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指津:切不可掉以轻心
2016-03-02夏松平
□夏松平
解题指津:切不可掉以轻心
□夏松平
本文列举三例关于高考试题的“解题指津”,指出其中让人困惑之处,说明自己的不同看法,提醒广大师生不要过分依赖“解题指津”。
解题指津;困惑;商榷
客观地说,绝大多数“解题指津”对广大师生解题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指津”作用。但是,也有些“解题指津”不但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让人感到困惑。下面,笔者不揣浅陋,列举三例关于高考试题的“解题指津”,说明自己的困惑与思考,以求教于方家。
一、“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是借喻吗?
2016年高考江苏卷语文试题第2题:
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B.人皆可以为尧舜
C.化干戈为玉帛
D.情人眼里出西施
根据答案,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某老师如此“指津”:
解这类选择题,需要知道“借代”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给“借代”的解释是“修辞方式,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的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代替它”。借代又分为部分代整体、特征代本体、具体代抽象、工具代本体、专名代泛称、以结果代原因、形象代本体等。题中A项的“刀俎”和“鱼肉”同人所处的情境相似,所以是借喻。其余三项中的“尧舜”是专名代泛称类,用此词指代人群中的优秀人物,“干戈”和“玉帛”则属于工具或具体代本体,分别以战争武器和友好物体指代战争和和平,“西施”以美女名指代心爱之女子,这也属于专名代泛称类。故选A。[1]
笔者读后,感到困惑:“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是借喻吗?
众所周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出自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原句是:“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之后,此句演变为成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用来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依《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比喻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方想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比喻在形式上具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个成分,因这三个成分的异同和隐现,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类。该书对明喻、暗喻、借喻也作了明确界定。所谓明喻,即“明显地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某事物,表示两者之间的相似关系。常用‘如、像、似、好像、像……似的、如同、好比’等比喻词。”明喻的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所谓暗喻,也叫隐喻,即“不用‘如、像、似、好像’等比喻词,而用‘是、成、就是、成为、变为’等词,把某事物比拟成和它有相似关系的另一事物。”暗喻的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一类的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所谓借喻,即“直接借比喻的事物来代替被比喻的事物,被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中的‘雪’比喻浪花。”借喻的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以喻体来代替本体。
明乎此,我们再来看“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修辞手法。显然,这句熟语有本体“人”和“我”,有系词“为”,有喻体“刀俎”和“鱼肉”,完全符合暗喻的典型形式,即“甲是乙”。因此,“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不是借喻,而是暗喻。
二、“第一次”和“全国”要交换位置吗?
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Ⅲ卷第14题,该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其中D句是这样的:
在第40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本市历时三年开展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査工作,昨日交出了首份答卷。
根据答案,这个句子是有语病的一句。那么,这个句子的语病在哪里呢?某些老师如此“指津”:“D项语序不当。多重定语语序不恰当,‘第一次’和‘全国’交换位置。”[2]
笔者读后,感到困惑:“第一次”和“全国”要交换位置吗?
众所周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指首次对全部国有单位,即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等收藏、保管的文物藏品进行信息登录采集,并通过数字化方式传播,即公众所理解的 “国宝大调查”。2012年10月,《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 〔2012〕54号)正式下发。2013年4月,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标志着普查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2013年7月,文物出版社出版了国家文物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办公室编写的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手册》。由此可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査”是一个用来表达特定概念的专有名词。
很明显,既然有“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査”这一确定的表达形式,当然也就不存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査”的 “多重定语语序不恰当,‘第一次’和‘全国’交换位置”的说法。笔者认为,D句的语病在于“工作……交出……答卷”搭配不当,似可改为:“在第40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本市历时三年开展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査工作,昨日圆满完成。”
三、“仅仅”到底放在哪里?
2014年高考天津卷语文试题第4题,该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其中的D句是这样的:
如果仅仅把这部话剧理解为简单意义上的反映两个阶级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的一次愤懑的碰撞的话,那么就可能低估了作品的审美价值。
根据答案,这个句子是没有语病的一句。但是,某老师如此“指津”:“这个句子语序不当,应将‘仅仅’放在‘理解’的前面。”[3]而另一些老师则如此“指津”:“在这个句子中,把‘仅仅’后移到‘理解’之前,语义指向更直接、更明确;但是放在‘把这部话剧’之前也是说得通的,不会造成人们的误解。”[4]
笔者读后,感到困惑:“仅仅”到底放在哪里?
首先,从多项状语的排列次序来看。多项状语一般按以下次序排列: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②表时间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③表处所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④副词(表范围或频率);⑤形容词或动词(表情态);⑥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例如:“新安晚报4月27日报道,某市一幼儿园老师早操时多次在10分钟内拍打、推搡、拉扯多名孩子。”根据多项状语的排列次序,“多次”作为“拍打、推搡、拉扯”的修饰成分,应该放在表时间的状语“在10分钟内”之后。然而,该句将“多次”放在表时间的状语“在10分钟内”之前。因此,该句存在“语序不当”问题。(至于表频率的词如“多次”可以放在地点状语之前,如“朝韩多次在争议海域发生冲突”,另当别论,不再赘述。)
同理,根据多项状语的排列次序,D句中的“仅仅”作为“理解”的修饰成分,应该放在表对象的状语“把这部话剧”之前。显然,D句正是将“仅仅”放在表对象的状语“把这部话剧”之前。因此,D句不存在所谓的“语序不当”。
其次,从把字句来看。把字句是指状中谓语句的状语成分是由介词“把”字组成的介词词组来充当的,它在结构上有一个特点,即把字句中如果有副词充当的状语,都要置于“把”字的前面,例如“小孩子又把玻璃打碎了”。
同理,根据把字句的结构特点,“仅仅”作为“理解”的修饰成分,应该放在“把”字的前面,显然,D句正是将“仅仅”放在“把这部话剧”的前面。因此,D句不存在所谓的“语序不当”。
再次,从语用实例来看。在各种权威媒体上,像D句将“仅仅”放在“把”字的前面的句子,俯拾即是。如“医生不能仅仅把病人当亲人”[5],又如“但仅仅把美理解为感性美,有失美的完整内涵和本质。”[6]由此看来,在D句中,我们不但不能把“仅仅”后移到“理解”之前,而且只能将“仅仅”放在“把这部话剧”之前。也就是说,D句是没有语病的中规中矩的一句。
[1]袁健:《2016年全国语文高考试题全编全解·江苏卷试题分析》,《语文学习》2016年增刊。
[2]周丽蓉、黄爱、李黎:《2016年全国语文高考试题全编全解·全国Ⅲ卷试题分析》,《语文学习》2016年增刊。
[3]孔令元:《病句题“病情”档案》,《求学》(理论版)2015年第2期。
[4]张蕾、李冲:《2014年高考“语序不当”例句解析辨正》,《语文教学研究》2015年第6期。
[5]苏银成:《“值得信赖的流动医院”》,《人民日报》2015年1月20日。
[6]张世英:《当代美学应升华境界之美》,《人民日报》2015年2月2日。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松县第二中学)
[责编 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