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狼的世界 感受狼的形象

2016-03-02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6年1期
关键词:狼性母狼意图

杨 越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描写狼的文章的阅读指导,让学生走进狼的世界,了解狼,感受狼的情感以及性格特征,让狼性更加丰满,然后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2.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指导,让学生了解读一系列同主题文章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提升学生对相关主题阅读特点的认识。

3.通过歌曲、视频等音像资料的引入,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更广泛地关注描写动物的各种文章,产生探究的欲望。

4.通过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愿望,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努力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知识海洋。

【教学对象】

六年级。

【学情分析】

人教版三至六年级教材中有数篇描写动物的文章,从体裁来看,有记叙文、说明文还有小说节选等,因此,作为六年级学生对描写动物的文章比较熟悉。为了激发学生对描写动物题材的文章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对描写狼的各种体裁的文章的阅读指导,让学生走进狼的世界,了解狼,感受狼的情感以及性格特征,充分调动学生对相关主题阅读的愿望并能如饥似渴地去钻研阅读。

六年级学生已形成一定的阅读习惯,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运用默读、浏览、速读等方式,根据学法导航自主探究学习。

【教学流程】

一、时闻导入

师:同学们,前几天老师看到这样一则新闻事件:

出示:

去年3月14日,枣庄市山亭区北庄镇毛宅村出现狼咬人事件,两名小学生一死一伤。截止到19日下午6点,共有7人被咬死或者咬伤。

师:看到这样一则新闻,你想说什么?

【设计意图:将有时效性的新闻作为导入,既能激发学生关注生活,又能让学生产生说话的欲望,引导学生思考,引发学生对狼整体形象的建构,为下面从各种文学作品中提炼狼的品性特点做好铺垫。】

师:的确,狼历来是狡诈、残忍、贪婪的代名词,古今中外,狼是作家描绘的对象之一,许多文学作品中都能看到狼的影子,我们今天就走进文学作品,剖析狼的性格,感受狼的情怀。

二、阅读寓言《会摇尾巴的狼》

师:请同学们根据学文导航,自由学学《会摇尾巴的狼》。

学文导航:

1.自由读文,说说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文章中的狼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文章主要采用什么方法描写狼的?

4.读文后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如何快速阅读一篇文章,怎样提炼有价值的问题,如何关注写作方法,体会作品人物形象,阅读后有什么感受,通过以上四个问题的提炼,既是对六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检验,也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了阅读方法,并为下面的阅读方法的提炼打下基础。】

(生自由阅读)

师:说说看,这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师:你觉得这篇课文中写的狼是一只怎样的狼?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出示片断:

狼立刻装出一副(又老实又可怜)的模样,说:“我,你不认识吗?一只又忠诚又驯良的狗啊,为了援救一只掉到陷阱里的小鸡,我不顾一切,牺牲自己,一下跳了进来,就再也出不去了。唉!可怜可怜我这只善良的老狗吧!”

老山羊看了他几眼,有些不相信,说:“你真的是狗么?为什么你那样像狼,为什么你用狼一样的神气看着我?”

狼连忙(半闭了眼睛)说:“我是狼……狼……狼狗啊,所以有些像狼。但是,请你相信,我的的确确是狗。我的性情很温和。我还会摇尾巴,不信你瞧,我的尾巴摇得多好。”

狼为了证明自己的话,就拖着那条硬尾巴摇了几下。“扑扑,扑!”它把陷阱里的一些土块都敲打下来了。

师:你认为括号里可以怎么填写呢?

师:这样的一只狼,作者主要通过什么描写使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

(狼的语言、动作让我们认清了,这是一只花言巧语的、伪善、狡猾的狼。)

师:读完这个故事,认清了这样的狼,如果你是作者,你想透过这篇文章告诉大家什么道理?

师:读了这则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设计意图:《会摇尾巴的狼》比较浅显,学生阅读比较容易,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品读关键性的语句,体会作者的写法,品读寓言真意,体会狼的狡猾的性格。】

三、阅读古文《狼》

师:是啊,狼的伪善,狼的狡猾,让我们的先辈们创造了许多带狼的成语、俗语,谁来说几个?

学生说完后出示。自由读读。

狼心狗肺 狼狈为奸 狼子野心 豺狼成性

豺狼当道 豺狼虎豹 鬼哭狼嚎 虎狼之势

虎穴狼巢 进退狼狈 狼吞虎咽

狼啃青草——装羊(洋)

狼群里跑出羊——不可能

狼看羊群——越看越少

狼给羊献礼——没安好心

狼崽进羊圈——没好事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师:这么多描写狼的词语和歇后语、俗语,可以看出人们对狼的印象怎样?

师:的确,狼历来是狡诈、残忍、贪婪的代名词。以谈狐说鬼著称的清代作家蒲松龄写的《聊斋志异》中就记录了有关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故事。下面我们看一则小古文《狼》,请同学们试着自己翻译,翻译不出的对照下面的译文,试着把文章读懂。用自己的话说说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自由读文、汇报。

师:狼得骨头后表现怎样?从这里可以看出狼的什么本性?为什么说“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师:刚才读了两则狼的故事,狼在你心中又是什么形象?作者是怎样把狼的这些特点展示出来的?

交流汇报。

师:回忆一下刚才学习这两篇文章的方法,怎样阅读一篇文章呢?

学法归纳:

1.抓住题目,思考所写内容,说说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知大意)

2.品析文中人物形象,文章中的狼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析形象)

3.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感受文章精妙语言。文章主要采用什么方法表现出狼的形象的?(品结构)

4.思考作者写作目的,读文后有什么感受?(深思考)

【设计意图:为了深化对狼的认识,让学生说说有关描写狼的成语、俗语、歇后语,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设计,会加深学生对狼狡诈贪婪形象的认识,为学习文言文做准备,学生能很快把握文章中狼的个性特征。此时的学法归纳,能帮学生理清快速阅读各种文学作品的方法,可以更好地自主阅读。】

四、学习小说《母狼的智慧》和《狼王梦》节选

师:运用刚才的方法,读读《母狼的智慧》和《狼王梦》节选,看看同是母狼,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汇报异同点。

师:这两篇文章中的狼又给你什么印象?

师:作者又是采用什么方法刻画出狼的形象的?

师:看到这样的文章,你想对狼说些什么?你想对人们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与前面所选作品不同的是,节选的小说中的狼,一个为了自己的孩子引开猎人,一个为了让孩子能当狼王狠心训练孩子,她们是母狼的代表,她们的精神何尝不是巨大的母爱的体现。】

五、阅读儿童文学《大灰狼罗克》

师:世界上难道就没有好狼了吗?读读郑渊洁的《大灰狼罗克》,你一定对狼的看法又有所改变。

师:迅速浏览,这是一只怎样的狼?(友好、善良、助人为乐等)

师:作者采用什么方法描绘这匹狼的?

【设计意图:浅显的儿童文学作品中,让不一样的狼的形象出现在学生的面前,面对“狼里有好狼也有坏狼,就像兔子中有好兔子也有坏兔子一样”,使学生感受狼美好的一面。】

六、聆听歌曲《北方的狼》

师:听听这首歌,并看歌词,你又感受到了狼什么样的特点?

播放齐秦的《北方的狼》,并出示歌词。

师:作为歌曲,又是如何表现狼的特点的?

【设计意图:狼是孤寂的,坚强的,也是无奈的,它们一旦有了目标,会勇往直前,锲而不舍。】

七、观看视频《动物世界》

师:文学作品中的狼的特点我们已经有所了解,那生活中的狼到底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看看《动物世界》中关于狼的介绍。

师播放视频。

师:你还从哪些资料上了解到狼的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视频材料的出示,让学生了解了关于狼捕食、生活的特性,从科学的角度解读狼性。】

八、延展作业

师:古今中外,展示狼的形象的文章有许多,他们对狼褒贬不一。虽然狼在人们心中是狡诈贪婪、残忍的代名词,但狼的很多特点却被人类广泛传颂。快速浏览一下。

出示:

狼的五大特点:

1.同进同退:狼虽然通常独自活动,但狼却是最团结的动物,你不会发现有哪只狼在同伴受伤时独自逃走。

2.众狼一心:狼如果不得不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对手时,必群而攻之。

3.顽强拼搏:敏锐的观察力、专一的目标、默契的配合以及锲而不舍的耐心,使狼总能获得成功。狼努力拼搏的能力使它们成为地球上生命力最顽强的动物之一。

4.知己知彼:狼尊重每个对手,狼在每次攻击前都会去了解对手,而不会轻视它,所以狼攻击很少失误。

5.和谐共生:为了生存,狼一直保持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关系,不参与无谓的纷争与冲突。

师:像《母狼的智慧》《狼王梦》中的母狼,疼爱孩子却能严格训练孩子,是当今狼妈代表,并已经代表一种精神。更多关于狼的书籍资料能让我们更进一步地了解狼。课后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完成下面的作业。

综合性作业。

1.策划活动:

为本节课感兴趣的内容策划一个活动,更多地感受狼的个性魅力。写好活动计划。

2.活动过程:

推荐阅读:

1.《狼图腾》(姜戎)

2.《狼王梦》(沈石溪)

3.《残狼灰满》(沈石溪)

4.《母狼的智慧》(毕淑敏)

5.《藏獒》(杨志军)

6.《聊斋志异》(蒲松龄)

利用自己掌握的方法,多渠道地搜集描写狼的影像资料。

查找狼的相关资料,筛选自己需要的内容。

3.活动展示:

用自己喜爱的手抄报、绘画、朗诵、课本剧表演、读后感等形式,创作关于狼的文章,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4.尝试写活动总结。

最后,让我们齐读狼性箴(zhēn)言,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习得狼的智慧,做生活中有用的人吧!

狼性箴[zhēn]言

当一匹狼知道自己的目标去向时,这个世界就会为他让路。被抓不可怕,挨饿也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没有了野心和上进心,变成一条摇尾乞食的狗!所以,活着就是为了征服,草原上的任何事物都会成为我的战利品!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记诵描写狼的成语、俗语、观看影像资料、聆听写狼的歌曲等手段,学生脑海中对狼的形象逐渐清晰。这时,出示关于狼的五大特点,学生对狼性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中感受狼性魅力。此时布置的开放性实践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在广阔的知识海洋中畅游,领悟狼性风采。】

猜你喜欢

狼性母狼意图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疯狂动物城你的狼性呢?——你的狼性呢?
疯狂动物城
——你的狼性呢?
母狼报恩
员工吃草,狼性何来?
“狼性”浅说
狼曾舔过我的手
燕山秋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