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尝试教学理念下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以河北省涿鹿县武家沟学区为例

2016-03-02白世林

现代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尝试检测方法

■白世林



尝试教学理念下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以河北省涿鹿县武家沟学区为例

■白世林

“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是尝试教育的理论核心。“先学后教,先思后导,先行后知”是尝试教学方法的理念核心。尝试教学法有利于诱使学生自学课本,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利于调动教师的教学教研积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尝试教育的理论核心和尝试教学方法的理念核心为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在尝试教育两个基本核心思想的统领下,我们创新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小学语文单元教材整合教学尝试。

一、创建语文单元教材整合教学模式

(一)自主尝试

第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第二,出示本节课的自探提示。第三,让学生自学课本,独立探究,解决问题。第四,教师巡视。

注意点:自探提示要层次分明,让学生看后做到三个明确:一是明确本次自学内容或范围。二是明确自学的方法。例如看书,是边看书边类比回忆,还是边看书边练习(操作)。三是明确自学的要求。即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如何检测等。

(二)合作尝试

1.小组合探。操作流程:

(1)小组合探先解决自探过程中不会的问题。(2)合探时先关注后进生,让大号学生说说自己自探过程中不会的问题,然后由小号学生补充,帮助大号同学解决不会的问题。当然,其他同学有不会的也可以提出来。(3)如果组内成员对自探提示的问题都会了,那么可以由组长组织,让组内的成员每人说一个问题,进行交流,达成共识。(4)最后由组长给组员分配好展示的任务。多让大号学生发言。

注意点:(1)小组合探不能流于形式。(2)要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节省时间。(3)小组合探的要求:小组内学生的发言声音要宏亮,让学生大胆些,培养学生张扬的个性,让学生勇于表现,大胆地说。

2.全班合探。操作流程:

(1)结合自探提示,让学生汇报自学情况。原则是后进生回答,中、优等生补充。(2)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内容,教师要精讲指导(不要忽略对学生朗读感悟的指导)。

3.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课知识及方法及时归纳总结,为今后知识的运用做好准备。

(三)自主尝试

学生结合疑探导航,找准精略课文的联结点,运用学习精读课文的方法,自主完成略读课文的学习。

(四)拓展阅读

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完成一篇拓展阅读文章。(文章可以是语文教材后面的自读文章,也可以是教师补充的篇目。)

(五)当堂检测

结合疑探导航,完成疑探导航上的检测题。

(六)布置作业

二、高效使用“疑探导航”

(一)课前预置尝试自主学习

1.“扫清路障我能行”。自读课文,圈出文章中的生字词,通过识字音、记字行的方法自主识字,并积极尝试回文阅读。阅读时,力求做到文通字顺,为后面的高效学习做好基础准备。

2.“请你这样检测我”:同桌互测(字词的读音、书写等)。

3.“词语辨析我最强”:形近字、同音字组词。

(二)设疑导学尝试合作学习

1.精读课文学方法,略读课文用方法,突出合作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设疑并用学习单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根据结论形成规律,总结学习类似文章的方法、规律;在独立学习课上引导学生运用以上规律、方法自主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实现学方法、用方法的结合,让规律性知识学习经验早日成为他们能力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2.求同巧归纳、对比得方法,突出探究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阅读两篇文章,说一说两篇文章放到一起学应该学什么,展开探究学习。学生在阅读中找共性,发现学习的共同点,也就找到了学习的入手点。把学生的观点进行集中归纳,形成学习单,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和探究学习,并通过交流、反馈学习方法形成规律性知识。

(三)提高优化

课堂检测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检测也是巩固新知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体现。在教学实践中,一些课堂上学生的操作、交流活动增强了,独立作业削弱了,有的教师不能很好地处理“检测”的问题,尤其是在检测时间相对减少的时候。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检测目的不够明确,针对性不强,随意性较大;模仿练习多,而对思维难易度把握不准,缺乏层次;检测题型思路单一,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优化检测内容,设计检测练习要适应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要体现层次性,以适应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使不同的学生得到发展。合理地使用教材中提供的练习材料。针对问题,强化检测练习。运用变式、重构等方法,设计新颖巧妙和具有较高思维价值的检测题目。通过这些检测练习,不仅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还在检测的过程中激发兴趣,养成习惯,使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培养。

优化提高板块的内容是检测性题型设计,包括:字词识记辨析检测,重点语句、段落的理解和赏析等。

(四)拓展延伸,先行后知

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整合教学资源,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并通过语文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由此可见,课标对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语文教学中合理有效的拓展延伸有助于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有助于对文本的深刻感悟,有助于对文本的认知表达。

1.从语言品味处拓展延伸。语文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是语文课程最基本的目标或核心目标。从语言的学习角度看,文本的语言教学要遵循认知规律,注重三个过程。一是言语感受和言语积累过程,学生在反复阅读中调动各种感官感受美词佳句,逐步积累优美的言语材料,并储存在个人的言语积累中。二是言语感悟和言语内化过程。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与目睹、口诵、耳闻同步进行体验与心语,品味和感悟作者蕴含并流露于字里行间的情感与思绪。三是言语模仿和言语表达过程。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语言积累与运用的训练,使之落到实处,获得实实在在的效益,同时不缺乏形象的再现、意境的体验、韵味的品评、情绪的感染。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语言品味中进行有效拓展,有利于学生对语言表达与作者情感的深层理解,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2.从情境迁移处拓展延伸。《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所谓情境是指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与境界。王国维曾说过:“境非所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否则谓之为无境界。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语文教学为了突出个性阅读感受,强调迁移升华,教学要让学生能进入作品的情境,学会感受、体验、揣摩,通过适当的拓展延伸,把课文的材料、情感和审美体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和情感。

3.从问题生成处拓展延伸。课堂中的生成是生长和建构,指师生在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以及师生对话互动中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它是一个思考活动的过程,通过课堂生成可以完成预设的目标,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课堂中,教师随时捕捉学生生成的问题,因势利导,改变预设的程序,进行有效拓展,在动态生成中,要甄别优劣,选择恰当的问题作生成拓展的“课眼”。引导教学进程,让课堂教学在健康有效的轨道上发展,让学生及时获得情感体验及对主题的提升。

4.从情感体验处拓展延伸。“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终于感情的,文学家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而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总是要在读者心目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的。”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引领他们走进作者的感情世界去体验、熏陶、捕捉作者瞬息万变的情感旋律,引领学生走进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并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产生个性阅读体验,描绘心中的景与物,倾吐自己的情与意,激发心中的涟与漪。

5.从感悟、挖掘主题处拓展延伸。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作者往往通过对人、事、景、物的描绘来表达爱憎、褒贬、取舍、抑扬等情感。许多时候,作者的见解、意愿含而不露,隐藏其中。文本阅读就是通过不断地感知、品味、比较、思考、探究来感悟、挖掘作品的主题内涵。课堂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感知文本,通过横向比较、纵向挖掘、提供文体性和背景性知识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究主题,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在阅读中,对作者的创作意图、写作背景、人物形象等进行拓展挖掘,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刻理解材料的主旨,提高阅读能力。

(五)尝试创新习作

这个环节是大输出的呈现。通过对单元主题内容的学习和对方法、规律的总结,以及拓展阅读信息的扩大吸纳,通过片段练习、仿写练习以及命题、半命题、自命题等形式,把大输入的东西大输出在习作之中,达到学用结合的目的,在习作运用中不断提升能力。

实践证明,在尝试教育核心理念下的“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单元教材整合”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是成功的,是达成语文课标要求的高效途径,是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现高度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教学改革,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的绿色通道。

河北省涿鹿县武家沟学区,河北张家口075600)

猜你喜欢

尝试检测方法
“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检测题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尝试
一次让我受益的尝试
小波变换在PCB缺陷检测中的应用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