处地想一想是否能宽容,给他们改过的机会。有句大实话:坐45分钟,啥都听不懂,真心不容易!只要我们经常回头看看自己的学习生涯,也就会多几分耐心。

2.谦虚平等

人不是全能的,也不可能不犯错,十全十美的是圣人。老师也会犯错,有些人会试图遮掩,甚而强词夺理、训诉学生,满足了一时的虚荣而失去了学生的信任。巧妙利用错误往往会产生出奇的效果,如“是我错了,你水平比我高,将来肯定比我有出息”,我想,学生不仅不会鄙视你,还会更敬重你,师生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也增强了自信心,一举多得。

每个人都有一颗向上的心,当学生犯错时,他们内心其实很紧张,百般狡辩不过是心虚,我们处理问题不要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应平等和蔼地去消除戒备情绪、抵触心理,使学生能放松心情坦率地与我们交流思想,从而真正达到处理问题、教育学生的目的。

只要我们抱着一颗平等心,就不会出现矛盾激化的场景,更不会出现那些血淋淋的教训。

3.理解信任

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师信任学生,学生也就会信任老师。对于学生而言,最好的礼物就是理解和信任。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欲望,有些学生不循规矩就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而如果能把这一愿望引导到学习工作上,给他表现的机会,“坏”就会变好。教师不要事必躬亲,这样,不但学生不领情,反而会使学生产生束缚感,加大了师生距离。该放手就放手,让学生有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他们在自己的摸索中发现一个新天地,感受成功的快乐。曾经有个劳动委员,因为没经验,开始几天的卫生天天扣分,他委屈地找到我说干不了,交流后,他继续做了,并且越做越好。

二、严为纲

学生从“残酷”的初中进入新环境后极易自我放纵,因而更需要严格的管理,但如果施压太重,则易产生对抗。

1.严中有爱

必须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是“为了他好”(老师们的口头禅),而不是为了教师自身的利益。现在的学生从某些方面来说,成熟得较早,且受不良风气的影响,对别人的言行容易往坏的方面想。因而如果你不是真正从内心出发关心爱护学生,那么,只要言行中稍有暴露,就很容易被察觉。笔者身边曾经发生过这么一件事情,有个学生说“我就不好好考,让你拿不到奖金”,然后这个学生在统考时真的交了白卷。你可以逼着学生去背、去默写,但是私心少点,就不会出现那些恶性事件。

2.严需有节

做任何事情都需张弛有度,管理学生也是如此,我们需要根据学生情况规划何时严,何时适当松一点,在某个时期以哪种教育为主,达到何种目标。俗话说“一口吃不成胖子”,不能对学生有过高的要求,对于落后的学生,略有进步,即应予以表扬,偶犯小错,需予以宽容。如果让学生整天、整年都绷紧了神经,钢铁也会折断的。在报纸上我们经常看到学生由于心理压力太大,重则危害社会,轻则心理不健康,而老师则成了好心的“刽子手”,我们必须好好体会“水至清则无鱼”这句话。

3.严得有理

常有人感叹“如今的学生不得了”,何也?给学生抓住了漏洞。其实这也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事情,这正说明现今的学生机智灵活,应该高兴才是,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说“理”时必须逻辑缜密。这个理,有时可为“大道理”,而有效的常是“小道理”。有学生说“我来学计算机就是为了打游戏”,我说“没有基础是打不好游戏的”,该生后来在技能竞赛中多次获奖。最要避免的是情绪失控,说些没有充分根据或缺乏严密逻辑的话,让学生钻了空子,更不能诈学生,这种情况只要发生一次就足以毁掉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师生信任机制和威信。

4.严应公平

作为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都应了如指掌,但在处理问题时,需如面对白纸,不带一丝成见,特别是当学困生与优秀生发生矛盾时应一视同仁,既不能偏袒优秀生,也不能放松对学困生的要求,更不应拉拉扯扯牵出以前的事情,这会让学生感到老师总是记着自己的“旧账”而丧失追求新目标的希望。更要注意的是,作为教师应严守师德规范,不能因学生的家庭背景而做有失公允的事,没有不透风的墙,只要做了学生就会知道,教师的威信就踩在脚底了。我也曾被学生质问过不公平,从那以后所有事情,如评三好学生等都由班干部负责并公布。

如何找到爱与严的平衡点,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琢磨,技巧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严守本心——心中有学生。

杜舸.爱与严,班主任工作的不二法门.学周刊,2011(24).

·编辑王亚青

猜你喜欢

设身处地信任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成语班
设身处地,追本溯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品德课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实践策略
麻辣师生
信任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