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聆听
--打开音乐殿堂的金钥匙

2016-03-01钟立宁

关键词:聆听声势音乐

钟立宁

(大连软件园双语学校 辽宁大连 116023)



聆听
--打开音乐殿堂的金钥匙

钟立宁

(大连软件园双语学校 辽宁大连 116023)

摘 要:我们的身边,音乐无处不在。从音乐中,我们能感受到别人表达的情感;在音乐中,我们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由此,我们不但可以选择欣赏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更要通过学习来了解、感受更多有艺术美感的音乐。在现阶段初中的音乐教学课程中主要有三个领域:音乐聆听、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我认为,无论在哪一个教学领域、用哪一种教学方法、选取哪些教学内容,与之相关的一切的音乐教学活动的核心,主要是音乐要素的挖掘,即充分体验音乐要素在作品中的作用。然而,十年的教学经验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想让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感悟音乐艺术的真谛,聆听才是那把真正打开音乐殿堂的金钥匙。

关键词:音乐 聆听 生活 声势

聆听是音乐教学、音乐欣赏的主要途径,是对作品分析 、鉴赏的必经之路。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通过对不同音乐作品的聆听,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演唱作品的表演能力以及终生渴望欣赏美好音乐的情感,使他们的心灵终生与音乐息息相通。聆听便是打开音乐殿堂之门的一把钥匙,

一、学会聆听,培养音乐的耳朵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是声波作用于听觉器官,使其感受细胞兴奋并引起听神经的冲动发放传入信息,经各级听觉中枢分析后引起的感觉。按理说,人只要有健全的听觉,就能够听音乐,但人仅有健全的听觉,却不一定能听懂音乐。马克思说:“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是没有意义。”古人云“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如果想通过聆听深刻感受、体验、理解音乐,就需要具备“音乐的耳朵”。“音乐的耳朵”是要通过培养训练才能获得的。

在最初的教学中,我非常重视音乐要素的挖掘,我将常用的音乐要素分为三对加三个,节拍、节奏;速度、力度;音色、音区;旋律、和声、调。这样分是为了方便学生记忆,三对中没有联系,但有相同的字,可以帮助学生记住这个名词。听得出节拍、节奏,就容易掌握作品的风格;感受到速度和力度,就能很好体会情感的变化,以产生心灵的共鸣;了解了乐器组,就一定听得出音色的变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音乐画面的变化……我以为这样学生一定能掌握音乐要素。可几节课下来,他们并不能清晰完整地听出一个作品的节拍或是一个小节的节奏,甚至《卡门》中第二插部C段的旋律伴随渐强升高八度也需要我的手势配合音乐反复听三次才能听出来,由此我发现,是我忽略了更为基础的“听觉”的教学,音乐要素也是要“听”出来的,除此别无它法。当然,音乐要素的掌握与听觉的提高是相辅相承的,了解了音乐要素,学生们会具有更敏锐的听觉感知能力,由此而展开的实践和体验,会带领学生逐步感受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使转瞬即逝的音乐给他们留下鲜明而又深刻的印象。

二、音乐来源于生活

当我的教学思路由对“音乐要素”的挖掘到了“听觉”,我又发现,听觉的培养也是要有基础的。在一堂西北民歌的欣赏课上,我发现学生们在忍不住偷笑,有时更是放声大笑,当我再解释音乐时,似乎学生们与音乐的隔阂已产生,很难拉近。经过思考我发现,是因为这样的音乐的确离学生们的生活很遥远,远到他们无法了解与理解当地民俗民风所产生的民歌。由此,我深深地理解了“音乐来源于生活”的真谛。在以后的教学中,遇到风格鲜明或是地域特点浓郁的音乐时,我会先从现实生活与当地民俗民风着手,使得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历和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了解甚至理解地域文化建立起来的音乐风格。由此,学生们容易产生一些听觉上的期待。当他们再听到音乐时,心里就不会产生疏远的感受,甚至会设身处地地去“创造”聆听音乐的情景,从而产生美感。

有一家报纸曾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一位家长请音乐家庭教师给他的孩子上“音乐欣赏”课。音乐教师上的第一节课便是欣赏圣·桑的《动物狂欢节》。当听到组曲中的第二段小曲——《母鸡和公鸡》中那一片此起彼伏的鸡鸣声时,老师激动地说:“你听,这一段是描绘母鸡和公鸡的叫声,多么形象啊!”岂料,孩子的一个问题让这位音乐教师惊讶万分:“老师,鸡会叫吗?它们是怎样叫的呢?”孩子或许没有真正听到过现实生活中鸡的叫声,这样又怎能从音乐中听出鸡的叫声呢?又怎能为音乐所动,感受到用音乐描绘生活的美妙呢?由此可见,音乐来源于生活,有了生活的感受,听觉才会从音乐中感受到更真实的情感,才能体会到音乐的艺术美感,从而更近一步迈向音乐的殿堂。

三、借声势之手,助聆听之梦

声势,是指将身体当作一件乐器(打击乐器),用拍击不同的身体部位发出不同的声响组成节奏组合演奏。意大利著名儿童教育家蒙特梭利从孩子的视角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听到,但随后就忘了;我看到也就记得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请帮助我,让我自己做。”瑞士音乐家、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本身离不开律动。从事音乐教育的德国音乐家奥尔夫也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动脑、动手、动脚,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现音乐。不言而喻的是:无论哪种律动都必须通过聆听才能完成,而在这一过程中,在律动进行的同时,聆听的能力也早已得到充分的提高。这在我的教学过程中也深有感受。

如《雷鸣电闪波尔卡》一课,A段的a主题有一小节是这样的6 06 6 06|6 ,看似简单的节奏,让学生们拍手演奏时却不容易整齐,经过几次练习,终于整齐了,继而大家发现如果是渐强会更好,更符合音乐的情绪状态;当我们经过几次声势练习而再次只用耳朵聆听时,带有休止符的同音反复的推动力,正撼动我们欣赏音乐的心灵,由此而产生情感的共鸣,让我们享受到了音乐艺术的美感。同样道理,无论是节拍、节奏、速度、力度、音色、音区或是其它的音乐要素,只要是学生通过声势真正实践并体验过,聆听的耳朵都会有更好的听辨力与感知力。我想我们与音乐殿堂真的越来越近了。

音乐是美好的,当我们有了会听音乐的耳朵,我们能通过聆听感受到音乐表达的情感并与之产生共鸣;当我们有了更多的对生活的了解和热爱,我们能通过聆听音乐感受到丰富的生活画面,仿佛置身其中;当我们借助了声势的力量让听觉变得更敏锐,聆听使我们真正感受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听是自由的翅膀,是思想的翅膀和心灵的翅膀,我要坚定我的信念,愿我的认识和思考能助我的学生们羽翼丰满,在音乐的世界里自由翱翔!

猜你喜欢

聆听声势音乐
雷声与闪电
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浅议
积极统筹协调,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提高学生音乐鉴赏力的有效途径
音乐
运用“稳定拍声势”突破歌曲难点实验研究
喧嚣时代如何学会“聆听”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