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中的刻板印象研究
——以成都被打女司机为例
2016-03-01许闽枝
许闽枝
新闻报道中的刻板印象研究
——以成都被打女司机为例
许闽枝
摘要:刻板印象伴随着对某一事物或者人物的价值判断和好恶情感,阻碍人的正确认知。在新闻报道之中,媒体长期对某一群体累积报道形成的信息环境,使大众对某一群体或者事物的认知产生影响,就会形成刻板印象。这就使得该群体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被媒介贬损乃至“丑化”,导致大众对其出现偏离实际的认知偏差。当事件形成较大的舆论风潮时,人们一般不再追究事件的本质,而是借此机会宣泄自己不满的情绪,造成不良甚或恶劣的社会影响。
关键词:刻板印象;认知偏差;“女司机”;媒介文本;“理性共鸣”
在信息迅速传播的互联网时代,有一些群体的形象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变化,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人们会赋予其消极意义与负面解码,而与这些群体相关的词汇也总与某些负面事件联系起来,如“女司机”“女博士”“城管”“富二代”“官二代”“医生”“老人摔倒”等等,正在或者已经打上一种偏见或歧视的烙印。本文将大众对这类群体的偏见,归之于早被学者所言之“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又称固定化效应,这个词汇的原意是“指传统的、公式化的,通常是过分单纯化的概念、观点、信念,或指把个人、群体、事件等看作恒久不变,缺乏任何个性特征的模式或行为方式的代表,或看作以这些模式相吻合”,[1]“刻板印象在社会心理学一般指人们对某一个群体形成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2]刻板印象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其积极的意义在于“刻板印象”运用在广告宣传当中,能减少受众获取信息的费力程度,受众在解码过程中相对轻松。同时,反复地传播同一概念也能达到累积的效果,加深消费者对广告产品的印象,从而形成良好的记忆效果,发挥出广告的效能。而“刻板印象”消极的一面也不容小觑,它伴随着对某一事物或者人物的价值判断和好恶情感,阻碍人的正确认知,形成片面的感知定势,夸大负面影响、形成歧视与偏见甚至对立的情绪,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而大众之所以对某一群体形成“刻板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大众媒体的所营造的信息环境造成。例如,笔者就以百度搜索“城管”一词为例,网络推荐的“城管打人”“城管暴力执法”相关新闻上千多条。久而久之形成传播符号,当大众接触到“城管”一词,则会独立解码,将其与“暴力”“打人”联系到一起,从而形成对“城管”的刻板印象。
本文以2015年5月3日,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为例,从新闻报道中的刻板印象的作用机制、强化机制以及如何消除新闻报道中的刻板印象三个方面分析新闻报道中的刻板印象问题。
一、新闻报道中刻板印象的作用机制
(一)“女司机”媒介文本的构建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大众媒体为了突出某一事件的报道,迎合大众的口味,或者为了不费力气地编解码信息,常给某个群体贴上同一个标签,这种“以刻板印象为先导,其真实性、客观性自然大打折扣。”[3]尤其偏离实际的首次报道,带有先入为主的性质,更会使刻板印象得以强化。在成都被打女司机事件之中,新闻报道强调“成都市锦江区娇子立交一十字路口处,一男性司机开车逼停一女性司机,并在下车后将女司机从驾驶室内暴力拉下车,开始了长达几十秒的拳打脚踢。”[4]“女司机”一向是个热门话题,这起男司机暴打女司机事件,最初引发舆论关注的是男司机下手之狠毒,人们对女司机大都报之以同情。然而在48小时之后舆论发生了逆转,当打人者的行车记录仪视频被曝光之后,舆论开始谴责女司机开车不守规矩,并将女司机与马路杀手直接联系起来,甚至不少网民为这件暴力事件拍手叫好。在这起事件之中,这位女司机成为最大的受害者,而“女司机”这个词也因此发酵,贴上“不守规矩”“马路杀手”等标签,引起更多网民吐槽甚至谩骂。
大众对“女司机”这一群体形成的刻板印象,大众媒体在其中的作用难辞其咎。前文谈到了大众接触到的信息环境是媒体营造出来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真实的环境,“女司机”“城管”“医生”这类表述是媒介建构的产物,是媒介选择式呈现的结果,作为媒介文本建构对象的“女司机”等群体与实际生活中的“女司机”群体有很大的差异性。这会造成大众对某一群体形成印象而忽略其个性的差异。李普曼认为,“公认的典型、流行的样板和标准的见解,都会在人们接受信息的过程中产生阻碍作用。”[5]
(二)从被打女司机舆论逆转到“女司机”污名化
在成都被打女司机48小时之后,舆论发生了逆转。有网友对这名女司机进行了人肉搜索,该女司机的家庭状况,甚至开房记录等个人隐私被曝光,随之而来的是众多网友对其进行调侃、谩骂,也将“女司机”这一群体污名化。媒体在对某一群体进行报道之时,以刻板印象为基础的标签式舆论,经常存在污名化的情况,包括 “官员”“城管”“女司机”等。这些群体被贴上负面标签,新闻报道中一旦出现这类群体并接二连三的累积报道之时,受众经常站在受害者的一方,而贴上这类标签的群体则在一定程度上被“丑化”,当事件形成较大的舆论之势,人们一般不再追究事件的本质,而是借此机会宣泄自己不满的情绪。
二、新闻报道中刻板印象的强化机制
在如今这个信息前所未有的开放时代,受众了解外界信息的方式主要是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所营造的信息环境影响受众的认知,拟态环境的环境化使受众以媒介呈现的图景作为认知及行为的依据。一方面,在传播过程当中,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它让受众在接受某一事物减少其解码费力程度,所以新闻报道当中的刻板印象有相当大的认可度。另一方面,在这个“眼球经济”的时代,“狗咬人”的新闻已经激发不了大众的兴趣,有的媒体为了博得眼球,会对某些群体进行夸大化、煽情化的新闻报道。
在成都被打女司机事件当中,新闻报道出现“逆转”,这与记者在采访时获取信息不完整、不充分有极大的关系,同时新闻记者在报道当中也带有明显的感情倾向,进行选择性报道,让这件事情朝着更恶劣的方向发展。具体而言,新闻报道中的刻板印象的强化机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媒体营造的拟态环境影响大众的认知,进而影响到大众的行为,成都被打女司机事件演变成一起网络暴力事件,这与大众媒体的信息报道有着必然的关系。这起事件之中,有网友对打人这一暴力行为欢呼叫好,也有网友对受害者进行人身攻击与谩骂,形成一种“偏激共振”。这不仅会带来恶劣的社会影响,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损害媒介公信力。另一方面,新媒体技术赋予大众拥有公开表达自己意见的能力和机会,大众可以对事件施加舆论的影响,我们称之为“离线介入”。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离线介入”在处理不当之时往往会引发网络暴力,在讨论议题的过程之中,由于获得的信息不充分,其言论和行为会出现无序、混乱的状况;甚至左右司法公正,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入网络时代以来,在每一起重大刑事案件背后,几乎都可以听到各种汹涌的“民意”表达。”[3]“而民意则是有起有伏的,是弹性的,有弹性的尺度必然会影响司法判决的公正性。”[6]
三、如何消除新闻报道中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这也直接影响到大众的价值判断。对某些群体标签化、脸谱化、污名化,对某一群体、某些事件形成认知偏差,不仅对这些群体造成伤害,也是社会价值观的扭曲表现,于人于社会的健康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标签式的舆论带来新闻报道的模式化,是大众对某一群体某一事件形成极端化的判断,将非理性因素推向舆论的制高点,新闻失实则会引发更多的社会矛盾。如何消除新闻报道中的刻板印象,实现“理性共鸣”,是需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一是受众要理性思考。从信息受传者——大众入手,大众在接受信息、对信息进行解码时,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结构、个人经验与能力对事件进行判断,不要盲目地接受信息,甘愿当媒体的“靶子”。受众要理性思考,不做人云亦云的“键盘侠”。
二是媒体要严格自律。群体的刻板印象以及污名化问题,是媒体长期以来的报道的累积效果,媒体在报道过程中有自身的立场,选择报道哪些内容不报道哪些内容,怎么报道等都会影响大众的价值判断。媒体掌握着公众话语权,在新闻报道中,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客观、公正报道新闻,以强化媒介的公信力,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功效。
三是要形成媒介批评机制。“要立足新闻传媒的公共性,实现新闻传媒的社会公器使命,就要进行适当的媒介批评来防止新闻传媒偏离专业主义的轨道,真正实现公平、公正的报道,消除新闻文本中所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歧视现象。”[7]
总之,新闻报道中的刻板印象容易带来认知上的偏差,误导公众形成偏见,要避免这类现象的产生,大众媒体和受众都要做出努力与改变,特别是媒体人要树立正确的舆论观,保持对新闻的敬畏。
参考文献:
[1]刘晓红,卜卫.大众传播心理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2]刘京林.新闻心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3]吴柳林,王成飞.浅析新闻传播中标签式舆论的刻板印象[J].编辑之友,2013(11).
[4]四川新闻网[EB/OL].http://scnews.newssc.org/system/20150503/000560535.html.
[5](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6]童玲,解伟.社会舆论对司法公正的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2010(12).
[7]傅茜.新闻文本歧视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0.
(作者系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06-2-00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