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的三次失败
2016-03-01何小军
何小军
凡是会用电脑的人,对百度都不陌生,许多人每天都要与百度打交道,亲昵地称之为“度娘”。创建这个“度娘”的人,正是李彦宏。
李彦宏,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专业,随后赴美国完成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1999年,回国和合伙人创建了百度公司,任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全面负责公司的战略规划和运营管理。2001年,他被评为“中国十大创业新锐”,2002年获首届“IT十大风云人物”称号。2014年10月,以147亿美元的净身价成为中国大陆第二大富豪,仅次于马云。
世人都佩服和羡慕李彦宏,但是鲜有人知道他这样的成功人士经历了多少次失败。我们不妨就来说说他年轻时候的三次失败。
有趣的是,这个以计算机为业的人,第一次失败竟然就与计算机有关。
1984年,李彦宏读书的阳泉一中买了几台计算机,那可是学校的宝贝,不是什么人都能用得上的。于是,学校组织全校400多名学生进行了一场数学考试,选出了成绩好的少数几人学习使用电脑,其中就包括李彦宏。这是李彦宏第一次接触计算机。
不久以后,学校从学习计算机的学生中选出前三名参加全国青少年程序设计大赛。带队老师领着李彦宏等人到太原去参赛,并对他们说:“你们三个有一个能冲进全省前十,我就没白教。”
参赛前的李彦宏信心满满,总觉得自己的计算机水平还算不错,甚至还能拿个名次回来。可比赛结果是,三个人没有一个进入了全省的前十名。
这样的结果对当时的李彦宏而言,在某种程度上是个打击。一开始他想不通,但是当他走进太原的新华书店时,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没有办法和别人竞争——太原的新华书店里,好几个书架都摆满了关于计算机编程的书,而在阳泉新华书店,能看到的就只有李彦宏上课在学的那本教科书。
这次的失败经历让李彦宏第一次感到了眼界与命运的关系。因为大家在信息和资源面前太不平等了,所以导致比赛失利。
大学毕业后,李彦宏前往美国,到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读研究生。刚到美国时,李彦宏特别不适应。那里一年中有六个月在下雪,功课很紧,而且一些自己在本科没有学过的课程到了美国听得不太懂,同时又有生存的压力。很快,他看到系外一个教授招助理研究生,会给一定的工资,于是决定去试一试,把简历发过去。在面试时,美国教授问了李彦宏几个有关计算机图形学的问题,但他答得并不好。最后教授问了一个问题,至今仍让李彦宏印象深刻——“你们中国有电脑吗?”
“我将来想建一个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方便让人们找到信息,并且会买很多很多电脑做这件事情。”李彦宏心里这样想,但当时没有这样说,只是回答教授说有,然后就默默离开教授的办公室。
这次失败让李彦宏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梦想,只有实现梦想才能让自己的腰杆挺直,不再受外国人的歧视。
硕士毕业后李彦宏去了硅谷,加入一家搜索引擎公司。他原本以为硅谷这地方是全世界先进技术的聚集地,是思想最开放、信息最丰富、决策最开明的地方,也是可以让自己的梦想开花结果的地方。
于是,他把多年积聚在身体里的活力尽情地释放出来,没日没夜地钻进电脑里,编制各种各样的程序,设计形形色色的路径。这在许多人看来,似乎是枯燥无味的东西,但在他看来却是那么的甜蜜。因为,每有一项新的想法、新的设计、新的路径出来,他都觉得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没想到的是,在那家搜索引擎公司里,李彦宏一次次提出的建议并不被采纳。原以为是自己的福地,结果却成了他一次次失败的伤心之地。这让他意识到:“总有一天我需要做一件事情,是自己说了算的。”1999年底,李彦宏离开美国,回到中国创立百度。
2005年8月,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成为全球资本市场最受关注的上市公司之一。
“当你面对一个又一个选择的时候,如果做了正确的选择就不会害怕失败和被拒绝,会坚持下去,不跟风不动摇,一直到成功为止。”李彦宏说。
失败其实并不可怕,它只不过是告诉你人生道路的另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