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生本课堂,为学生好学而设计
——“基于学习内容和方式变革”的实践研究
2016-03-01浙江省瑞安市虹桥路小学潘权威
□浙江省瑞安市虹桥路小学 潘权威
1+1生本课堂,为学生好学而设计
——“基于学习内容和方式变革”的实践研究
□浙江省瑞安市虹桥路小学潘权威
“享受天纵”:教育者站在孩子的旁边,为他们的好学而设计——依靠学生自己学,最大限度地依托大自然所赐予给他们的禀赋来为他们服务。这是郭思乐教授对“生本教育”的本质诠释。两年来,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引下,随着我校“1+1生本课堂”实践研究不断深入,我们越发觉得生本课堂是真正在关注儿童生命,激发学习自觉的教育。
这项立足于课堂变革的实践研究,旨在重构教材改变学习内容,落实学科学习核心目标;凭借“导索卡”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设计学科主题实践活动,把学习与学生的心灵和生活接壤;努力体现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最大限度地保护儿童学习的天性,让“1+1生本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喜欢学习、真实学习、个性化学习。
我们走过的路
虹桥路小学是浙江省首批创新实验校,曾经做过很多的省级课题、校本教研、课程开发、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等,每届班子都带领科研团队付诸辛劳与智慧,科研硕果累累,成就了学校的辉煌,引领着学校品质发展。但让我们切实体会到改革气息的是1999年全校推开的创新课堂模式的研究,当时要求每位老师必须每堂课让学生质疑、实践、思考、创新,然后一课一得进行总结,最后学校摸索出一套“问——做——思——创”课堂教学模式,科研成果获得省创新成果一等奖,为学校树立了创新教育的品牌。虽然当时每位老师都做得焦头烂额,非常辛苦,但是不得不承认,一次全面而深入的课堂变革对学校的影响是意义深远的,几乎形成一所学校独具特色的课堂文化。
这种课堂文化始终支撑着虹小老师科研的理性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让虹小老师的科研站位更高瞻,定位更精准。2011年11月,当学校重新确立科研方向时,虹小的科研团队就锁定了“课堂变革”。当时走访了省教科院院长方展画,我们的科研思路与方院长的想法不谋而合。他说:“教育改革的立足点永远在课堂,你们必须在课堂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上做改变。”无独有偶,当时学校全体教师学习了郭思乐教授“生本教育”系统理论和教育方法,引发了教师们的关注,在教学实践中“生本教育”无意中成了教师们的理论自觉和课堂行为。于是,在“生本教育”与“课堂改革”寻找结合点成了我们课题实验的切入口。为了使课题实验更适应草根们的行动研究,我们又在“生本课堂”前加上定语:“1+1”,使课题研究切口再小一点,更接草根研究之地气。于是,学校的《“1+1”生本课堂的实践研究》规划课题于2012年3月在省里立项。
原有课堂教学的痼疾
课题研究之初,我们借助省教科院的力量对实验班学生进行学情调查,从“学生在学校里的总体感受”、“学生对学习的感受”和“学生的课堂表现”三方面展开。结果显示,学生对学习的感受方面,仅两成左右(22.4%)的学生对学习很有兴趣,大多数(75.0%)的学生对学习的感受一般,甚至有少数(2.6%)学生对学习没什么兴趣。在学习信心方面,有两成左右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没有信心或对自己的学习信心不明确,只有近两成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很有信心。在学习主动性方面,大部分学生习惯于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缺少积极参与课堂提问与讨论的主动性。
这样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三方面的不足是以学习动机为核心,以学习兴趣与学习信心为两翼,相互影响。面对种种痼疾,如何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而学生却可以多学是我们构建“生本课堂”核心目标指向。
导学案的启示
国内如洋思、杜郎口、东庐等许多学校从“关注教”到“关注学”的导学案设计给我们带来成功的启示。他们的导学案避免了“满堂灌”、“填鸭式”的无效劳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以小组合作探究式的互动学习模式为训练主线,使学生在多层多边交往中自主学习,实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导学案”的成功经验,对于我校“改革现有的教学方式,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和现实意义。于是,我们的“1+1生本课堂”实践研究便尝试从设计“导学案”入手来实践“以学定教”。
本土化的“导索卡”
“导索卡”的设计与使用试图想改变我校“师授生受”的教学模式,让课堂教学从“教师本位”逐渐转向“学生本位”,有效处理“学”与“教”的关系,凸显“学”的地位。具体说来,就是“以学定教,学教结合,以教促学”。
“导索卡”又不同于“导学案”,不同于普通的导学卡,更不同于前置性作业和常规预习。它着眼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跳出了原有“导学案”对“学习”的狭义理解,特别强调对“学习”的多视角诠释,是连接教与学,连接“三维目标”,连接课内外学习,连接知识学习与生活实践的桥梁,凸显“导索”新意,体现了学生本位,是实现“以学定教”的有效载体。不同的教材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各有特色的“导索卡”,比如有的侧重兴趣激发,有的侧重资料拓展,有的侧重教材模仿,有的侧重动手思考,有的侧重方法点拨,有的侧重思维培养。具体分语文学科:学法卡、拓展卡、知能卡;数学学科:实践卡、探索卡、模仿卡。“导索卡”导学,真正为学生好学而设计。
实现1+1>2
“1+1”,前一个“1”指先学后导的学导式教学部分,主要是指重组教材内容后的新授课教学,以达成教材教学目标为指向;后一个“1”指以动促学的活动式教学部分,主要是指以学科拓展活动为载体的主题教学,以激发学生兴趣和自信为指向。两个“1”没有清晰的分界,而是统一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课堂不局限于40分钟的教学时间,而是与课前教学准备(教材重组、导索卡设计、主题活动设计)、课后教学巩固(作业设计、活动布置等)有机联系。
如何实现“1+1>2”?在研究实践中,我们要求教师转换角色,和学生一起组建“学习共同体”,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探讨,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奇特的想法,暂缓批评,善于激励。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能超越教材,积极地审视、科学地处理加工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源,在激活学生思维方面大做文章、巧作文章。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知识能力“最近发展区”上的“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把思考的权利、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和展示思维过程的舞台,让他们在质疑问难和讨论交流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
无论对哪个学科来说,教材都是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凭借,因此1+1生本课堂的前提就是要对前一个“1”的学习内容进行准确重构。重构教材时,我们的做法是,依据课程标准,去粗捡精删繁求简,精准提炼学科核心内容。教材浓缩后,运用“导索卡”引领课堂,以改变教师课堂教学组织策略,精减教学时间有效地落实前一个“1”,即学科核心内容。这样就可以“变”出课时量用来以多元的方式进行后一个“1”——先引后玩的自主式主题活动。活动要求学生自主规划,分组合作学习并交流展示成果。这样,“1+1生本课堂”的整个建构过程,凸显了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收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课堂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让后一个“1”与前一个“1”无缝对接,相辅相成,把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和心灵接壤,真正实现1+1>2。
成效分析
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将参加1+1实验的两个班级(样本为50名学生)与未参加实验的两个班级(样本为43)进行数据比较,发现实验班学生中对学习“很有信心”的占52%,比对照组多了8.4%。而学习“没有信心”和“学习信心不明确”则比对照组少了2.9%。这说明通过生本课堂改革,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学习自信。学生自信心增长的同时,兴趣也在提升。数据显示实验班学生对做计算题很有兴趣的占67%,对做计算题没有兴趣的仅占3%。课堂里,学生学习兴趣浓郁,专注度、参与度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后测显示,实验班学生学习主动性显著增强,学习方式已发生比较大的变化,表现在习惯“教师讲授的”从81.7%下降到55.3%,减少了26.4%。此外,认为教师“讲得太多、自主活动太少的”从12.4%增加到33.7%,增加了21.3%。调查数据也显示上课提问的比例在增加,“经常提问的”学生,实验组比对照组多12.4%;而“几乎不提问的”的学生则比对照组少了9%。这意味着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自信心增强的同时,学生的问题意识也随之提高。
信心来自实力,从学科素养和学业成绩来看,实验班学生的潜能的确得到了发挥,在课业负担减轻的情况下,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学生提高了学习效益,拓展了认知视野,教学质量得到了提升。从语文、数学能力的书面测试来看,实验班比对照班平均分高了8分,优秀率高了20%。这说明随着学习自信和学习兴趣的增强,学生的学业成绩得了到大幅度提升,实验效果良好。
通过设计学生课外阅读素养测试,从名言名句、课外书籍内容介绍、经典阅读教材内容概括、课外短文阅读理解等方面对四年级学生的知识视野进行检测。从测试结果来看,两组学生存在较明显差异,实验组的学生课外阅读知识面明显较对照组广,这说明实验班学生课外阅读的主动性与兴趣较对照班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