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角色变化的反思与教师形象的确立※
2016-03-01沈喜云
沈喜云
(兰州城市学院 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教师角色变化的反思与教师形象的确立※
沈喜云
(兰州城市学院教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对教师角色的审视有助于教师形象的确立。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隐喻性的教师角色在淡化,工具化教师角色遭到不断批判,专业性教师角色正在逐步确立,而教师作为公共知识分子是期待中的角色。由于教师角色的多样性和综合性,教师形象的确立对教师身份认同和价值实现更有意义。教师应是一个知识形象、专业形象和示范者形象。
教师角色;教师形象;反思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已成为共识。要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学生学会学习与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真正实现教育目的,核心在于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也在于教师对自身角色的正确认识与定位,因为教师是一个角色概念。但在现实中,对教师赋予角色的多重与矛盾,容易使教师迷失自我。从听腻了的隐喻:“蜡烛”“春蚕”“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梯”和“铺路石”等,到传统观念中“知识的传授者”“文化的传播者”,再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提出的“知识导航者”“旗帜”“平等中的首席”等等。世界上恐怕再没有什么职业像教师这样被赋予如此多且不断变化的角色。社会的期望与自身对自己扮演角色的认同,深刻地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审视教师角色,认同和确立自身角色,有助于教师更好实现自我价值。
一、隐喻性的教师角色在淡化
关于教师角色,我们最为熟知便是不同时代赋予教师的隐喻:“蜡烛”“春蚕”“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严父”“慈母”等等。这些隐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不同时代社会对教师的期待和评价,也是教师生存状态与形象的真实写照。“蜡烛”“春蚕”“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这些隐喻在上世纪80、90年代流行最广。80年代后期我国出现了“教育危机”,教师待遇低下,生活困难。教师队伍流失严重,学生高考填报志愿时都不愿报考师范类院校,怕毕业后当老师。当时全国教师月工资平均水平排在国民经济十二个行业职工工资的倒数第三,远低于全国城镇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在国际水平上比较,中国教师工资收入指数只是同档次发展中国家的1/4,不到印度的1/2。在人们的观念中,教师是一种清贫的职业,对教师的期望是奉献、坚守。“蜡烛”“春蚕”“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些极尽赞美之词的隐喻给教师的职业戴上了美丽的光环,肯定了教师无私奉献和敬业精神,表达了人们对长年累月默默辛勤耕耘,为培养下一代倾注了自己全部心血的教师的赞美情感,但同时也反映了教师的一种“无我”的生存状态。另外“蜡烛”“春蚕”“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些隐喻也包含着丰富的教育内涵,反映着当时人们认同的教育理念,教师从事教育的目的是塑造学生的灵魂,那么教师就必须是道德楷模、行为表率,几乎将教师抽象成一个“圣人”形象。这种将教师角色“神圣化”隐喻,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社会对教师极高的期待与教师捉襟见肘的窘状对比明显,造成了教师一味顺从社会期望,将其作为巨大的包袱背在身上,有些教师因道德绑架成了悲情角色。
随着时代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特别是教师的待遇、社会地位逐步改善,“蜡烛”“春蚕”“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隐喻蕴含的教育理念已不符合时代要求,教师角色不是简单的春蚕,一味奉献,当然更不是蜡烛,自我牺牲和毁灭。把教师比作“工程师”的模式化、机械化和划一性的育人理念,与人本身发展的复杂性、差异性和丰富多彩的特点是矛盾的,所以这个隐喻也欠当。同时人们关于教师角色的隐喻加强了教师对自身身份的认定,给教师行为的暗示,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无形中表现出来。在学生面前保持威严的形象,放不下架子,在课堂上一副高高在上教化人的姿态。因隐喻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为了更好理解教师的作用,人们一直热衷于不断寻找贴切的比喻来描述教师的角色,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提出了“旗帜”“平等中的首席”等隐喻。但隐喻也有意义不确定、解释多元、边界不清楚、情感卷入等特点。随着人们对教师角色认识的丰富深刻,教师隐喻性角色正在逐渐淡化。
二、被批判的工具化教师角色
虽然从学校产生开始,传授知识就是教师工作的主要内容。但教育的功能除了教人以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人以做人的道理。在长期唯考试导向的教育体制中,教师的作用逐渐窄化为唯一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教学就是简单的知识教授和接受,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学内容围绕考试来确定,把学生培养成只知道应试的机器,教师只不过是帮助学生应试的工具。这种以学科为本,只以掌握知识为唯一目标的教育,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导致青少年在公民素质和为人处事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学业和升学的重负和压力使孩子们甚至产生了心理上的扭曲,道德上的沦丧,酿成了不少悲剧。这种以应试为目标的教育虽然学生一时在文化课上取得了不错成绩,但学生爱好、兴趣、特长都被忽略了,求知欲、好奇心、创新精神均被不同程度地扼杀。把教育等于教书,教师就成了“教书匠”。工具化的教师角色使教师的工作被简化为执行,教师只管教书不管育人,教学技能不断退化,工作过程远离思考和反省,把学习和课堂教学变成例行公事。学生本该有的批判意识和创造性也会被压抑、泯灭,被塑造成听话的、顺从的、安静的、畏首畏尾的个体。所以教师不能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对学生品德、个性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教师的角色仅仅是知识的传授,那么可能如有人所说那样:网络兴起后,各种文化的迅速普及,敲响了教师时代的丧钟。因为,就传递确定的知识而言,教师并不比网络更能干;就想象新的招数或新的游戏而言,教师也不比跨学科集体更可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这种单一僵硬的角色进行了深刻批判。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有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是站在一边的引导者,而不是舞台上的操纵者。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从学科本位到以学生为本转变,强调能力培养,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终身学习。
三、专业性教师角色正在逐步确立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教育规模扩张的同时,人们对教育质量提升的诉求越来越高,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具备多种能力,除了具备学科教学、班级管理能力外,还得有校本课程开发能力、行动研究能力、交流合作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等。而这些能力仅靠职前教育无法满足要求,必须作持续专业成长,方能胜任。
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文件,首次把教师教育工作规定为专门的职业,它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持续的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确立了教师具有专业的地位,纠正了以往仅仅视教师为知识的传授者的观点。把教师工作视为专业性工作是满足社会发展要求,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教师地位和职业声望的关键。本世纪之初,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深入,教师们认识到自己地位的提升,尊严感的获得,只有靠自身努力,使自己的工作具有不可替代性,成为一门专门的职业,才能摆脱工匠的地位。
学习、反思、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渠道。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知识,以适应时代的变化。没有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与变革,很难有我们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如随着特殊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特殊儿童的安置形式也从隔离、封闭的特殊教育学校向融合的安置形式发展,随班就读的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普通学校的教师也要具备特殊教育知识技能,掌握了这些知识技能,才能鉴别课堂上哪些是有特殊教育的儿童,并对他们给予正确的指导。在教师专业发展中,人们特别重视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表现出来的实践性知识,因为教师的实践具有反思性,视反思性为教师专业性的标志性特征。优秀的教师必须是反思型教师,教师通过反思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否则二十年的教学只不过是一年经验的重复。同时教师作为研究者,要研究学生、教育规律、方法、措施和效果,研究自己的专业。对教师来说,在课程中做研究,在行动中研究,是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利于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不再是传统课堂教学中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角色,而是集教学、学习、研究于一身的多种身份的实践者。
与医生、律师等成熟专业相比,教师虽然仍被视为准专业或半专业,但无论是准专业还是半专业,教师的专业性角色正在确立。
四、教师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期待
《社会学百科词典》认为知识分子是“有一定文化科学知识,以依靠脑力劳动获取报酬为其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阶层。如科学技术工作者、医生、教师、记者、文艺工作者等。”教师作为知识分子,在教师专业化背景下专业性特征得到强化,但专业增权导致技能化或技术化成为教师的专业追求,教师思想性和公共特征却弱化或丧失。在高度专业分化的时代,人们通常在知识分子前面加上“公共”二字,即指超越自己的专业领域,关注社会生活,在公共领域发表言论的,才能成为知识分子。事实上,中西方教师在这方面是有传统的。我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士”的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军可以多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坚持真理,坚守独立人格的品质。另一方面是“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以天下为己任”的对民族、国家高度的责任感,担当精神。西方知识分子则崇尚理性,追求真知,具有批判精神,注重在公共领域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柏拉图心目中的理想教师,除了善用教学方法外,也应与学生情感交融,陶冶学生健全人格,最后更宜走入社会,走入群众,进行文化批判与社会启蒙,使社会发展更臻健全。当代批判教育学代表人物亨利·A.吉鲁认为教师作为知识分子要担负起公民和学者的责任,采取批判的立场,使自己的工作与更广泛的社会问题联系起来,给学生提供知识并就紧迫的社会问题进行辩论和对话,提供条件让学生满怀希望,并相信公民生活至关重要。新课程强调学校和社区的互动,教师不仅仅是学校的一员,而是整个社区的一员,是整个社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共建者,也是整个社区公共领域的主要话语者。教师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期待,突破了教师职业单一的专业主义取向,有助于教师个体生命的觉醒,实现改变社会的担当与责任。
五、教师形象的确立
由于教师角色的多样性和综合性,教师形象的确立对教师身份认同和价值实现更有意义。
教师首先是一个知识形象。他们富有知识,不盲从,也不偏见,有批判精神,更要敢于超越自我和自我实现。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健康全面发展的同时,还要关心社会的进步,不躲在象牙塔里,要不断地追求和实现自身价值,不是只具有教学技能的“教书匠”。教师作为知识拥有者,知识启迪者,在教育教学中,不是照本宣科,也不是体现在琢磨“如何做”上的技能化劳动,教师要思考“教什么”,追寻“为什么”,不能忘了自己的文化使命,忘了教育的价值,忘了作为知识分子的担当和责任。教师的工作不仅被视为是技术性劳动,而且也具有批判和创造的价值。作为一个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注重从小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康的人生底色和品格。
其次,教师是个专业形象。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与其他专业相比较,教师专业具有自身特殊性,是一个双专业,既是学科专业,也是教育专业。一个优秀的教师既是学科领域的专家,又是教育领域的专家。在学科专业方面,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决定着教师能否站在更高的知识层面来解释知识、讲解知识,真正给学生以启迪。因为没有专业的深度和精度,就没有认识上和方法上的高度,所以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学科专业知识,开阔视野,教学才能高屋建瓴、游刃有余。从这个层面上讲,一个人有天大的本领当老师都不亏,千万不要认为中小学课程内容简单,容易应付。如果教师随便应付学生,学生也就不把你当回事了。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只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远远不够,因为好学者不一定能做好老师,好老师一定要有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教育知识,理解教育,懂得教育价值,教学有启发性,能感染学生、能激发学生去创造新的东西。在现代,教学仍是教师的基本职能,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我们视教学为一种专业工作。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管理者,要实现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教师就要精心地设计,周密地组织、恰当地引导和有效地管理。这些都需要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知识储备。
最后,教师一定还是一个示范者形象。教师对学生而言是一个道德上、学习上、生活上的示范者。走下神坛的教师虽然不必是悲情的道德偶像,不必是无欲无求的榜样楷模。但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具有人文情怀和道德自觉,知行一致。职业本无高低贵贱之分,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对学生除了言传,还有身教。“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教师要用自己的思想、学识、情感、言行去影响、感染学生。另外教师对待工作的责任心、事业心,不断学习探究的求知欲都将成为学生可以感受到的弦外之音。当然教师热爱生活,兴趣广泛,充满阳光的生活态度也是可以感染学生的。好老师是学识魅力、人格魅力的统一。
[1] 朱永新,马国川.重启教育改革[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2] 陈向明.教师的作用是什么——对教师隐喻的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1).
[3]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4] 蒲阳.教师知识分子特征的失落与复归[J].教育发展研究,2010,(6).
[5] 林逢祺,洪仁进.教师不可不知的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 亨利·A.吉鲁.教师作为知识分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7]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责任编辑:刘海燕
文字校对:中伟
G635
A
1008-8539-(2016)04-0055-04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GS[2013]GHB0892)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