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主题微视频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开发与利用
2016-03-02陈秀虹
■陈秀虹
浅谈主题微视频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开发与利用
■陈秀虹
思想品德课是初中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加强和改进思想品德课教学,对于提高思想品德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当前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跟风现象,尤其是微视频、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形式的不当运用对教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冲击,给转型中的思想品德课程造成了不利影响。为了更好地运用新技术促进思想品德课程的教育教学,笔者对主题微视频促进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一、 新手段激活传统课堂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部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指出:教师应建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资源观,整合并优化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各种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使之为课程实施和教学服务。其中第一条建议是: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开发、选择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
作为课程资源的一种新的呈现方式,主题微视频就是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选取或自制的、适合特定教学主题的视频资料。因为用于课堂教学,时间一般从几秒到数分钟不等,所以称为“主题微视频”。
思想品德是一门需要打动心灵的课程,而主题微视频恰好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个追求。每当一段主题微视频播放完毕,学生或激动、或兴奋、或沉重、或泪流满面;他们或沉思、或急于讨论、或主动展示自己的观点、或疑惑地看着老师,希望老师指点迷津。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思想品德课那些被人诟病的现象诸如学生不感兴趣、不接地气,等在这样的课堂上踪影全无。
二、主题微视频带来的影响
(一)变“强制灌输、空洞说教”为“春风化雨、德育无痕”。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分心走神。出了这种情况,有些老师会责怪学生。而成功的老师就会反思自己:要么是自己的水平不够,要么是自己的教学设计不够精彩,不足以吸引学生。几年前,笔者曾在一篇《捕捉学生苏醒的一瞬间》的教学随笔中介绍过一个小案例:在一节九年级的新授课上,最后排一个显然被打入另册的男生,不顾身边坐满了听课老师,上课伊始,就趴在桌子上作入睡状,连最起码的样子都不做。课上到中间,老师安排了一个竞答的环节,将同学分为南、北两部分,就霸权主义在政治、军事、经济上的表现发布自己所了解的新闻,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看着其他同学踊跃发言,趴在桌子上的男生能睡得着吗?我瞥了一下。果然,他已经“醒”了,在那儿翻课桌、找资料呢。不一会儿,他的手指定位在一张《参考消息》的一条新闻标题上。我靠他很近,鼓励他说:“赶紧抢答呀!”男生说:“我不敢,怕答错。”我一个劲地鼓励他,他还在那积聚勇气。可惜就在这时,老师安排的这一环节如昙花一现般的结束了。我看见那个男生将报纸一收,又恢复到老样子,虽然没再趴下,然而眼睛里的神采已经没有了。这个男生前前后后的表现充分说明:只要我们用心,让我们的课堂有吸引力,我们是可以把学生的心留在课堂上的。只有心还在,才谈得上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做到“把心留住”?利用视频就是一个很有效的途径。人们诟病思想品德课,就是因为它要么假大空、要么高大上,要么照本宣科、要么死记硬背,学生不喜欢、社会不欢迎。实践表明,上课时,老师讲课,总有走神分心的学生;组织小组交流,总有边缘化的学生脸上露出一副事不关己的神色。但是只要有精彩的主题视频,几乎没有学生会不受其吸引。经过老师精心选择的主题视频集图、文、声、像多重刺激于一体,再加上吸引人看下去的故事情节,使学生大脑的视觉、听觉等中枢都处于兴奋状态,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欲望,于无痕处接受思想品德教育。有人说,如果受教育的人感觉到你在教育他,那教育就已经结束了。强制灌输、空洞说教势必导致学生不感兴趣,所以注定收不到好的教育效果。把主题鲜明、引人入胜的视频资源引入课堂,就能够比较好地避免灌输和说教。
(二)结论式教学转化为过程式教学。新课改把教学目标定位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特别强调要改变以往教学中“重知识内容和结论,轻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重认知教学,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的现象。思想品德课重视结论得出的过程更加有利于学生将其内化为价值观,外显为行为方式。
将主题微视频引入思想品德课堂,恰好契合了新课改的要求。在教学中,师生一起观看视频的过程,其实就是给学生创设了一些体验的情境或者叫模拟场景体验,学生带着兴趣、好奇心体验这些场景,将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同视频中传达的信息进行结合、对比、加工、反思、归纳、完善等,其实就是经历了一个知识、情感等重构的过程。再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等形式的情感催化,就可以达到提高道德认知、激发道德情感、促进道德践行的目的。
例如,在一节“感恩”主题的课上,师生先是一起观看一段根据小故事《一碗面》改编拍摄的视频,大致情节是:小女孩因为嫌妈妈唠叨,跟妈妈大吵一架后出走。夜晚四处游荡的她万分饥饿,在一个面摊前站了很久后,老板娘喊她坐下,并送她一碗热腾腾的炒饭。小女孩万分感动,问老板娘为什么对她这么好。老板娘告诉她:我只是给你一碗饭,你妈妈每天给你好吃好喝,你却一点都没放在心上。是你妈妈告诉我,如果看见你,一定要给你饭吃。她在到处找你啊!小女孩恍然大悟,一边吃饭一边回忆妈妈疼爱关怀自己的点点滴滴,眼泪扑簌簌地流下来。由于视频内容打动学生的心灵,很多学生边看边擦眼泪,再加后面老师设计的“爱的小测验”活动,很多学生在说起自己的妈妈时泣不成声。
从课后家长的反馈来看,有处于叛逆期的学生主动拥抱了妈妈,有学生主动向妈妈道歉,有学生自觉帮妈妈做家务等等。这堂课的效果彰显无疑。究其根源,在于我们充分注重了学生“活动-体验-感悟-成长”的过程。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这个教学活动,体验到妈妈对自己的爱,感悟到自己行为上的不足,生发了道德成长的动机,回到家主动践行,从而实现了思想品德课“导行”的目的。
(三)提供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契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课堂上引入视频案例教学,可以为新的学习方式提供契机。
观看完视频后,视频传达了哪些信息?视频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怎么看其中的一些现象?遇到类似的事,我们会怎么做?该怎么做?这些问题都是看完视频后自然生发的,不牵强、不造作,是一些真实的问题。这些和同伴交流一下的冲动和想法就是合作学习的契机。学生通过共同探讨这些问题,能够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合作,为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取材方便、快捷。乡土资源可能需要走出校门去搜集、整理,家长资源可能会遇上沟通方面的障碍,但是视频资源就没有这些限制。我们身处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打开电脑和手机,各种视频应有尽有。只要我们不是“与网隔绝”的“脱网一族”,只要具备基本的多媒体应用技术,我们就能在这方面大显身手。对一线教师来说,视频资源最大的好处是,它取材方便、快捷,成本低,不受限制,可以信手拈来。只要有心和用心,就能找得到合适的让课堂出彩的视频。
(五)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社会日新月异,生活在其中,人们经常会有一种感觉:一不留神就好像被时代抛弃了。我们自己甘愿被out没关系,关键是和学生们没有了交集,缺少了共同语言,最终也会被学生们所抛弃。随时关注和利用视频资源,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对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很有必要的。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才有可能落到实处。
三、运用主题微视频应注意的问题
视频资源良莠不齐,要自制或利用网络资源制作出适合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主题微视频,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符合主流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德育课义不容辞的职责,也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程性质中的“思想性”的特征。视频浩如烟海、良莠不齐,要选择那些内容健康向上、格调清新高雅的视频资料用于课堂教学。这应该成为教师利用视频资源时的一条高压线。切忌出现对格调不高、内容不健康的资源把关不严的现象发生。
(二)为课程实施和教学服务。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选择是为教学主题服务的,所以,在选取视频资料之前,要对主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一个深刻而恰当的认识。比如选取“感恩”的主题时,就要先明确感恩什么,为什么要感恩,如何感恩。只有弄明白了这些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才能选取针对性比较强的视频资料,而不至于因为主题分散导致课堂教学偏离主题。
(三)坚持“三贴近”原则。选取的视频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只有做到“三贴近”,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才能够主动地融入某种情景,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实现我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目的。例如,同样是写给妈妈的两首歌,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就比吴建豪的《妈妈》更能引发学生的共鸣,因为现在的孩子是听着周杰伦的歌长大的。吴建豪的歌词同样动人、音乐也很美,但是因为让吴建豪爆红的F4已经走远,不属于90后、00后,学生听起来就不像《听妈妈的话》那么有感觉。
(四)视频不宜过长。常规的一节课可以播放几段视频,每段可以从几十秒到几分钟不等。视频如果占用时间太多,学生就没有充足的时间讨论。讨论的时间如果不充分,就不利于学生和老师之间思想的碰撞。
(五)设置恰当的问题,发挥视频资源的最大价值。我们经常发现,有很多老师掌握了很好的资源,因为问题设置得不好,白白浪费了大好的资源。要少提“是不是”“要不要”“对不对”“好不好”这样的假问题,而是要针对视频提出有思维含量,能够引发思考、引发讨论甚至是争辩的问题,让学生结合视频内容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能力的提高、情感的升华。
(六)用心积累,做有心人。有了合适的视频资源,上课时可以胜过千言万语。为此,我们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文件夹,平时看到好的资源就分门别类地归档存放,以便用时信手拈来 。平时可以多关注一些励志类的电视节目,如“开讲啦”等,既可以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一抹亮色,又可为教学积累素材,可谓一举两得。
思想品德课要避免强制灌输,坚持正面价值教育,主题微视频恰好可以成为达成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但任何一种教学手段都不是万能的,主题微视频不可能解决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所有问题。为了更好地让思想品德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在“立德树人”中发挥更大效用,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探索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
山东省临沂市教科研中心,山东临沂27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