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厦门社区书院国学教育现状与对策探析

2016-03-01王元珍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书院厦门国学

王元珍

厦门社区书院国学教育现状与对策探析

王元珍

(厦门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4)

对厦门市社区书院总部和各区重点打造的社区书院的总体调研发现,厦门社区书院国学教育开展情况不均衡,缺乏明确的目标定位,师资薄弱,教学规范性不足,社区居民对国学教育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对厦门本土历史文化的宣传欠缺。将国学纳入社区书院教育内容体系,加强书院国学师资队伍建设,传承厦门书院传统,弘扬传统文化精华,有助于社区书院国学教育的进一步规范和加强。

厦门;社区书院;国学教育

国学,即中国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助推核心价值观践行的重要载体,以传承和弘扬国学文化为核心目标的各类书院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推动,各地纷纷通过书院与公共图书馆、学校、社区的整合,结合民族文化精神和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化育人作用。可以说,国学融入社区、社会教育,已成为各地政府与民间社会的共识。

为了进一步推进“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发展规划,也为了“顺应居民群众深度参与共同缔造行动的新形势、满足居民群众提升文化修养的新要求和新老居民融入融合、共建共享的新期待”[1], 2015年厦门市委、市政府将建设社区书院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在全市布局和规划建设社区书院,力图通过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多方合力,把社区书院建设成“有品质、有特色、有活力、有实效”的精神文化阵地和“共同学习成长、居民协商议事、培育共同精神的载体”[2]。自2015年6月厦门市首家社区书院——翔安云头书院挂牌成立以来,目前全市已建成市级社区书院总部和各区重点打造的25家社区书院,对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尤其在国学教育和传播方面,社区书院自主探索社区国学教育的方式方法,取得了初步成效。总结厦门社区书院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间教育和传播方面所取得的经验成果,探究影响社区书院国学教育的制约性因素,提出加强社区书院国学教育的对策建议,对新时期社区文化建设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间传承具有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社区书院开展国学教育的必要性

书院之名始于唐朝。作为中国古代独特的文化教育机构和学术思想的大本营,书院在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方面创造了辉煌成就,在中国古代文化史、教育史、学术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清朝末年,因应世界形势和国内变革的要求,全国书院改为大、中、小三级学堂,传统书院就此终结。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综合国力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增强,以“国学热”为标志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日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与此同时,书院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象征重新进入大众视野。进入21世纪,全国各地除了复建的传统书院,“新建书院至少在500所以上”[3]。书院复兴,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承和创造性发展。

厦门历史上曾有过有许多书院,它们一方面为科举制度服务,在满足士子求学需要的同时,为国家与社会培养了大量人才;另一方面,书院开展文化教育,传授道德知识,极大促进了厦门地区文教事业的发展。近年,厦门市政府、文化组织、民间团体积极修复传统书院,创建新型书院,其中,修复的传统书院有文公书院、同文书院、舫山书院、凤山书院,新建书院有筼筜书院、杏林书院、朱子书院等。把建设社区书院作为基层社区治理的新平台,既是厦门经济社会发展现阶段上的新要求,也是国学和书院复兴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生命力的具体体现。考察当下书院的运营情况,不难发现,不论是复建的传统书院,还是新建的现代书院,几乎所有书院都以弘扬国学作为自己的目标内容。书院的历史和当代书院国学教育教学的实践已表明,国学中的文化精华,可以发挥人文教化和精神引领的作用,社区书院开展国学教育是必要的。

(一)传承书院传统,延续书院文脉,社区书院离不开国学文化的滋养

社区书院以“书院”之名,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培育共同精神、促进居民群众共同学习成长等使命和任务,体现了传统书院文化在当下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新时期社区教育和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创新。然而,任何创新都离不开历史的传承,“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4]163。书院作为中国传统教育的一大特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成果,历来主张“‘传道而济斯民’,将儒家的‘道’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和追求目标”[5]35,其“以道为核心的人文精神”[5]36,自古以来就是书院精神的核心内涵。虽然与传统书院重在培养士子学人的精英教育相区别,社区书院关注大众化的精神文化生活,但是,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孝、忠、庄、俭、和、悌、义等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不单是传统书院彰显人文精神的重要维度,同时也是当代社会重构价值理念,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源泉。社区书院作为社区教育、社区治理的创新性平台,是中国书院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个创造性发展,它不可能也不应该游离于书院文化和书院历史之外。社区书院开展国学教育,是对传统书院精神文脉的创新性传承,有利于培育社区书院文化氛围和人文内涵。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居民共同精神”的目标宗旨,决定了社区书院国学教育不可或缺

习近平同志说:“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4]164社区书院要实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居民共同精神”的目标,就必须将国学教育纳入书院教育内容体系。从社区书院现有的课程和举办的活动情况看,它与职工大学、业余大学、老年大学等既有的成人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包含一定层次的技能教育功能,但更侧重于居民共同精神的培养。事实上,也正是居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更高要求催生了社区书院,而目前不少社区书院由居民自发组织的国学经典讲堂、亲子国学课程等国学教育实践,充分说明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和社区书院开展国学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

(三)国学和国学教育为社区书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和可靠的文化支持

社区书院不是盈利性机构,其能否实现作为“共同学习成长的课堂、居民协商议事的平台、培育共同精神的载体”的功能,成为社区居民的精神家园,归根到底主要不是依靠物质性因素,也不可能完全依靠物质性因素。换言之,它的存在和发展有赖于自身所提供的被居民群众广泛认可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精神文化。纵观人类历史,虽然“每个时代的人们感受的时代精神是不同的,但一个成熟稳定的民族,无论走过多少风雨坎坷,都会尽可能保留其最基本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精神。”[6]近代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经历了新文化运动和新中国成立后较长时间的否定和批判,再到习近平同志多次重要讲话强调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性,其曲折发展和在当下所呈现出来的重复走向,一方面昭示了历史的客观必然性,另一方面表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同样伟大,同样重要。社区书院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物质基础和物质保障,需要开展富于时代特征的精神文化活动,还需要通过国学和国学教育为居民群众提供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滋养。事实上,也只有时代精神和文化传统的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社区书院才能够获得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必要和可靠的文化支持。

二、当前厦门社区书院国学教育基本情况

从目前社区书院总部的课程规划看,国学教育虽然并未作为专门指定的课程纳入其中,但基层社区书院、社区居民自主探索国学教育的内容、路径、方式,并取得初步的经验和成效。如:有的书院开设中华传统文化讲座,将国画、书法和历史文化作为社区常设讲堂的授课内容;有的书院注重书院文化氛围的布置和营造,将孔子、朱子像和国学经典名句作为讲台背景或书院其他景观;有的书院结合社区乡俗民情,通过追溯本源,打造集体乡愁场所,展现乡风民俗和乡村文化传承;有的书院开办亲子国学课程,吸引和带动社区居民走进书院了解国学、学习国学。社区书院在国学教育方面的探索,得到社区居民的普遍欢迎。但由于社区书院建设时间短、国学师资匮缺、国学教育经验不足等原因,当前我市社区书院国学教育在统筹布局、目标定位、贴近群众、突出本土国学资源优势等方面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与完善。主要体现在:

(一)国学教育开展情况不均衡

全市各区社区书院国学教育情况不一。如:海沧区制定了社区书院建设实施方案,多管齐下,积极开展社区国学教育,不仅区级社区书院指导中心把“国学经典”列入常设讲堂,基层社区书院在布置和营造国学文化氛围、举办国学讲座、开设亲子国学课程等方面成效显著。湖里区编制《湖里区亲子国学读本》,并在亲子国学教育方面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思明区基层社区书院开展以国画、书法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文化课程,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然而,就全市范围看,仍有不少社区书院虽有开展国学教育的计划,但缺乏具体的实施方案。

(二)国学教育缺乏明确的目标定位,师资薄弱,教学规范性不足

由于书院总部对国学教育没有明确规定,使得基层社区书院国学教育的内容、目标缺乏必要的规范和指导,不同书院国学教育的内容、形式各有不同。以亲子国学课程为例,除了湖里区有自编教材外,其他社区书院国学教材基本上是讲课的志愿者教师个人推荐,讲课教师则多由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学生家长担任。由于许多讲课教师国学学科背景、自身素质条件和相关培训不足,教学中难免出现对经典的误读、误解、偏差和不加甄别的泥古、复古等问题。以《弟子规》为例,目前我市不少社区书院开展《弟子规》教育。由清代秀才李毓秀所作的《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其中既有可继承的内容,又有需要摒弃的糟粕,如:“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等主张是落后生产力和专制文化的产物,这就要求讲课教师需要具备相应的历史文化素养和辨识批判能力。从调查情况看,社区书院现有的国学师资与国学教育的客观要求之间显然存在较大差距。

(三)社区居民对国学教育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

由于国学教育在我国教育体制中缺位多年,也由于书院国学讲座多重理论阐述,较少贴近百姓生活等原因,社区居民对什么是国学,为什么要学国学认知不足,由此造成居民对国学教育兴趣不大、听众不多和书院国学教育效果不彰等问题,有的书院甚至出现专家好请,听众难求的现象。目前社区书院国学讲座听众多以老年人为主,中青年少有参与其中,许多居民把书院的讲座、活动作为上级指派的任务,有的讲座甚至需要一定的物质鼓励才能吸引听众。

(四)厦门本土历史文化资源的展示和宣传有待加强

社区书院在结合厦门和社区自身历史文化传统开辟特色讲堂,增进社区居民的身份和文化认同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尝试。如:黄庄社区凤山书院开辟了黄庄历史讲堂;兴旺社区书院利用闽台合作优势,开设闽南文化课程和两岸公益讲堂;洪塘社区书院则以“立足本土化,打造最具乡情特色书院”为目标,通过展乡情,亮家训,营造闽南古韵氛围,传承传统文化;云头社区书院开设本土礼俗、马塘精神课程等。可以说,社区书院关于传统文化的教育大多关照到本土文化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厦门历史和文化特色。但是,就厦门本土有代表性的突出历史文化而言,有关吴夲、苏颂、朱熹等历史名人及其贡献作用的介绍和宣传不足。以朱熹为例,蔡尚思评价说:“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南宋以降,朱熹与孔子比肩并立,尤其是朱熹对书院文化贡献巨大,影响卓著。与朱熹相比,在书院建设方面,历代思想家无人能出其右。同安是朱子首仕之地。朱熹主簿同安四年,经历了思想上“逃禅归儒”的转型,同安也由此被看成是朱子学的开宗之地[7]。明清之际,朱子思想远播海外,尤其是东亚各国。然而,在厦门,知道朱熹和朱子思想精华的人并不多。目前,朱熹的形象塑造、宣传力度、在厦门市民中的知名度与朱子思想在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并不相称。

三、社区书院加强国学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从社区书院的功能定位和课程设置上,明确将国学纳入社区书院教育内容体系

1.明确国学课程的功能定位,在社区书院的“功能定位”中,增补国学教育内容。由于基层社区书院的课程设置和文化活动,多依据社区书院总部设定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及“功能定位”开展,因此有必要在“共同学习成长的课堂”这一功能上,增补“国学”内容,即“通过国学和其他多元化的课程教育体系,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对于国学教育进行明确定位,可以增进基层社区书院和居民群众进一步认识国学和国学教育的重要性。

2.推广亲子国学课堂,培养社区居民对国学的兴趣和爱好。近年由于“国学热”的持续升温和教育部明文规定要在中小学课程中增加传统文化内容,也由于民间学者推动的提倡“重在身体力行”的国学经典教育对亲少年行为举止发挥了较为有效的规范和教化作用,越来越多的家长出于对孩子学业和心灵成长的关心开始关注传统文化。社区书院举办亲子国学课堂既可顺应社会需求,同时也要带动家长“身体力行”参与其中,共同学习、体认优秀文化传统。

3.编制社区书院国学教材,加强社区国学教育的内容规范。市社区书院总部可以组织专家团队,在《湖里区亲子国学读本》的基础上,结合厦门历史文化资源,编制《厦门市社区书院亲子国学读本》,推进社区国学教育的规范化开展。

(二)建立书院国学教师培育制度,加强书院国学师资队伍建设

1.总部牵头,建立书院国学师资培训机制。对于传统文化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这就要求国学教师需要具备相应的国学文化基础和辨识判断能力。目前社区书院国学教师紧缺,以全市未来3年内将建成500个社区书院计,合格的国学教师缺口较大,有必要由政府或书院总部牵头,建立书院国学师资队伍培育机制,为社区书院培养和输送合格的国学教师。

2.依托高校,发挥高校在社区书院国学教育中的示范和师资培育作用。高校在社区书院国学教育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一是发挥高校学术和教育教学优势,开展社区书院国学师资培训工作;二是高校国学领域专家学者应走进社区,面向社区居民定点定时开课,为社区书院国学教育提供持续和可靠的条件保证。在专家学者服务社会方面,山东尼山书院的经验值得借鉴。近年,尼山书院联合山东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专家学者,推出“图书馆+书院”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在山东省各地市设立城乡国学大讲堂,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成果显著,值得借鉴。

3.广泛动员,培育书院国学教师志愿服务队伍。通过宣传和动员,吸纳教育工作者、国学爱好者、在校大学生和其他社区居民通过培训,加入书院国学教师志愿服务队伍,解决社区书院国学教育师资不足的问题。

(三)结合本土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厦门书院传统,弘扬传统文化精华

1.开辟厦门历史文化讲坛,宣讲厦门故事。厦门历史文化既包含与厦门相关的历史名人,如朱熹、吴夲、苏颂,以及郑成功、陈化成、林语堂、陈嘉庚、马约翰、林巧稚等;还包括厦门作为福建第三大岛古往今来的历史变迁和东西文明交互发展的历史演进。社区书院可以组织厦门文史专家,开辟历史文化讲坛等阵地,宣讲厦门历史故事,进一步提高市民的城市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培育共同精神。

2.宣传朱熹思想精华,开展家风家训教育。厦门历史上杰出历史人物的思想精华、家风家训,对社区文化建设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具有示范价值和教育意义。《朱熹家训》是朱熹晚年留给后世子孙的一篇著名家训,体现了朱熹理学思想在日用伦常中的实践应用。全文短短317个字,阐述了个人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勾勒出人之所以为人的道德底线。社区书院可以把《朱熹家训》作为家风家训教育的内容,引导居民了解和体认《朱熹家训》的朴素内涵,传承传统家庭美德,共树良好家庭风气。

3.传承厦门书院传统,开展书院文化宣传和旅游活动。传统书院大多远离尘嚣,环境优美,人文历史悠久,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随着书院复兴,书院旅游渐成风气。近年我省南平、尤溪等地,结合朱子文化建设,开辟了书院游学之旅。建议厦门市级社区书院总部整合复建的文公书院、舫山书院、同文书院等传统书院和新建的筼筜书院、朱子书院、希元书院等书院文化资源,开展书院文化旅游活动,引导市民通过书院文化旅游,了解书院文化传统,增进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从而达到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市民文化品味和人文素养,夯实社区治理的人文基础的目的。

四、结语

习近平同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说:“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8]社区书院是我国书院文化在当代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一个具体表现。社区书院国学教育正是通过内容、方式的创新性传承和创造性发展,起到连接传统与现代进而确保书院文脉薪火相传的作用。与此同时,作为社区治理的新模式,社区书院更承载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培育共同精神的现实使命。社区书院国学教育的实践探索,是厦门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方式和培育共同精神的重要路径。社区书院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国学教育,不仅需要从社区书院的功能定位和课程设置上明确把国学纳入社区书院课程体系,需要建立书院国学师资培训制度以规范书院国学教育内容和国学师资队伍,还需要传承厦门书院传统,发挥厦门本土国学资源优势。此外,关于如何汲取传统文化精华,使国学教育贴近居民生活,增进居民群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进而引领居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等问题,还有待于未来更为深入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

[1]苏爽.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凝心聚力[EB/OL].(2015-09-29)[2016-06-28].http://www.taihainet.com/news/xmnews/gqbd/2015-09-29/1538116.html.

[2]杨珊珊,廖丽萍. 厦门社区书院:培育居民共同精神[N/OL].福建日报,2016-04-12(13)[2016-07-15].http://fjrb.fjsen.com/fjrb/html/2016-04/12/content_917130.htm?div=-1.

[3]邓洪波.中国书院史[M]. 增订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666.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5:163-164.

[5]朱汉民.书院精神与儒家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5-36.

[6]赵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C]//王杰.领导干部国学课二十五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48.[7]颜立水.朱熹在同安[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8:2.

[8]习近平.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全文)[EB/OL]. (2014-03-28)[2016-06-15].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14-03/28/c_119982831_3.htm.

(责任编辑 马 诚)

Present and Future of Sinology Education inCommunity College in Xiamen

WANG Yuanzhen

(School of Morxism,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Xiamen 361024,China)

Research of community colleges at municipal and district levels of Xiamen has revealed that Sinology education promoting is weak in some parts of the area,its goals are vague,qualified teachers insufficient,standards and norms for teaching poorly-developed,local citizens have little interest and limited enthusiasm to sinology,and the local history and culture needs more promot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Sinology be included in the regular curriculum of community colleges,more and better instructors developed,and standards and norms for Sinology education built to inherit the fine tradition of enhancing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community colleges.

Xiamen;community College;Sinology education

2016-08-26

2016-12-10

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FJ2015JDZ041);厦门市社会科学调研立项课题(厦社科研[2016]C03)

王元珍(1968-),女,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国学教育与传播。E-mail:yzwang@xmut.edu.cn

G127.57

A

1673-4432(2016)06-0076-05

猜你喜欢

书院厦门国学
厦门正新
“垂”改成“掉”,好不好?
朵云书院黄岩店
宁波大爱书院样板间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偶”遇厦门
白鹿洞书院记
厦门猫街
食在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