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传播审美批判
2016-03-02买雨佳王梅芳
买雨佳王梅芳
(1东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00;2东华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0000)
新媒体传播审美批判
买雨佳1王梅芳2
(1东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00;2东华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0000)
互联网时代使新媒体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占据了媒介市场。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美,所以实践活动必然会伴随着审美,而新媒体传播也必然会经受人们审美的考察。新媒体传播一方面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降低了传播所需的成本,另一方面也因信息虚假、网络暴力等问题而出现了异化现象,受众也从“审美”走向了“审丑”,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美学观。本文就新媒体传播现状进行分析,用马克思主义美学观对新媒体传播出现的审美嬗变进行批判,指出新媒体传播应遵循马克思主义美学观,坚持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新媒体传播;审美;马克思主义美学观
一、马克思主义美学观
马克思认为,劳动不仅创造了整个世界,同时也创造了美及其最初集中表现的原始艺术。正如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明确指出的那样:“劳动创造了美。”即美是人类劳动实践的产物,美如果离开人类的生产劳动实践,其本质就会陷入迷潭当中。
马克思的美学观概括起来有三个历程。第一是唯心主义的美学观走向唯物主义的美学观的过渡期。这个时期马克思的美学观出现了革新的东西,同时也出现了代表将来新思想的萌芽诞生的东西,但是总体还没有彻底离开唯心主义的美学观炉灶。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美在人和动物有区别的生产劳动中产生,美反映的是人有意识的生产活动的一些本质。这也是马克思第一次把美和人类的生产活动相关联,是马克思第一次从人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中解释美。在《手稿》中,马克思用唯物辩证的方法解释了美与美感的关系,他指出美具有客观性,美感应该属于美的反映,他还指出“五官感觉的形成则是以往所有世界历史的产物”。社会的人的感觉不同于非社会的人的感觉。人们审美能力具备的丰富性特征,如享受美妙音乐的能力、感知各种形式美的能力,都是人的本质的客观性和丰富性造成的。
第二个阶段是新的唯物主义美学观的成立以及形成期。在这一阶段,马克思创作了《神圣家族》,还草拟了批判费尔巴哈带有人本主义以及直观唯物主义的著作《费尔巴哈提纲》。马克思还与恩格斯一起创作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等著作,实现了自己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学说,这也是马克思的美学观点首次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批判了所有形式的唯心主义美学观,更加厌恶那种将审美的主体和客体完全分开的历史唯心主义美学观。在《费尔巴哈提纲》中,马克思还指出了一个美学原则,就是研究艺术和美学问题的出发点,必须是进行实际活动的人,不能是人们自己想象出的抽象的人。人并不处在幻想的、与世界隔绝的、离群索居的状态。“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人类也并不是“一种无声的、内在的、把很多人自然联系在一起的共同体”。人的一切感情、心理、行为都“属于一定社会关系的总和”。[1]
第三个阶段是在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的成熟和发展。这一阶段主要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开始,尤其是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将剩余价值学说作为基石,用新的视角考察了艺术和美学问题,而且又对资本主义时期艺术作品产生的规律进行了非常全面的分析。
总结概括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核心观点有:一是关于美的本质和美的起源的理论。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了美,还指出美和人的本质力量的紧密关系。二是关于美的规律的理论。马克思在审美创造的基础上提出人是依照美学规律创造美的事物,人们创造与美相关的活动不是随意的,应该是有规律可循的。三是“异化”劳动和审美活动相关的观点。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有非常详尽的理论探究,他对“异化”劳动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资本主义对劳动者剥削的本质,还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罪行进行了批判,从美学角度详细解释了“异化”劳动在审美活动中的双重意义——既制造了丑,又创造了美。四是关于艺术的本质理论。马克思在研究艺术本质问题时,认为经济基础首先决定了作为上层建筑的艺术,他认为人类必须解决吃、喝、住等之后,才可以从事科学活动、政治活动或艺术活动。马克思主义美学观最核心的内容其实就是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因为只有具备真善美的审美客体才是和谐的,才是真正美的。真善美的和谐,是人类崇尚的永恒目标,是人们进行实践活动时最基本的要求。
二、新媒体传播的审美嬗变
生产劳动的发展引起了分工和劳动的积累,并且引起了交换的发展,导致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对立,于是也导致劳动的异化。正如人用脑创造了上帝而受上帝支配一样,在阶级社会中,劳动者创造了财富,而财富却被剥削者占有,并使劳动者受其支配。因此,这种财富的占有使人们从事的劳动都“异化”成为统治劳动者的、与劳动者敌对的力量。新媒体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异化现象,把关人和受众在互联网占据的时代失去了原有的审美能力,产生了审美嬗变。人们摒弃传统的“真”,转而追求另一种所谓的假“真实”;人们摒弃了“善”,走向了“恶”;人们异化了“美”,尊崇了“丑”。
(一)网络暴力
2016年8月14日,王宝强在微博上发了一则离婚声明,瞬时轰动各个新媒体,网友纷纷进行转载评论,其事件的关注度竟然超过了奥运会。截至2016年9月3日,其微博转载量达到71万次,评论为317万。王宝强离婚事件一经曝出,网络舆论迅速“一边倒”,对马蓉和宋喆集体辱骂,截至9月3日,马蓉微博粉丝量暴增至528万,离婚事件爆出后马蓉发布的首条微博评论量已突破491万,而翻开下面的评论,几乎全部是污言秽语。随后,事态的发展变得更加恶劣,各种新媒体平台和知名自媒体人借这次事件的热潮恶意炒作,发布一些和主人公有关的假新闻来赚取流量。王宝强的孩子、当事人的家人纷纷受到伤害,从王宝强亲子鉴定到王宝强包养女大学生,从宋喆被抓到宋喆开房记录曝光等等,各种相关新闻的出现让网友真假难辨,但网友依然坚持组成观光团,一言不合就骂骂咧咧。
我们不去纠结事件主人公的对与错,只分析事件带来的舆论效果,成千上万口诛笔伐的跟风者摧残着事件当事人的精神,这种热情不断高涨,自由表达言论的权利已经被异化成披着“道德正义”衣裳的伪军,社会的道德底线被一点点破除殆尽。
马克思认为,劳动的异化现象使劳动者所生产出的产品,对劳动者来说成了一种异己的、敌对的力量;使得劳动本身对劳动者来说成了一种否定自己、折磨自己的痛苦的、异己的、外在的活动;使人的生产活动失去其自由的、自觉活动的特征,使人的活动降低为动物求生的手段,使人的本质异化为动物的特点;使劳动者得到了一个和劳动完全不相关的、置身在劳动外的,但却占有劳动产品、与自己对立、敌对的阶级。因此,私有制下的异化劳动,已使劳动失去了它最初的、还没有异化时的、为了克服原始人所处的异化状态而正常、健康进行时的单纯、统一的美学性质。网络暴力事件正是异化劳动的体现,人们不再主动思考、主动创造,完全陷入网络中无法自拔。新媒体传播中出现的网络暴力事件完全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美学观,是人们从“审美”走向“审丑”的直接表现。
( 二)网络信息真实性问题
1.网络谣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每个人都可以是“记者”,每个人都有“麦克风”,人们利用新媒体可以更快捷地获取和发布信息。但是,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不需要经过编辑审核、出版监督和新闻管理就可以将信息传播出去,导致虚假信息到处扩散,网络谣言肆意横飞。
近日,一篇名为《莆田人承包了中国90%的寺庙》的文章在网络上疯传,这篇文章是借“莆田系”医院被揭批的新闻热度,拼凑了陈年旧帖,还加入了为人耸听的数据资料。之后,某机构发了两篇文章对其辟谣,疯传的文章作者也向大家公开道歉,解释文中有90%的数据没有经过查证,造成了负面影响,希望各媒体不要再转发。虚假新闻现象在某些知名新媒体中也出现多次,扰乱了网络传播秩序和社会秩序,使新闻的真相被逐渐掩盖;还有些新媒体平台为了赚取流量不惜做“标题党”,用吸引人的新闻标题获取点击量,受众点开新闻链接后,发现文章内容和标题根本不相关;更有一些媒体为了吸引受众,断章取义,将事件中某个小细节放大作为版面首页只为赚取流量。
2.图文不符。新媒体传播信息本应具备的真实性受到威胁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信息中图文不符。以突发事件为例,新媒体的发展使身在第一现场的用户可以迅速发布消息和现场图片,突发事件新闻传播的速度被大大提高,但是也因此出现了一些问题。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雅安地区发生了七级地震,地震后还不到一分钟时间,微博就传出了地震灾区的相关新闻。随后,灾难报道、网络寻人、网友求助、招募物资等信息在新媒体平台上立马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场。根据新浪微博平台的统计,截至4月21日晚11时,地震后网友举报的虚假微博已经突破700条。[2]微博中出现了大量不属实的图片,并被网友疯狂转发散播,被转发的大部分微博,其文字与图片根本不符,内容指向是雅安地震,但是图片却反映的是2008年汶川地震的现场。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对此次传播事件作了总结,以此提醒网友不要上当受骗。
3. PS现象。PS是图像处理软件,它可以把黑变为白、把丑变为美、把少变成多,还可实现无中生有。PS技术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为我们创作了很多美好的图像。但是,新闻的价值要素中最重要的就是真实,PS技术运用在新闻中是对新闻真实性的亵渎。2013年“第一夫人”彭丽媛的首次亮相迅速受到网友追捧,新媒体有关习近平主席和“第一夫人”彭丽媛的报道也大篇幅增加。2013年3月,一张“习近平给彭丽媛拎包”的图片被大家热传,图片中还标注“再牛的爷们也得替媳妇拎包”。但随后各个新闻媒体就进行了辟谣,称回看《新闻联播》相关视频发现,这张图片是假的,是出自“PS帝”之手。虽然经过PS的这张图片依然充满温馨,也带有恶搞之意,但各个自媒体和广大网友不经证实就随意转发,也反映出来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倘若不是这种主题的温馨图片,而是一张关系到新闻重要信息的图片,经过PS将原本“白”的图片PS为“黑”的,那造成的后果又由谁承担呢?
马克思在《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三篇论文)》中,第一次研究了人们的实际物质利益问题,并谈到作品要形式与内容统一,“如果形式不是内容的形式,那么它就没有任何价值了”。[1]马克思主张作品的真实性,他认为真实性是美学理论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真实性思想是马克思现实主义美学观的核心内容。而新媒体传播中出现的网络谣言问题直接违背了真实性原则,这一件件事例让我们瞠目结舌,这些现象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美学观,不符合我们的审美标准,是“美”的反面教材。
(三)网络信息污染
为了争创点击量,不少新媒体人依靠情色或血腥信息传播来吸引受众。例如,不少制片方为吸引眼球花重金去制作情色和血腥的低俗网络剧。由于新媒体审核门槛较低,因此很多网络剧制作得相当粗糙,质量低劣,剧情逻辑混乱,甚至不断挑战道德底线。现阶段的大众文化,经过新媒体与互联网的侵染,表面看起来非常艳丽夺目,但这种夺目已过了度,出现严重“快餐化”的趋势。它在功能上是一种游戏性的娱乐,在生产方式上是一种由文化工业所生产的商品,在文本结构上是一种缺乏深度思考的表征系统。[3]现如今,媚俗的、金钱至上、消费主义的、娱乐至死的文化,不仅在侵蚀着媒体,甚至使被腐蚀的产物成了主流。
1.黄色图片、视频。健康的人体艺术品是人类的精神文明创作,可以陶冶情操,提升大众审美能力。本文所指的黄色图文、书籍代表着道德的堕落,会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文明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如今,全民直播时代的到来,不仅反映出全民空虚的现象,更有一些人利用直播的低门槛特点,在直播中传播污秽画面或行为。网络色情信息可能造成受众对色情的沉迷,严重影响人们的心理和社会的优良风气,甚至会造成一系列犯罪行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受色情、虚假信息影响而发生的犯罪案件屡见不鲜,一些专家指出,现在很多青少年出现不良的性行为和犯罪行为,最大原因是受网络上大肆传播的不良性信息的影响。据我国相关司法部门的统计,目前青少年的性犯罪行为中,很多与媒体所传播的黄毒信息有关。[4]
马克思曾详细批判过出现于15~16世纪德国的“粗俗文学”,认为它平淡无味、废话连篇、大言不惭、夸夸其谈、歇斯底里、假仁假义、庸俗滑稽、忽视本质、语言污秽……严重地引起了“美学上的反感”。[1]新媒体在选择或创作作品时应该首先谨慎地考虑每一件作品所能带来的后果,想一想这样的选择将对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每一个人的生活带来多少好的和坏的影响。网络信息的污染与“真善美”原则背道而驰,成为马克思观点中的“恶”,这些“恶”借着新媒体的广泛性和快捷性迅速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对其他网络主体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害。
2.血腥暴力信息。血腥暴力的图片或视频对视觉有很强的冲击力,这种信息的传播会让受众有较大的心理压力,产生不快感。网络上出现的断臂残肢或者揪心的凄惨画面只会给受众带来严重的心理阴影。新媒体对血腥暴力信息加以传播会影响大众构建正确的认识结构,容易造成受众对感情的麻木不仁,长此以往,更容易造就冷漠的围观心理,长时间积累后更容易加剧受众对社会病态现象的麻木心理和欣赏心理,导致社会和谐被破坏。并且,无论是最原始的事件的现场情况图,还是新闻事件中受伤害的无辜者的图片,无论是生者的图片还是死者的图片,都应该有一定的隐私权。就算是突发事件现场的受难者的图片,也不可随便在新媒体平台发布。如果不在意死者的这些权利,则是对死者的不尊重,还可能侵犯法律赋予死者最后的权利,即肖像权。
马克思美学观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就是“美的规律”。马克思认为动物与人的区别就在于动物是按照它所属的种的尺度以及需要来建造的,但人懂得按照种的尺度进行生产,人还懂得如何处处把内在尺度作用在对象上,所以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这就说明美有规律可循,人做任何事都要把握好尺度。如果过了度,打破了美的规律,那么人生产出来的事物就不能给人以愉悦的享受,反而会造成反面效应。这些虚假暴力信息的传播正是传播者打破了事物的度,放弃了马克思主义审美标准,偏离了审美的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最高的境界就是让人们动心,让人的灵魂受到洗礼,让人发现自然美、生活美、心灵美。我们应通过文艺作品去传递真善美,去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提升道德判断力、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健康向上、永远充满希望。”[5]所以,新媒体传播应以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为标准,达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因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审美标准,新媒体传播才能走向审美复归,继而完成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社会责任。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18,179,162-163.
[2] 蒋涛.雅安地震:微博微信成新利器,传统媒体依旧抢眼[DB/OL].中国新闻网,2013-04-22.
[3] 尹鸿.为人文精神守望——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导论[J].天津社会科学,1996(2):76-82.
[4] 吕刚.网络色情的危害与有效防范[J].学术论坛,2001(2):123-125.
[5] 宋建林.艺术要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J].美与时代(下),2014(12):20-22.
G206
A
1674-8883(2016)23-0045-02
买雨佳,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王梅芳,东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