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理原是有理,徒劳翻成深情
——由《涉江采芙蓉》谈文学艺术中“徒劳无理”的审美意义
2016-03-02潘巧芳
□潘巧芳
无理原是有理,徒劳翻成深情
——由《涉江采芙蓉》谈文学艺术中“徒劳无理”的审美意义
□潘巧芳
由《涉江采芙蓉》一诗中主人公的两个徒劳无理的举动,可以见出中国古典诗歌中“无理而妙”的艺术现象及其本质,在此基础上解读其深刻内涵,以纠正标签式理解该诗的做法和以简单解读简约的诗歌鉴赏陋习。
古诗鉴赏;无理而妙;深情
一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五言古体诗,作于东汉末年,作者已不可考。诗歌情深意切,动人心肠;质朴真诚,哀婉凄伤;隽永深长,耐人寻味。该诗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典型意义,人教版《语文必修②》已收入。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学生觉得这首诗太简单了,似乎没有什么可读的。
果真如此吗?当然不是。很多教师为了引导学生深入品味和理解,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探究这首诗的主人公是游子还是思妇,是不是中国古典诗歌中赠物寄思的主题,这首诗和屈原的《离骚》之间的幽微关联等。这些尝试对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培养学生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拓宽学生鉴赏的视野都是有帮助的。不过,我们也应看到,这些尝试都是在文本的外围下功夫,真正要深入品味解读,我以为还是应该回到诗歌本身。
让我们来细致分析一下诗歌的主人公。诗人主要是把握他(或她)的动作和心理来展现他(或她)的形象。很多读者快速地找到了诗中心理描写的句子,于是也迅捷地获得了一个“抒发游子思妇之情”的标签式的理解与结论,从而迅速完成了这首诗的阅读。如果还能进一步分析主人公的动作,就会有一些比较特别的发现:一是主人公为了“赠”远道所思之人而“涉江采芙蓉”,一是主人公在“长路漫浩浩”的异乡“还顾望旧乡”。这几个动作看似平常,却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徒劳的,没有道理的。既然所思念的人在远方,那么采摘的芙蓉真的能够送到他(或她)的手中吗?退一步讲,先不管能不能送去,采摘芙蓉只是为了聊表采摘之人的思念之意,但这种心意能够让远方之人知晓吗?自然也无法做到。再看另一个动作,主人公在迢迢千里之外,在漫漫旅途之中回头遥望故乡,望得到吗?要知道这中间可是隔着千山万水,所谓“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他自己想必更清楚这一点。因此,主人公的动作是徒劳无理的。然而,我们不禁要追问,既然徒劳无理,主人公为何要做?诗人又为何要写呢?
二
在解决上面的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古典诗歌中“无理而妙”的艺术。“无理而妙”的说法是清代诗论家贺裳在其《皱水轩词荃》中评论唐代诗人李益的《江南曲》和宋代词人张先的《一丛花令》时提出来的。这两首诗都是闺怨诗,我们不妨以张先的《一丛花令》为例来具体分析一下何为“无理而妙”。
一丛花令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贺裳说:“唐李益诗曰:‘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子野《一丛花令》末句云:‘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此皆无理而妙。”在张先的这首词中,女主人公在心上人离开后,无限思念,眼中所及,飞絮蒙蒙,鸳鸯春水,无不令她忆昔思今,故而更添伤情。最后她伤心地感慨道:“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暮春时节,桃飘杏飞,本是令人伤怀之景,然而这位女子却羡慕起随东风凋零的桃花杏花,也是看似无理的。然而,正是这种看似无理的想法,却真实而又微妙地展现了女子,在深刻的相思和长久的等待之后,依然不见心上人来,依旧独守空闺时,内心转为埋怨的过程,与其说是无理之想,不如说是至切之情,故而说“妙”。
再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在被逼遣归时“严妆”的举动: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按照常理,一个素日“行无偏斜”,或者自认为“奉事循公姥”“谓言无罪过”的媳妇,被婆家无端休弃,其内心之痛苦埋怨是在所难免的,在离家时软弱者往往会伤心哭泣,刚烈者多半是不平则鸣。但是刘兰芝的做法却是精心打扮自己!这在女子出嫁时极为合情合理的举动,在此处就显得违背常理。而刘兰芝不仅精心打扮自己——天未亮就开始打扮,每一个穿戴上的细节都要弄个三五通,可谓精益求精,尽善尽美,而且还把自己打扮得美若天仙,举世无双——诗人在此处也是不惜笔墨,浓墨重彩地渲染她从头到脚流光溢彩的美。可是,她也清醒地知道自己的这一举动、这番用心,并不能令焦母回心转意而改变自己被休弃的命运。这里的举动也是看似徒劳无理的。然而,刘兰芝的自尊持重正是在这种徒劳无理中自然地展现出来。刘兰芝是知书达理的,也是自尊坚强的,因此她不可能作出《氓》中弃妇“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式的哀戚,也不可能直斥焦母,倾诉委屈,她的光彩照人的离家,就是一种无声的不平则鸣,也是将悲伤委屈深藏心底的一种坚强。这徒劳无理的动作恰恰成全了一个合乎情理的精彩生动的人物形象。
可见,所谓“无理而妙”是指在文学艺术中某些不合生活常规或思维逻辑的表现,恰恰生动地展现了形象的魅力,深刻地反映了人物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思想,给欣赏者带来意料之外的审美感受和喜悦。正如《红楼梦》中香菱学诗时所说的话:“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宋代严羽 《沧浪诗话》中也说:“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当情感达到一种强度时,人的理智的认知和判断就会相对减弱;而当那种强烈的情感到达一个临界点时,人的主观状态就会进入一种主客混同、真假不辨以至亦真亦幻的境界。所谓“无理而妙”正是这种无理与有情的辩证统一,道是无理原有理,“道是无情却有情”。
三
再回到《涉江采芙蓉》上来,我们就能理解主人公“徒劳无理”的动作其实正是深情的委婉体现:尽管所思念的人远在茫茫不知的旅途中,再美的鲜花再珍贵的礼物也不能送达。然而,当他(或她)看见那芙蓉盈盈,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一个人,也许世间所有美丽的事物出现时,他(或她)都有这样的既美好又哀伤的情不自禁,都会想要和那个人一起分享,心之所系,情之所钟;尽管故乡远在千里之外,目力不能到达,望眼欲穿也不得见,但是在漂泊中经过的每一个地方都会让他想起故乡,惦念故乡,不由自主地想要看一看故乡,也许他渐渐就有了一个习惯性的无理动作,思之切,才会念之深,才会习惯成自然。
在这首诗中,这些看似简单的徒劳无理的举动,正是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合理反映,它们不仅照见了在动荡的乱世中,分离给有情人造成的心理创伤,更照见了在痛苦的分离中,人们内心世界依然葆有的美好的情感,催人泪下。因此,我们在品读这首文辞浅白质朴的古诗时,千万不要以简单解读简约,扁平化地理解主人公。他(或她)的心里隐着千言万语,藏着脉脉深情,如果仅仅获得一个标签式的“抒发游子思妇之思”的认知,那就辜负了主人公的深情,也辜负了诗人的苦心。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芜湖一中语文教师)
[责编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