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说的情节“教什么”与“怎么教”
——兼评方莹莹老师的《项链》课堂教学

2016-03-02何更生由尤

学语文 2016年6期
关键词:项链技巧小说

□何更生 由尤

小说的情节“教什么”与“怎么教”
——兼评方莹莹老师的《项链》课堂教学

□何更生 由尤

小说教学应抓住“人物、情节、环境、叙述、虚构、主题”这六个关键词。小说的情节教学要解决四个问题:第一,明确什么叫小说的情节;第二,弄清小说情节结构的类型;第三,理解小说情节构造的技巧;第四,对情节设计原则的探究。

小说教学;情节;概念性知识

围绕若干关键词来解读小说,这种做法在一本由美国新批评派学者克林斯·布鲁克斯与罗伯特·潘·沃伦合编的《小说鉴赏》中就有体现。该书1979年第3版中就列出了“小说的意图与要素”、“情节”、“人物性格”、“主题”、“小说与人生经验”等关键词,并举出若干短篇小说为例来阐述小说的鉴赏方法。中国的小说源远流长,但是小说鉴赏的理论却不甚发达,且更多地还只停留在哲学思辨的层面。小说应该教些什么东西,对于中小学学生而言,我以为应至少有六个关键词。前三个关键词是我们经常讲的“人物、情节、环境”。第四个关键词是“叙述”,小说是讲故事的,谁来讲故事,怎么讲故事,这都是叙述的问题。第五个关键词是“虚构”,现在很多教材里面对小说的定义是不准确的,这些教材给小说的定义往往是:小说是跟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有三个要素,即所谓的人物、情节、环境。仔细推敲一下,这种定义并没有抓住小说的关键特征,因为我们知道很多散文、戏剧也有这三个要素,事实上“虚构”才是小说最本质的特点。第六个关键词是小说的“主题”,即小说蕴含的思想。要想让学生知道怎么阅读鉴赏小说,就要有选择地抓住这六个关键词。

这一次我们在高中结合《项链》研究小说情节的教学,下一次我们可以再结合某篇小说研究叙述的教学,后面有机会我们再研究小说的人物、环境、虚构、主题等其他几个关键词的教学,如此这般,我们就可以形成小说阅读鉴赏教学的系列。换言之,如果能像这样利用关于小说的若干关键词将相关的小说篇目综合起来,就可以编成一个或几个小说阅读鉴赏的单元。学生如果按这样的小说单元去学的话,很快就能掌握阅读鉴赏小说的基本技能。

下面仅就小说的“情节”来探讨“教什么”与“怎么教”。我们认为围绕情节至少有四个方面的问题在小说教学中要加以解决。

第一个问题是要明确什么叫小说的情节。关于情节的定义有很多种说法,有一个比较好的定义是这样的:情节是在精心设计的文本结构中按艺术逻辑叙述的故事或事件过程。这个定义将情节与故事区分了开来,故事是按时间先后的顺序排列的将被叙述的事件,情节是对故事在艺术结构中的人为处理。方老师在教《项链》的时候,好像没提到小说情节的含义问题,这是需要注意的。如果学生连情节是什么都不清楚,那下一步的教学是很难进行的。

第二个问题就是弄清小说情节结构的类型。一般来说,侧重写情节的小说,其情节结构的主要有框型、线型、环型三类。运用框型情节结构的小说,首尾相合就像一幅画的画框一样,将小说的主体部分“框”起来。这个“框架”,就是小说的开端与结尾。运用线型情节结构的小说,其中好像有一条或几条看不见的线索贯穿全局,连接一个个情节单元,牵引并推动着情节的发展。这种看不见但又实际存在的线索,我们形象地称之为小说情节的线索。运用环型情节结构的小说,其结构从外观上看是由若干相对完整、独立的,相互间只有表层联系却没有内在因果关系的“环”连缀组成,各“环”之间一般有一个串联性的人物将它们串联起来,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但这种串联并没有使各个“环”失去独立性,它们依然可以从整体中拆卸下来而自成一体。要想识别某篇小说的情节结构类型,必须首先梳理出小说的情节单元。我们认为情节单元是小说中构成情节序列的相对独立的细小情节或事件片段。假如说小说情节的发展序列是一串珍珠项链的话,那么这串项链上的每一个珍珠就是一个情节单元。如果有的小说的情节单元比较大,则其中还可以分出更多小的情节单元。就好像一串珍珠项链上有的珍珠比较大,其中还可能藏有一些小的珍珠一样。将复杂的小说情节具体化分为几个或更多的情节单元,这是梳理情节序列的一个很好的技巧。方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就指导学生用借项链、丢项链、还项链、识项链这几个短语,将小说《项链》情节序列中的几个重要的情节单元都概括出来了。

第三个问题是要理解小说情节构造的技巧。小说家写小说必须要将若干的情节单元按一定的手段进行特别的组织安排,这些手段中显然会包括一些情节构造的技巧,只是读者不一定都能意识到这些技巧的存在。读者意识不到小说家在用技巧,也许正是技巧运用的最高境界。不过,作为小说技巧的教学,其重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小说家在他的小说中究竟运用了哪些看得见及看不见的技巧,这是不能含糊的。现在很多教师指导学生读小说,更多的还是停留在小说的思想主题方面,更有甚者他们直接把小说当成思想教育的文本,使小说变成了一个可借此增加思想修养的材料。这样解读小说,很多写作的技巧包括情节的技巧就被忽略了,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拿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来说,大家想想,这篇小说的思想内容能有多么伟大?无非是说主人公桑地亚哥是个了不起的硬汉嘛,这篇小说不就是写老人和鲨鱼搏斗吗?老人杀了一个鲨鱼又来两个,杀了两个鲨鱼又来一群。这样的内容其实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但是这些内容的背后,却藏着令人震撼的艺术技巧,其中就有悬念、反复、跌宕、伏笔等构造情节的技巧。小说的情节技巧本身就是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因为所有的故事必须要依靠情节技巧这样的东西把它展示出来。

第四个问题是对情节设计原则的探究。情节设计有没有一些基本的原则呢?那是肯定有的,遗憾的是不仅很多小说理论家讲不清楚,一些著名的小说作家自己也讲不清楚。前几年,有个叫杰里·克利弗的教授在他的小说理论研究著作《小说写作教程》中提出,小说情节设计的关键原则是“不断制造用来推动情节发展的戏剧性的矛盾冲突”。那么什么是“戏剧性的矛盾冲突”?杰里·克利弗认为必须具备渴望、障碍、行动、结局四个要素。小说家首先要给小说的主人公确定一个亟待实现的目标即渴望,或者叫愿望。第二个要素是障碍,小说家要给主人公愿望的实现加上许多挫折与困难,这样,主人公有愿望想实现,但是现实的障碍又将他给困住,不让他实现,这就产生了矛盾。第三个要素是行动,这个主人公要摆脱障碍奔向目标,他必须要做出行动去摆脱它。第四个要素是结局,行动的结果可能是主人公顺利摆脱了障碍,奔向了目标,成功了,这是一种喜剧结局;也有可能是以失败而告终,主人公不但没有摆脱泥潭,反而陷得更深,这是一种悲剧结局;还有一种呢,是主人公既没有失败,也谈不上成功,这是一种留白的艺术。如果我们这样看的话,就会发现《项链》中矛盾冲突的确是按照这四个要素来设计的。主人公玛蒂尔德梦想上流社会的生活,这是渴望。但是现实呢,她活在是教育部的小职员这么一个家庭,她没有机会进入这个上流社会的圈子,这就是现实的障碍。然后呢,她找机会,正好教育部要开一个舞会,机会来了,她开始行动,并顺利借到了项链,进入了上流社会这个圈子风流了一夜,但是最终以项链的丢失而告结束。梦项链、无项链、借项链、丢项链等,正好构成一个完整的戏剧冲突。

上面我们分析了关于小说的情节这一关键词可以教的四个方面的理论知识,即情节的含义、情节结构的类型、情节构造的技巧与情节设计的原则。显然这些知识都属于语文概念性知识,其中前三点是语文概念知识,情节设计的原则是语文规则知识。明确了小说情节教学的知识类型,接下来我们来回顾方老师《项链》教学过程中的若干事件,分析这节课是否遵循了语文概念性知识的教学规律。

语文概念性知识的教学的第一步是 “引起学生注意与告知教学目标”。这一环节,方老师做得很好,她直接告诉学生这节课有两项学习的任务:一是梳理情节单元并在此基础上判断出本小说情节结构所属的类型;二是分析出本小说在构造情节时所使用的主要技巧及其表达效果。显然,根据这一教学目标,教学的事件应该分三个板块:一是指导学生梳理《项链》的情节单元,二是判断情节的结构类型,三是分析情节构造的技巧及表达效果。这节课方老师正是这么安排的。

梳理《项链》的情节单元、判断其情节结构的类型,主要属于语文概念的教学。方老师教学时先讲述情节单元这一概念的含义及情节结构的两种类型,请学生概括《项链》的情节单元之前,方老师先运用表格提示学生概括的思路并举出“借项链”这一情节单元的例子,然后让学生去练习概括其他的情节单元。学生很快有了答案,诸如丢项链、还项链、赔项链、识项链之类。应该说,这一步的教学符合概念教学的规律,所以接下来请学生判断情节结构的类型的教学也进展顺利。

分析情节构造的技巧及表达效果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其中判断情节构造的技巧属于语文概念的教学,分析情节构造技巧的表达效果属于语文规则的教学。《项链》的情节构造技巧有很多,方老师先从反转开始讲起,她问学生,识项链这个情节构造的技巧属于哪一种?由于学生在此之前阅读过教师印发的关于解释情节构造各种技巧含义的讲义资料,很快就答出了正确答案“反转”。方老师进一步提问:那识项链这个情节符合反转的特征吗?这一问很有讲究,因为学生如果不能结合小说的文本语境指出该情节如何符合反转的特征即 “情节的发展跟读者的期待恰恰相反”,则学生的回答极有可能仅停留在记忆“反转”这一概念或猜测答案这一层次上。事实上,学生回答说,“我们一开始都认为项链是非常珍贵的,到最后才知道项链是假项链,根本就不值钱,而主人公却为此付出了10年的辛劳。这种反差是让人震撼的,是出乎意料的。”这说明学生对反转这一概念的掌握已经达到理解的水平了。接下来,方老师又提出“这样的反转有什么样的好处呢”这一问题,以引发学生探究关于反转表达效果的规则。如果说前面教反转的概念方老师使用的是 “规例法”,此处教反转表达效果方老师使用的则是 “例规法”,即教师提示运用了反转情节技巧的材料,学生要阅读这些材料并从中探究出运用这种反转情节技巧的妙处。这一问题显然有些难度。学生回答说反转后情节“戛然而止,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也使小说的意蕴更加悠长”,这是一个很好的回答;另一学生回答说是“在对比中揭示了主题”。这些回答都不错,但方老师没有因此止步,而是就“在对比中揭示了主题”这一回答继续设问:“那你认为小说主题是什么呢?”这一追问很有必要,因为如果学生并不知道小说的主题究竟是什么,则这种关于反转表达效果的答案极有可能是万金油似的套话。果然,一个学生回答说:“我认为小说主题是揭示人与人之间感情的问题”。方老师并未急于对此答案做正面肯定或否定,而是又问:“关于这篇小说的主题,大家和这位同学的理解是一样的吗?”这一问题意在激发其他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另一学生马上回答说:“她有虚荣心,而且在外面匆匆忙忙地找了一辆马车,才把项链弄丢的。”面对两种不同的分析,方老师明确指出,赞成小说的主题是批判玛蒂尔德的虚荣心这个观点,并解说了自己的理由。应该说方老师此时的指导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过还有两点值得商榷:一是小说的主题是否只有批判虚荣心这一种理解;二是结尾的这种反转是否还有其他方面的表达效果。这两点都需要向学生做点提示。

接下来的教学环节,方老师指导学生研究伏笔、巧合这两种情节技巧,使用的教学方法与上面反转的教学类似,显然,方老师是想通过这些关于不同情节技巧的变式练习来训练学生运用“规例法”学习伏笔、巧合这些概念,运用“例规法”学习关于伏笔、巧合表达作用的规则。由于发现学生对伏笔、巧合这两种技巧掌握得特别好,于是方老师在指导学生研究照应、铺垫这些技巧的时候就少用笔墨了,但是恰恰就在教师不甚注意的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个指导错误。有个学生举例分析铺垫的技巧,他说,主人公玛蒂尔德在舞会上的时候跳舞非常快乐,沉醉在自己十分美丽的喜悦当中,之后当披上她的家居衣服的时候觉得跟舞会的衣服不相称、寒碜,然后就有慌忙地走下楼梯去街上找马车的等情节,这为后面丢了项链的情节做了铺垫。学生的分析应该说是非常正确,遗憾的是粗心的方老师居然点评说“这个好像不叫铺垫”。

这节课颇有争议的部分是关于跌宕或者说波澜这种情节技巧的研究。一个学生经过教师的提示“小说主人公的命运好像总是处于顺境和逆境的波动中,你们觉得我讲的有没有道理”之后,回答说小说还用了跌宕这一情节技巧 并举例做了分析。不知道方老师是突发奇想还是有意为之,她要求一学生在黑板上画一个情节波澜和人物命运走向的图,并提示“波峰就是她得意顺遂的时候,波底就是她困境失意的时候”。结果这个学生用坐标系画了一个半圆图,并标明其中X轴为时间,Y轴为命运。这恐怕是方老师始料未及的,于是她评论说“你画的这个图让人感觉玛蒂尔德的人生就只有一个起伏波澜吧!”然后方老师出示了自己画的有几处波折的曲线,并结合文中若干情节解释说这个曲线图显示了一波三折,这些波澜展现了主人公的命运从逆境到顺境再到逆境的过程,使人物的形象更加突出,让人物的命运显得更加悲惨。方老师对学生答案的纠正,以及对自己图示的解说好像很有道理,近乎完美,其实这里是有问题的。问题出在哪里?我们知道,教学跌宕这种语文概念,关键的地方有两点,一是要使学生理解该概念的含义即概念的特征,二是要让学生举例说明,以促进学生对该概念的深入理解。由于方老师在学生对跌宕这一情节技巧做了举例分析之后,没有及时提示学生注意跌宕这种情节技巧的关键特征即 “一波三折”,再加上学生受教师所说的“波峰就是她得意顺遂的时候,波底就是她困境失意的时候”的暗示,于是错误地画出了以半圆表示跌宕的示意图。学生出现的错误并不奇怪,其根源恰恰是教师指导不到位。事实上,方老师对自己所画曲线图示的解释也存在问题,她说“这些波澜展现了主人公的命运从逆境到顺境再到逆境的过程”,试问,从逆境、到顺境、再到逆境,这不正好印证了那个学生所画的半圆图示是正确的么?

综上所述,方老师的这节研究课,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整体来看还是比较成功的。她用小说《项链》做例子,较好地诠释了语文概念性知识教学的若干策略,给我们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

(作者单位:何更生,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由尤,芜湖市繁昌县教育局)

[责编 夏家顺]

猜你喜欢

项链技巧小说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环京城的“月季项链”来自哪里?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丢失的红宝石项链
指正要有技巧
找项链
提问的技巧
真心假项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