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6-03-01吴才刚

西藏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背景新课程教学方式

◆吴才刚

我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吴才刚

新课程改革使得课堂教学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必须实现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与优化,但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开发自身潜力、发挥自己能力的机遇。结合新课程标准,深入发掘高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推动高中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和优化,就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真正实现高中课堂教学目标。所以,新课改背景下促进高中课堂教学改革是必然选择。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主导课堂,学生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主导课堂,一方面是因为教师担心学生对知识了解程度不够,回答错误耽误时间,另一方面是教师受根深蒂固教学方式的影响。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使得学生对学习形成了错误的理解,认为只要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即可,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比较差,不利于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课堂教学中,枯燥的概念知识教学,使得学生学习兴趣大大降低,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就会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形成不利影响。教师主导课堂,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就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会形成严重的阻碍作用。

(二)教学课堂缺乏活力,学生参与度不高

传统课堂教学中经常可见教师在讲台上声嘶力竭的讲,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听讲的画面。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概念性知识内容比较枯燥,课堂教学中又没有创设教学情景,使得教学课堂缺乏活力,难以对学生形成强烈的吸引力,学生注意力无法集中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就会对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形成不利影响。

(三)教学方法落后,课堂教学实效性不强

传统课堂教学主要是以“黑板+粉笔”为主,使用这种教学手段开展课堂教学活动,难以对教学内容展开论述,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会形成不利影响。课堂教学中,教师围绕课本内容展开教学,对于重要知识点用粉笔在黑板上记录下来,凸显出知识点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重视,有限的课程资源和费时的教学方式,都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基本需求。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改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

(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为此,高中课堂教学改革中,就可以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真正将主导权归还给学生,由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充分发挥出辅助学生学习的重要作用,适当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从自主探究学习中获得乐趣,从而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真正实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课堂教学重要目标。

现以高中地理为例,课堂教学中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教师特意选择地理案例引导学生学习,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尝试自主解决地理实际问题。例1:2004年3月10日是我国某市24家公园第一个免费开放日,有人对其中A、B两个公园进行了调查,数据分别为:(公园A)面积125(104m2),餐厅面积3000m2,厕所蹲位100个,设计日容量5万人,高峰时段人数为10万人,日总人数20万人。(公园B)面积50(104m2),餐厅面积1500m2,厕所蹲位40个,设计日容量2万人,高峰时段人数为3万人,日总人数5万人。根据上述以上数据,请试举两例分析公园免费接待日产生的问题,并分析原因。学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对地理案例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出准确的答案,即原因为公园人满为患,餐厅拥挤,用厕困难。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游客人数超过了设计标准。

由此可见,由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通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也可以从解题过程收获成就感,感受到乐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新课程背景下推动高中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必须合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以新的教学手段对学生形成吸引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此外,利用计算机实现对课程资源的拓展,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由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学习,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出现代技术手段的优势,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

以高中地理与铁路线相关内容教学为例,本章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深刻记忆我国铁路交通枢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诸多困难,学生对铁路交通枢纽记忆不准确、不全面,都难以为学生准确解决地理实际问题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例题时,充分发挥出多媒体的重要作用,向学生展示出我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地图,让学生更加直观的铁路线路图,从而简化教学内容的理解难度。例2:从成都乘火车分别去乌鲁木齐、北京、杭州,需要经过那些铁路干线?学生根据教师展示出来的铁路线路图,就可以迅速确定正确答案,即成都到乌鲁木齐,经过宝(鸡)成(都)——陇海(宝鸡--兰州段)——兰新(兰州——乌鲁木齐);成都到北京,经过宝成铁路——陇海(宝鸡--郑州段)——京广(郑州--北京段);成都到杭州经过成渝铁路——渝黔铁路——沪昆铁路(现在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统称沪昆线)。

由此可见,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促进教学方式方法优化,合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其优势,就可以帮助学生简化教学内容的理解难度,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实现逐步提高学生地理水平的重要目标。

(三)创设教学情景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了增强高中课堂教学吸引力,向教学课堂注入活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为学生构建合适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营造出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通过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形成新的认识,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总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对创设教学情景形成足够的重视,激活教学氛围,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学习氛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课堂教学重要目标。

再以例2为例,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内容的理解难度比较大,且与学生习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刻透彻。为了让学生真正接受教学内容,巩固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提问教学方式。一方面旨在通过提问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对新的教学内容产生一定的认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地理案例,让学生迅速融入课堂学习氛围,使得学生对教学内容形成初步的了解,为后续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教师选择基础性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学习。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创设教学情景,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对地理案例产生亲切感,再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快速准确解决地理实际问题,就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高中课堂教学水平,要求教师必须彻底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实现对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与优化,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作者单位:拉萨市北京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韩秀梅

猜你喜欢

背景新课程教学方式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黑洞背景知识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