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白和美酒》教学

2016-03-02孙双金特级教师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6年1期
关键词:酒仙言志美酒

孙双金(特级教师)

【设计意图】

1.教育意图:李白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语文教师一个很重要的使命就是引导学生亲近伟人、崇拜伟人,传承祖国几千年的诗教传统。

2.课程意图:“李白课程”是我设计的微课程,它包含以前上过的“李白是仙”“李白是人”“李白是侠”“李白是书生”,和最近研发的“李白与月亮”“李白与美酒”“李白与名山”“李白与大川”“李白与送别”“李白与旅游”……通过“李白课程”落实教育意图。

【内容选择】

《李白和美酒》选取了李白的《清平调》《南陵别儿童入京》《山中与幽人对酌》《将进酒》《月下独酌》等诗。以诗歌为载体,让学生了解李白与美酒的不解之缘,借酒吟诗、言志、会友、消愁。以“美酒”为主线,读、品、悟、说,让学生在思想、情感上与李白共融共生。

【适合年级】

小学高年级。

【教学过程】

一、对比现实,初探李白“酒仙”美名

师:上学期我给大家上过《李白与月亮》,同学们表现出色,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大家有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充分体现了同学们深厚的诗歌学养。今天我们学习李白系列之二——《李白与美酒》,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更精彩的表现。

师:李白有两大爱好,你知道吗?

生:喝酒、写诗。

师:喝酒、写诗,所以后人给他起了两个雅号,你知道吗?

生:诗仙、酒仙。

师: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酒仙呢?

生:特别爱喝酒的人。

师:这样的人叫酒鬼,为何却称李白为酒仙呢?

生:平常人喝醉酒东倒西歪的,可李白不仅不醉,还借酒写诗,写出来的诗比清醒时还好。

生:李白喝酒是要抒发他自己的情感,如他在仕途上不得志时,他会苦闷,就会喝酒。

生:皇帝启用他了,他开心了也会喝酒。

生:他酒后就有各种奇特的想象了,借着酒兴写出像神仙一样的诗来。

师:掌声,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酒仙呢?让我们走进李白的情感世界,李白的诗歌世界。

二、听故事,欣赏李白的诗酒才情,再现“借酒吟诗”

师:请看杜甫的《饮中八仙歌》节选。

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师:这两句诗源于真实故事,你们想听这个故事吗?(略李白斗酒诗百篇的故事)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

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

师:时间关系,我们来学习第三首,先自读一遍。(生读)

师:诗不长,四句,但是我有个问题要请教你们,“长得君王带笑看”,皇上因何而笑?“解释春风无限恨”,谁的恨?是何恨呢?小组讨论。

师:我们交流一下,君王为何而笑?

生:唐玄宗是因为牡丹和杨贵妃都很漂亮,所以笑了。

生:不仅因为他的妃子和牡丹花,还因为朝中人才济济,如李白诗写得好,所以皇帝很高兴。

师:“名花倾国两相欢”中“名花”是什么花?

生:牡丹花,国花。

师:倾国指的是谁?

生:杨贵妃。

师:杨贵妃长得倾城倾国,形容一个女子长得漂亮,可以用倾城倾国来形容。你看人美,花美,花映人,人衬花。一起把一、二两句读一读。(生齐读)

师:“解释春风无限恨”这里的“恨”怎么理解?

生:春风指唐玄宗,恨是说唐玄宗在朝廷,在很多政治大事上,也有不顺心、不得已的时候。

师:很有见解。春风,一说指唐玄宗,二说是自然的春风。君王有欢乐的时候,但朝廷当中,也有他的忧愁,他的烦恼事,靠什么来消解心中的忧愁呢?

生:杨贵妃能消解他内心的忧愁。

生:杨贵妃和漂亮的牡丹。

师:所以是“沉香亭北倚阑杆”,皇上和杨贵妃身倚栏杆,欣赏美景,沐浴春风,多美好的诗句啊!一起朗诵这首诗。(生齐读)

师:这酒对于李白来说,起到什么作用呢?借酒——

生:写诗。生:吟诗。

师:我喜欢这个借酒吟诗。你看“斗酒诗百篇”,一下子就吟诵了三首诗篇。

三、读典故,重履李白坎坷仕途,感悟“借酒言志”

师:酒是李白吟诗的催化剂,酒给他激情、灵感,酒对李白来说还能干什么呢?看下面一首诗,谁来读读?

南陵别儿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归,

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

儿女嬉笑牵人衣。

……

会稽愚妇轻买臣,

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师:读得好,给他掌声。我们一起吟诵一下。

师:最后一句,读得太好了,再来一遍!

师:这首诗是李白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生:这首诗是唐玄宗三次下诏召李白入京,李白十分得意的时候写的。

师:是呀,皇上召李白入京,李白在极度狂喜下写了这首诗。你们知道唐朝知识分子要想当官,有哪些途径吗?

生:科举考试,可以入翰林院。

师:考秀才,中举人,考进士,走上仕途。除此之外,还有何途径?

生:当隐士,等皇帝召自己入京。

师:隐得越深,名气越大,朝廷会召你去。

生:拜访达官贵人、文坛巨匠,把自己的诗文献给他们,如得到他们的欣赏,他们会在皇上面前推举你。

师:李白也做过隐士,可没有人请他。无奈之下,他毛遂自荐,得到了皇帝的妹妹玉真公主的欣赏,玉真公主向皇上推荐,最后皇上召他进宫当官,这是人生多大的荣耀啊!

师:假如你得到这样的荣耀,你会怎样?

生:我会特别开心,在家纵情饮酒,忘情高歌。

生:我会告诉我周围的邻居,让他们分享这个喜讯。

师:广而告知,会喝酒、高歌、起舞。李白在这首诗当中有什么表现?

生:回家告诉自己的儿女,与他们一起喝酒庆贺。

师:哪里看出是喝酒?

生: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师:他会饮酒助兴,还会干什么?

生:我从“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看出他在舞剑。

生:我从“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看出他放声大笑。

师:“仰天大笑出门去”,多么自信,多么狂放。

生:我从“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看出他迫不及待想入宫的心情。

师:这首诗的题目叫南陵别儿童入京,他别的是谁?

生:儿童。

师:“儿女嬉笑牵人衣”说明他的孩子比你们还要小,照理这么小的孩子还不怎么懂事。他回家,最应该跟谁告别?

生:妻子。

师:是呀,即将入京,一别数年,可是为什么他没有写南陵别妻子入京?我们先来看一个典故:

据汉书《朱买臣传》记载,朱买臣会稽人,早年家贫,以卖柴为生。他常常一边担柴一边读书,他的妻子嫌他贫贱,离开了他。后来朱买臣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做了会稽太守。诗中的会稽愚妇,就是指朱买臣的妻子。

师:“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为什么他不跟妻子告别?

生:或许是李白当年不得志的时候,他的妻子嫌弃他。

师:还有不同的高见吗?

生:我有一个观点,他故意把“会稽愚妇轻买臣”和“余亦辞家西入秦”放在一起形成对比,我觉得他和他妻子的感情不说反而是最深厚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正所谓“一日夫妻百日恩”。

师:你们一交流,我心中的疑惑解开了。李白一生有三任妻子,此妻是第二任。第一、第三任妻子都非常支持李白对事业的追求,这第二任妻子对李白有微词,不大理解他,也有点轻视他。有专家说“会稽愚妇轻买臣”,是李白含蓄地批评妻子。但是我觉得你们刚才的观点,比这个专家的解释更胜一筹。

师:这首诗传承最广的诗句是最后两句,一起读。(生齐读)

师:你能把此时李白心中的情感读出来吗?(指名读)

师:这是现实主义的,不是浪漫主义的,我来找个李白上来表演表演。“仰天大笑出门去”谁来做个动作表演一下?

(生上台做动作表演)

师:“仰天大笑出门去,哈——哈——哈——”这种感情要抒发出来,我们一起来抒发一下。

师:李白不仅借酒吟诗,他还借酒干嘛?

生:我觉得他借酒言志。师:借酒言志,抒发自己的志向。

四、理解词语,走近李白社交生活,遥想“借酒会友”

师:李白除了借酒吟诗,借酒言志之外,他还借酒干嘛呢?

山中与幽人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

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

明朝有意抱琴来。

师:(吟诵后)我们一起来有滋有味地吟诵。(全班吟诵)

师:什么样的人叫幽人?

生:山中的隐士。

师:李白一生结交最多的是隐士、道人。他们怎么喝酒呢?喝了多少杯?

生:多得他们自己也数不清了,否则怎会“一杯一杯复一杯”了。

师:“一杯一杯复一杯”,不就是三杯吗?

生:不是,应该是很多杯。

师:N杯,无数杯,喝到什么状态了?

生:醉了。

师:到人家作客,他喝醉酒,对主人说什么话了?

生:“我醉欲眠卿且去”,就是说“这样吧,我醉了,你出去,我要睡觉了。”

师:反客为主了,这儿成了他的家了,那么天真,那么率性,那么无拘无束。但是不把人家永远赶走,你明朝有意,怎么来?

生:“抱琴来”。

师:李白爱酒,怎么没有说“明朝有意抱酒来”?

生:“明朝有意抱琴来”更有韵味,李白这时候像东晋的陶渊明,陶渊明喝酒的时候常会抱着一把没有弦的琴抚琴饮酒。

师:抚琴高歌。李白喜欢陶渊明,他这一句也是引用陶渊明的一句诗“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显得文雅、古典、有诗意。

师:太白借酒吟诗,借酒言志,他还借酒怎么样?

生:借酒交友。

师:借酒交友,以酒会友。

五、师生诵读,深入李白情感世界,有感“借酒消愁”

师:酒仙借酒吟诗,借酒言志,借酒会友,他还借酒干嘛呢?请看《将进酒》。(指名读)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师:你读得太棒了,佩服!佩服!想听老师读吗?(想)

(师吟诵《将进酒》,生鼓掌。)

师:说说看,好在哪儿?

生:有些地方重复吟诵,感觉很有韵味。

师:你若真正想把这首诗读好,就要走进李白的情感世界。拿出笔来,找找诗中体现诗人情感变化的字。

生:我觉得应该是悲,从“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可以读出。

师:他觉得第一个是悲,找得非常准。

师:李白为何而悲?

生:他没有得到重用,无法实现他的政治抱负。

生:他五十多岁了,却被赶出了朝廷,所以十分悲伤。

师:什么叫“朝如青丝暮成雪”?

生:就是早上还是黑色的头发到晚上已经满头白发了。

师: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时间过得很快。

师:夸张的手法,早晨还是满头黑发,晚上已是满头白发了。时间太快了,人生太短了,他为人生短暂而悲。“奔流到海不复回”是什么意思?

生:时间过去了是回不来的,就像滔滔江水你总不能想让它逆流返回啊!

师:人生苦短,年过半百,功业未成,怎能不悲伤呢?我们再读此句。(生齐读)

师:先是悲,接下来呢?

生:接下来是欢,“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他得意尽欢,开怀畅饮。

师:从悲一下跳跃到欢,李白为什么要欢?

生:“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相信自己是有用的,千金散尽,也还能挣回来。

师:自信,相信自己的价值,能报效国家,所以要欢。

师:人生苦短,如果不欢不乐,我们的人生不是太悲惨,太凄苦了吗?

师:李白不同于李清照的地方就在这里,得意要欢,失意也要欢。我们一起读——

师:欢过之后,李白情感又怎样呢?

生:“与尔同销万古愁”,愁。

师:李白的愁是什么?

生:怀才不遇,无法实现政治抱负之愁。

生:在官场上遇到很多小人,受到排挤,不得志而忧愁。

师:有人说他为命运不公,怀才不遇而愁,有人认为他为国家走向衰落而愁,这样的愁叫什么愁?

生:万古愁。

师:有愁,诗人就——

生:借酒消愁。

六、诗中探寻,领悟李白爱酒缘由,领略“仙风道骨”

师:太白,太白,不要喝了,喝酒,虽能诗,但伤身啊!李白听吗?不仅不听,还要写一首诗回敬人家,告诉人家自己为何爱喝酒。

月下独酌(其二)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师:李白爱酒的理由是啥?

生:天爱喝酒。

师:你从哪里看出天爱喝酒?

生:因为他说天上有酒星,说明天爱喝酒。

生:地爱喝酒,地上有酒泉。

生:而且圣人也都爱喝酒。

师:从哪里看出圣人爱喝酒?

生: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师:圣和贤都爱喝酒,三杯通大道,三杯下肚就得到了宇宙大道,得到了宇宙规律。一斗合自然,喝了一斗酒下去我就跟自然融为一体。喝酒的好处太多了,李太白还说不要告诉人家。

师:太白啊,应星月而生,他的母亲梦见太白金星生下了他,名白,字太白。李白为月亮而生的,为酒而生的。有一天,他又喝醉了酒,看到长江里一轮明月,于是纵身跳到江中,捞月而亡。李白喝酒喝出了千古传诵,喝出了千古美诗,喝出了仙风道骨,我们喜欢李白喝酒,因为我们喜欢李白这个人,因为我们喜欢李白的诗。

猜你喜欢

酒仙言志美酒
言志为本
山西晋善晋美酒业有限公司
言志说及其诗歌史上的体现
如何巧妙地托物言志
“酒仙”戒酒
走进山西晋善晋美酒业
托物言志,表情达意
酒仙趣事
江山如画美酒如歌
功夫熊猫完美演绎醉八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