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整合应用
2016-03-02孙冉
孙冉
(1.辽宁师范大学数学学院2014级教育硕士辽宁大连116000 2.内蒙古自治区赤峰二中 内蒙古赤峰024000)
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整合应用
孙冉1,2
(1.辽宁师范大学数学学院2014级教育硕士辽宁大连116000 2.内蒙古自治区赤峰二中内蒙古赤峰024000)
摘要: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为实现教学目标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就是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掌握信息技术优缺点,把其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为课堂教学创造有力的条件。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数学教学整合应用
将多媒体信息化手段应用到教学当中,可以使教学内容的表现方式和呈现手段逐渐变得多元化,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这种改变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使教学的过程变得有一定的趣味性,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高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必要性
科学技术推动着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进步。在教育领域,采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将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进一步整合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综合化和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方法中的优势地位,展示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展示工具,情景创建工具、学习辅助工具和交流分享工具的突出作用。充分将信息技术整合到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为学习提供个性化教学工具,实现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拓展,实现高中数学的教学进步,提升高中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水平。[1]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措施
1.根据不同教学对象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人类的思维是极其复杂的,不同的人思维类型的组成结构也不同,思维类型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实践过程和知识掌握方面的表现行为都有很大的不同。有的学生对传统的教学模式适应力较强,比较习惯于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地接收信息这种固定化的学习模式;有的学生更喜欢主动地进行思考,在学习过程中比较适应教师在授课时给其留下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和自主学习的机会。如果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进行结合的过程中,知识形成了一个单一的、固定的教学模式,势必会导致一些学生无法适应。
2.应用信息技术将图像的变换动态的展示出来
传统的立体几何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利用教学模具辅助教学的方法,以便给学生呈现一种直观形象,但是采用几何模型教学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有图形内部几何关系难以表达,无法进行动态变化;在旋转体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采用动态展示图像变换的教学方法,使用课件能让学生清楚直观的了解圆台、圆柱、圆锥分别是直角梯形、矩形、直角三角形绕一边旋转而成。在几何图形侧面教学中,利用课件能对各种多面体及旋转体的侧面图形进行清楚展示。在几何图形体积教学中,利用课件能对直棱柱、正棱柱与斜棱柱间的关系进行清楚展示,还能对圆台、圆柱、圆锥间的关系进行清楚的展示。大量丰富的信息资源,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正确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去探索知识,从而避免出现不会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没有做到物尽其用的情况。
3.应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后复习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后复习的方法系统,以便帮助学生有效完成课堂之外的检测与复习。该系统的具体思路有:建立一个标准学习题库,并将学习题库中的试题进行难度分类,如分为3个难度等级,有简单到困难分别定义为I、II、III;而后在学生进行复习时,由系统随机选取试题让学生进行答题,学生答题完毕提交答案后由系统自行判断答案的正误。
4.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师的授课
在应用信息技术整合高中数学教学时,除了应用信息技术将图像的变化动态地展示出来,辅助学生进行课后学习的同时,还应辅助教师的授课。因而在教师在授课时,应结合实际需要,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之中。例如在进行基本初等函数教学时,由于传统的教学往往只是利用指数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等函数图像进行分析,不管在在精度和准确性上都不能准确的做出函数图像,使学生没有直观准确的感受。利用计算机,教学中通过使用Matlab强大的绘图功能,可以在课堂上准确地做出多个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图像,为研究函数的性质做出铺垫。在函数性质教学上,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计算机画出图像,观察图像,得出函数性质。加深学生印象,避免了满堂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易懂,方便记忆、理解以及进一步的研究学习,达到辅助教师授课的目的。[2]
5.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
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人们在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获取知识的最前沿的信息阵地。其丰富资源,方便快捷查找,实用性及交互性强等特点,成为知识的大脑。面对祖国的下一代,数学教师必须成为新知识的代言人和新技术的使用者。现代教学不再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知识的价值和利用。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既可以呈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内容,更能使教师利用网络资源突破教材知识的局限,极大地开阔教学视野。教师还可以下载课件、教案、案例等教学资源,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处理成符合自己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资源加以应用,使得自己的教学达到最优化和高效率,同时节约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好地做好其他教学工作。
6.信息化教学的特色使教师可以突破时空限制
在信息和知识爆炸的现代社会,一个人的知识和力量显得微不足道。教师必须发挥集体的力量才是教学的需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正在加速,普通高级中学的信息技术装备也在不断地完善,各种多媒体软硬件、校园网、教学资源网等正在成为普通高中的教学平台,为教师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信息环境。过去教研组的集体备课不足以满足对教学的要求。要充分借鉴网络平台,实现教学的现代化和最优化,充分吸收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手段。然而,信息化教学不是教学的全部依赖,信息技术化只能是对教学方式的转变,是一种淡化教而突出学的教学模式,充分提倡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注重学生学,为学生的学创造一切有效途径。
结语
将信息技术更好地应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并且发挥更好的作用,是未来高中数学教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而这一课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始终坚持以学生为出发点的思想,才能避免少走弯路,使信息技术更好地为高中数学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岭。高中数学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有效性的理论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11
[2]罗万萍。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合[D].四川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