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体化教学模式在基础西班牙语课程中的应用探究

2016-03-02季敏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西班牙语立体化基础

季敏(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立体化教学模式在基础西班牙语课程中的应用探究

季敏
(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硬件设备不断提高,对西班牙语学习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将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应用到基础西班牙语课程中,通过调整课程评价体系与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主体意识,搭建西班牙语展示平台,顺应了教学改革的趋势,贯彻了交际互动的原则,以期实现学生西班牙语知识横向、纵向和深度的不断拓展。

关键词:立体化基础西班牙语教学

引言:

基础西班牙语属于西班牙语精读课程的范畴,是西班牙语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承担着听、说、读、写、译等语言综合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为高年级的专业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目前,极少有学生在小学或者中学阶段接触过西班牙语,绝大部分进入高校西班牙语专业的学生都没有西班牙语学习的经历,专业学习从零开始。因此,基础西班牙语课程在各个高校基础阶段的西班牙语教学中,占据着大量的课时。《高等院校西班牙语专业本科课程研究报告》中指出:“一、二年级的西班牙语精读课每周应设10—12课时以保证各项训练任务的完成。同时需要配套的精读教材及相应练习册,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1]

全国大部分西班牙语专业的基础西班牙语课程都使用董燕生、刘建编写,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现代西班牙语》系列教材。这套教材由课文、词汇、练习三部分组成,内容丰富、语法系统、深入浅出,受到我国西班牙语学习者的普遍认可与喜爱,号称西班牙语学习的“蓝宝书”。但是,社会的进步和语言的发展对西班牙语学习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一变化,2014年《现代西班牙语》进行了全面改版,更加强调语言的交际和运用功能,“教给学生有交际价值的西班牙语字词、短语和句子”[2]。与旧版教材相比,词汇量大幅提升,课文长度也增加了很多,语法提前现象时有发生,师生们普遍反映难度显著提高。

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将立体化教学模式引入基础西班牙语课程,可以使零起点的学生更多地接触西班牙语,快速地适应西班牙语语境,高效地度过入门阶段,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立体化教学模式提倡西班牙语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调整课程评价体系与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主体意识,搭建展示平台,以期实现学生知识的横向、纵向和深度的不断拓展。

一、横向对比,调整课程评价体系

“测试是检查教学大纲情况、考核学习成绩、评估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3]。通过对测试结果系统科学的分析,一方面,可以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学习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但是,以往基础西班牙语课程的考核形式是期末笔试成绩占100%,不利于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学生课堂上与教师互动的积极性也没有完全调动起来。学生们容易形成“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的懒散作风。

根据新版《现代西班牙语》的编写特色与教学重点,教师可以尝试将基础西班牙语的课程评价体系进行相应调整,采用立体化的考核方式与评价体系,将测试分为课堂表现、课下作业、期末笔试三个环节。其中,期末笔试比重最大,占最终成绩的50%;课堂展示占30%,课下作业占20%。这种课程评价体系的调整,必然会对学生的参与互动产生正面导向,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行积极的自我展示,达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改革目的。

课堂展示是实现学生自我评价、自我督促的平台。课堂展示环节中,学生需要把教师和课本输入的知识进行有效输出,根据效果的不同,学生可以将自身表现与班内其他学生的表现直接横向对比,明确自身位置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师生之间也可以对进行展示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建议,以“局外人”的身份发现不足,促其提高。课下作业可以分为再现式和开放式两种:再现式作业是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和巩固,只有正确的输入才能有正确的输出;开放式作业是对课堂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全面提高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期末笔试作为立体式课程评价体系的最终一环,重点考察学生的语法基础、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与课堂展示和课下作业相辅相成,保证了语言学习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二、纵向拓展,提高学生主体意识

立体化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要适应教学改革的趋势和变化,将新知识进行精心准备与构思,在教学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评价等环节发挥引导作用,预判学生可能存在的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启发学生自己动脑,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能否激发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学习创造力,是衡量围观课堂教学乃至宏观课程范式是否具有历史合理性和进步性的基本标准”[4]。

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需要教师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减少在“满堂灌”的授课模式,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现代西班牙语》教材改版以后,难度系数显著增加,交际性特点极为突出,针对零基础学生的第一篇西班牙语课文中,也没有出现单个字、词、句的讲解,而是以对话的形式展现知识的重点与难点,直接进入西班牙语的交际层面。学生们很容易产生畏难的心理。因此,教师首先要善于对学生进行入门阶段的知识铺垫,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体系,发挥汉语、英语基础对于西班牙语学习的正面影响,化难为简,把教学内容具体化、生活化和情景化,降低学生对西班牙语的陌生感。只有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西班牙语不难,享受到西班牙语学习的乐趣,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持对西班牙语的兴趣,对这一语言进行深入持久的学习。

其次,为更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可以将班内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实行分组教学。学生针对不同的课文进行文本细读,同组内成员一起讨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主动出击,积极探索,寻找答案。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派代表写到黑板上与其他小组进行共享,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可能是新的知识点或者教学的重难点,再由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和指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索习得的知识,掌握地更加牢固,印象也更加深刻。这一环节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因势利导、纵向拓展、排疑解难、画龙点睛。

三、深度探索,搭建西语展示平台

语言并非凝固的雕塑,而是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时时刻刻变化与发展着。语言的学习决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层面,更需要打开思路、与时俱进、开放式地进行学习,切实体验生活中生动、鲜活的语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硬件设备不断更新的时代特色为学生们开放式地学习西班牙语创造了可能与便利。QQ平台、微信平台、网站平台等都为学生提供了海量的视频、听力、文字素材,提供了与以西班牙语为母语的人们一对一的交流机

会,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体会西班牙语的运用技巧与魅力所在。

网络互动作为基础西班牙语课程的拓展与延伸,使学生与生活中生动鲜活的语言零距离接触,增加了西班牙语的有效输入。然而,只有把西班牙语进行有效的展示,学生们能够在这一环节体会到学习的自豪感与满足感,才能不断地提高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需要大力拓展西班牙语的立体化展示平台,为学生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展示机会,比如:实景训练、以赛促学、活动辅助等。实景训练要求师生共同模拟西班牙语的语境,再现饭店、海关、入境、购物等的真实场景,学生们则可以利用已有知识自由发挥,训练口语的应变与表达能力。以赛促学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竞赛环节,比如自我介绍比赛、动词变位比赛、单词拼写比赛、语音过关比赛等,激发学生进行个体展示,实现提升素质、巩固知识的目的。活动辅助环节则可以采用歌曲、话剧、演讲、辩论等形式,把西班牙语的文学、文化、习俗等进行全方位展示,大容量、高效率、全方位地增进学生对西班牙语和西班牙语世界的了解与认知。

网络互动、实景训练、以赛促学、活动辅助等作为西班牙语的立体化展示平台,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信心,提高了西班牙语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增强了师生互动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密切了师生感情。

结语:

横向对比、纵向拓展、深度探索,教师把立体化教学模式应用到基础西班牙语课程中,通过调整课程评价体系、提高学生主体意识、搭建西语展示平台等方式,贯彻了新教材提倡的交际互动原则,顺应了时下教学改革的趋势,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逻辑思维,为西班牙语高年级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书九、刘元祺,全国高等院校西班牙语教育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M],2015:P10

[2]董燕生、刘健,现代西班牙语.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M],2014:P2

[3]于漫,西班牙语专业四级水平测试总结与分析.上海:外语测试与教学[J],2013年3月,P19

[4]潘涌,基础教育改革的最新“中国案例”.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学报[J], 2014年第4期,P132

季敏(1981.5~),性别:女,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西班牙语系教师,讲师。研究方向:西班语教学,英美文学。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西班牙语立体化基础
鲣鸟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西班牙语母语者汉语副词“就”的习得研究
电力西班牙语在委内瑞拉输变电项目上的应用
基于立体化教学方式的Java课程教学研究
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在《中医各家学说》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第六师高效立体化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