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埃索美拉唑合西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2例临床观察

2016-03-01纪辉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6年2期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反流性食管炎

纪辉华

【摘要】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埃索美拉唑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西沙比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临床疗效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且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埃索美拉唑;西沙比利

【中图分类号】R57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3-0110-01

反流性食管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病,指因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导致的食管炎症性病变,内镜检查可见食管黏膜糜烂和(或)溃疡[1]。反流性食管炎主要发生于成年人,发病因素复杂,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目前,临床上多采取抑制胃酸分泌药物促进胃动力的治疗方案,笔者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该病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4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初诊病例,经内镜检查确诊,临床主要表现为反酸、烧心以及胸骨后灼痛;排除合并其他消化系疾病者、入选前接受过其他药物治疗者以及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将64例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为32~53岁,平均年龄为(44.36±6.53)岁;病程为1~6年,平均病程为(4.21±0.34)年;对照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年龄为32~54岁,平均年龄为(44.39±6.61)岁;病程为1~7年,平均病程为(4.93±0.52)年。两组患者的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埃索美拉唑治疗:埃索美拉唑肠溶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379)20mg/次,2次/d,口服,连续治疗8周。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西沙比利(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702)治疗:西沙比利片20mg/次,3次/d,口服;埃索美拉唑肠溶片用药方法和剂量与对照组相同,连续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临床疗效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价标准[2] 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胃镜检查食管粘膜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胃镜检查食管粘膜糜烂面积缩小≥50%;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胃镜检查食管粘膜糜烂面积缩小<5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共发生1例头痛和1例腹泻,对照组发生2例腹泻,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症状均较轻,可自行缓解。

3 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发病因素复杂,主要发病机制为上消化道动力障碍导致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食管黏膜糜烂和(或)溃疡性病变。目前,临床上多采取抑制胃酸分泌药物促进胃动力达到治疗该病的目的。

埃索美拉唑为奥美拉唑左旋异构体,有强效抑酸作用,达到足量药物浓度后不仅抑酸迅速而且效果持续时间较长[3]。本研究中对照组单用埃索美拉唑治疗有效率达75.00%,也证实了抑制胃酸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有效手段。而西沙比利为临床常用促胃肠动力药物,具有选择性刺激肠肌层神经丛节后乙酰胆碱释放的作用,可有效促进胃肠动力,预防胃、十二指肠食物滞留和反流[4]。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埃索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方案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中更具临床优势,同时应用抑酸和促胃动力药物治疗有效率超过95%。同时,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实,上述两药对粘膜下神经丛均不会有明显影响,因此不会影响粘膜分泌,利于粘膜糜烂、溃疡部位恢复[5]。

另外,通过观察两种方案的不良反应发现两组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且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埃索美拉唑与西沙比利药物安全性均较高,两药联用也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适于临床推广。

综上所述,埃索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一鲜, 张冬琼, 黎琮毅. 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治进展[J]. 内科, 2012, 7(1):61-63.

[2]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学会. 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2003年)[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4, 21(4): 221.

[3] 李传元, 卜勤煜, 田涛.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评价[J].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11, 31(6):358-360.

[4] 孙瑞红. 埃索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 2012, 2(18):63-64.

[5] 陆志峰. 埃索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在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 27(2):201-202.

(收稿日期:2015.11.30)

猜你喜欢

埃索美拉唑反流性食管炎
埃索美拉唑对十二指肠球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
艾普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0例分析
胃溃疡采用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的对比
康复新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
常规治疗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
中药汤剂配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0例临床观察
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和铝镁加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和铝镁加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康复新液在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