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出散文特点 着力语用训练
——《白杨》教学实录和评析
2016-03-02执教彭才华点评黄国才特级教师
执教/彭才华 点评/黄国才(特级教师)
(课前演唱《小白杨》)
一、检查预习,听写词语
师:同学们,这歌可不是白听的。请拿出工作纸,咱们来听写几个词语。
(指名一生在黑板上听写)
师:课文描写白杨长在—大戈壁,在那里,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请写出“清晰”。
师:列车在这天地界限并不清晰的茫茫戈壁行进,窗外不时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请写“高大挺秀”。
师:爸爸抚摸着孩子们,为孩子介绍白杨。请写:“抚摸、介绍”。
师:原来,这位爸爸是在遥远的新疆工作。请写:“新疆”。
师:对于爸爸的心思,也许孩子们暂时还不懂,爸爸陷入了沉思。请写:“陷入”。
师:请大家把笔放下,看黑板上的词语都写对了吗?
生:“新疆”的“疆”字写错了,“弓”字里边少了个提土旁!
师:同学们,要记住啦,祖国的边疆,寸土不让!(用红色粉笔加上“提土旁”)还有其他问题吗?
师:老师看他写这个“陷”字时弄错笔顺了。谁来说说右下角的笔顺?
生:应该是先写完左边的,撇,竖,横(中间靠左边的);再写右边的横折,横;最后再写下边的横。
师:你讲得非常清楚。请同桌检查一下,看对方是否写对了。有错误改过来,再把“疆”和“陷”写一遍。
师:一起读读这些词语。
【点评:彭老师以听写的形式来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读准写对”的预习情况,既传统又有新意。“传统”在于:中高年级的学生应该要有自学生字新词的能力,老师要督促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课前听写、及时反馈是优秀传统。“新意”在于:(1)词不离句;(2)及时纠正,且有内涵,如,对“疆”的解释、对“陷”的笔顺的关注和纠正;(3)综合运用“听写”成果,为教学的展开埋下伏笔,如,“高大挺秀”本不是这课的生词,但却是“文眼”,彭老师让学生听写,体现设计之精心。】
二、课文概说,张扬思维
师:同学们,读完课文,白杨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认为这篇课文写了怎样的白杨,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
生:顽强,勇敢,高大挺秀,不屈不挠,决不动摇。
师:同学们,这些答案都非常好,各有各的道理。不过,对这其中一种说法,我还是有些疑惑。那便是“高大挺秀”,白杨真的“高大挺秀”吗?
【点评:阅读教学的一般程序是整体着眼——局部着手——回到整体,在这之间“走几个来回”。彭老师以“用一个词来形容”白杨“留下的印象”的形式来着眼整体,既遵循了一般程序,又体现了散文阅读的特点,还给学生一定的空间(体现“个性化行为”)。当然,就这篇课文来说,就同学们给出的“印象”词来说,这只是检索信息能力,因为这些词,文中都有。】
三、理解特点,感悟写法
(一)聚焦词语,发现悬疑。
师:说白杨“高——大——挺——秀”,真能在课文中找到根据吗?咱们去课文里找找答案,拿起笔,作批注。
师:咱们一起来交流交流。白杨果真高吗?大吗?挺吗?秀吗?
生:“爸爸,”大孩子摇着他的腿,“你看那树多高!”这说明白杨很高!
生: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倒是旁边的妹妹插嘴了:“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白杨很大。
生:“你看它多直!”说它直,就可以知道它“挺”。
师:(呈现兄妹对话片断)我们一起来读,读出兄妹的感觉,读出白杨高、大、挺的特点。
师:是啊,白杨又高又大又挺。白杨,秀吗?
师:作者难道用错词语了?咱们去课文里找找线索,哪里让你觉得白杨是“秀”的?
(学生读书、思考、圈画)
【点评:一篇篇课文是“例子”,一节节课堂也无非是“例子”。“例子”的本质在能够“迁移”,举一能反三。课堂教学要具备“例子”的功能,关键之一在“聚焦”。一节课聚焦“一点”追求“一得”,便是一好例。彭老师聚焦“高大挺秀”可见其“匠心”:从教学上,牵一“词”而动全“文”,学生有“证据”地思考,找出“高”“大”“挺”的证据,读书、圈画、思考、想象,由表及里触及“秀”;从文体上,暗合散文的“形散神聚”。】
(二)戈壁烘托,美在外形。
师:咱们一起交流,谈谈你的发现。
生:课文里说: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坐在列车里,都不知道列车是否在前进,这时,有白杨可以看,那当然觉得它好看啊。
师:了不起!能发现这一句,说明你有一双敏锐的眼睛!那么,老师想问问大家,为什么坐在列车里,却不知道列车在前进啊?
生:因为,“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
师:哦,“茫茫的大戈壁”,这“茫茫”是什么意思啊?
生:茫茫,就是看不清楚,一片蒙胧。
师:早上,你妈妈端来一碗面条,热气腾腾的,你透过雾气,看不清楚,这是茫茫吗?
生:嗯,不是。但是……
师:不急。你们再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也许会有新的发现。
生:这里的茫茫,可以用这一句来解释: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生:我还有补充,前面说了,“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这说明,大戈壁到处都是一个样,没什么变化!
师:同学们,这就叫“熟读深思子自知”,多读几遍课文,你就会有新收获。这里,你们联系上下文,弄明白了茫茫的大戈壁!来,你来读读这“大戈壁”。
师:同学们,咱们一起到这茫茫戈壁里走一趟。(引读: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
生: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师: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
生: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师: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
生:浑黄一体。
师:走一百里,戈壁是这样茫茫,这样浑黄一体;再走一百里,戈壁仍是这样茫茫,浑黄一体……同学们,假如你就在这列车里,你会觉得——
生:哦,太无聊了!这戈壁,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生:太闷了!真想念那山清水秀的家乡!
生:唉,真不想再坐下去!这戈壁让人整天都昏昏欲睡!
师:你看窗外——(呈现语句: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
师:那身影是?
生:白杨!
师:那身影是?
生:白杨!
师:那身影是?
生:白杨!
师:在那一刻,你一定觉得这白杨——
生:太美了!
生:白杨很绿,很高大!眼前的世界变得美丽多了!
师:是啊,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眼前的白杨,那真是——
生:秀!
师:那真是——
生:(齐说)秀!
师:是啊!在这样荒凉、寂寞的茫茫戈壁,在这样没山没水、浑黄一体的世界里,白杨怎不会是“高大挺秀”啊!作者开头这一段,你认为是随意写的吗?
生:不是,正因为戈壁茫茫,才显得白杨更美丽!
生:不是的。我觉得,作者是故意拿戈壁的茫茫来衬托白杨的“秀”!
师:白杨的“秀”,首先就是因为戈壁茫茫,浑黄一体。那么,白杨的“秀”,仅仅是因为它长在戈壁,因戈壁的衬托而美吗?
【点评:从“高大挺秀”到体会“秀”,把课文资源都“盘活”了。作者没有直接写白杨“秀”,那又是怎么表现“秀”的?学生读书、思考,在教师点拨、引领下——即在“对话”中,学生发现了“拿戈壁的茫茫来衬托白杨的‘秀’”!学习、进步,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了。】
(三)语气渲染,美在品质。
生:不是。白杨的品格也很不一般。
师:白杨有什么品格呢?说说你的根据。
生: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师:如果说,刚才我们看到了白杨在茫茫戈壁衬托之下的外在美,那么,这一段则是——
生:内在美!
师:白杨内在美美在哪儿?
生:顽强,不怕考验,不怕灾害,生命力强,不软弱,有奉献精神……
师:这段文字并不深奥,所以大家很快就读懂了白杨的品质,也就是它的内在美。不过,老师总觉得这段话有些啰嗦,你看,我这样一修改不是更简洁吗?
(呈现对比文字: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它到处都能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雨雪、干旱、洪水,它总是那么直、坚强,不软弱、动摇。)
(生读对比文字)
生:我感觉,您修改的部分好像不那么肯定。
师:也就是说,原文说白杨的品质,说得更肯定、更不容置疑些,是吗?
生:是的。
师:你的感觉究竟对不对,咱们可以对比朗读看看。请1-3组的同学读原文,4-6组的同学读修改后的。
师:他的感觉对不对!
生:(自由应答)对!是的!
师:发现了老师修改的地方在哪里吗?
生:就是那些连接句子的词语去掉了!
(点击课件:“哪儿……哪儿……不管……还是……不管……还是……总是那么……那么……不……也不……”标红)
师:你觉得加上这些词语,读起来感觉怎么样?
生:语气更坚定一些,读起来更有力一些!
师:原来,就是这些不断出现的词语、不断出现的字眼,在不断地制造、不断地加强一种语气!(板书:语气)
师:既然这些词语这么神奇,我们尝试着,用上它们说说话,试试吧。
(呈现:说话情境1.我的邻居是个书迷(篮球迷)……2.受灾的地区牵动着武警官兵的心……3.王叔叔大学毕业后,响应祖国号召……)
师:刚才这些词语,你能用几个就用几个。请先与同桌试着说说。
生:受灾的地区牵动着武警官兵的心,哪儿需要他们,他们就出现在哪里。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暴雨倾盆,他们总是那么勇敢,那么顽强,不逃避,也不退缩。
生:我的邻居是个篮球迷,哪里有篮球场,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不管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不管篮球场是高档的还是简陋的,他总在那里练习,不怕辛苦,也不知疲倦。(师随机点拨)
师:今天我们又学会了一种新本领,那就是通过一些词语的重复运用,加强语气,使要表达的意思更深刻。那么,我们不应该忘记“师傅”,来,让我们把这段话珍藏起来。大家试着,背一背这段文字。
师:(语段诗行排列)同学们,白杨是如此顽强,如此坚定,如此有奉献精神,让我们一起铭记它的内在之美!请起立,我们一起来歌颂它——
【点评:还是这个“秀”,学生从“衬托”又往前进了一步,触及“内在美”。彭老师深谙阅读教学之真谛:得意得言得法——扎扎实实地有方法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练就语言文字运用之功夫:(1)通过比较,理解作者评价白杨的语句的意思和情感;(2)通过比较和朗读,感悟作者评价白杨的语句的表达效果;(3)基于理解指向表达,将理解与表达、汲取与释放有机统一。学生理解了写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写,又感受到这样写的好处,然后积累,储藏进语料库中,并通过运用实现真正的积累。】
(四)借物喻人,美在相通。
师:果然是一棵棵“高大挺秀”的白杨!同学们,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
生:不是的。他在表白着自己的内心。
师:那么,爸爸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生:他想,要像白杨一样坚强,无所畏惧。
生:他是说自己会像白杨一样在边疆奉献自己的力量。
师:爸爸的世界你能懂?这些都是大家的猜想,能从课文里找找根据吗?
生:课文第14自然段这样写: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爸爸和妈妈已经在新疆工作,可见,爸爸妈妈是像白杨一样的。
生:第12自然段开头,“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这一句,可以看出,爸爸对白杨是很敬重的。
师:爸爸的神情变得这么严肃,说明白杨在他心里的地位——
生:地位很高!他很喜欢白杨!
师:地位如此高,不仅喜欢,还有——
生:他很敬重白杨!
师:又是喜欢,又是敬重!白杨啊白杨,她在爸爸的心里,这么美!请继续。
生:我找到的是第16自然段:“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师:说说你的理解。
生:爸爸本来是在沉思,现在他浮起一丝微笑,他是觉得今天把孩子们带到新疆来,他们也会像那些小白杨一样在新疆茁壮成长,将来,也能像自己一样,好好在这里工作。
师:太棒了!你啊,就是爸爸的知音!爸爸在表白着这样的内心,他喜爱白杨,他敬重白杨,他愿意像白杨一样在边疆扎根,奉献。他们内心是——
生:一样的。
生:相通的。
师:是啊,正因为内心相通,所以,就越看越美,越看越秀啊!此刻,你觉得,喜爱白杨敬重白杨的,仅仅是爸爸吗?
生:还有他的孩子。
师:是的,相信他的孩子一定会和他爸爸一样喜爱敬重白杨。还有吗?
生:我觉得,课文作者一定是觉得像文中爸爸那样的人很了不起,他们就像白杨一样,都是他想赞美的。
生:白杨在大戈壁是“高大挺秀”的,那些像文中爸爸一样,在边疆工作的人,也很了不起,也很“秀”。
师:真了不起!你们还是作者的知音啊!这篇文章表面是写白杨这棵树,其实,他更想赞美的是——
生:像爸爸这样的人!
师: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边疆建设者!同学们,此刻,我们再读这一段,相信你也会和爸爸一样,浮起你最美的微笑!
生:(齐读)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闪过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师:是啊,在茫茫戈壁的风沙里,白杨这样茁壮地生长,这样无私地奉献,怎不是高大挺“秀”;在茫茫戈壁的风沙里,边疆建设者们这样坚定地扎根,这样无私地奉献,怎不叫人赞他们“高大挺秀”!
【点评:教学至此,这篇散文的特点——借“树”喻人、托“树”言志——水到渠成。彭老师是怎么做的呢?引导学生读书!从书中寻线索、找依据、做推论、发议论、下评判、生疑难,是阅读能力培养的基本思路。彭老师引导学生从书中寻找“树”——“人”之间联系的证据,推论“树秀”即“人美”,慢慢品味出语言的意蕴,领悟作者构思的精妙,使学生受到思想熏陶的同时受到“文法”启迪,实现学习语言与学习做人、“工具”掌握与“人文”熏陶完美统一。】
四、歌声响起,课末留疑
(《小白杨》歌声响起,呈现歌词)
师:同学们,这首熟悉的《小白杨》,歌唱的,仅仅是那棵“小白杨”吗?今后,你遇到类似这样的歌曲、文章,你能真正——读懂吗?
【点评:做课就像作文,首尾呼应;带着问题下课,意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