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陌生化”开启文本的钥匙——以《三打白骨精》教学为例

2016-03-01丁云珠

西藏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白骨精陌生化唐僧

◆丁云珠

“陌生化”开启文本的钥匙——以《三打白骨精》教学为例

◆丁云珠

阅读,就是打开一扇门,让学生睁开睿智的双眼去发现,去体悟,去探求,陌生化是开启阅读之门的钥匙。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最先提出来的。“陌生化”是以一种新颖、独特的信息,引起人们无意识注意的高度集中,不断打破或修正人们的心理定势,从而产生新的感受和新发现。“陌生化”这一理论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去,能独辟蹊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引领学生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现以《三打白骨精》这篇文章为例,谈谈如何引进“陌生化”理论,在熟悉中教出新鲜感?如何用“语文”的视角对它进行阅读理解,让学生有新的发现和深层的体悟?

一、链接原著,内容陌生化

李振村先生说:“名著进入教材,它的任务绝对不是简单的学词学句。改编后的课文要吸引学生的兴趣,它是一个诱饵,是一个引子,或者说是一个缝隙,要让学生通过这个缝隙,看到一个‘光亮’的世界,进而去读原著。”由此我们在聚焦课文的同时,也应重视与原文的链接,有选择地挖掘,引导学生展开深度阅读。如《三打白骨精》课文中的环境描写仅仅“山势险峻,峰岩重叠。”学生体会不深,此时链接原著的描写:“看不尽峰岩重叠,涧壑湾环,虎狼成阵走,麂鹿作群行。无数獐豝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万古常含元气老,千峰巍列日光寒!”学生读后仿佛身临其境,马上就体会到高山的险峻和环境的恐怖。

再来看看原著中白骨精外貌的描写:“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一个个绝妙的比喻,细致入微地把白骨精刻画得淋漓尽致。把这些富有磁性的文字引进课堂,学生读后都会很容易产生画面感,名著语言的魅力和趣味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从而抛砖引玉,引发学生带着理性走进原著。为即将走向中学的学生们播下一颗文学阅读审美的种子。

二、探究“情节”,过程陌生化

1.捕捉“矛盾”,对比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文章“矛盾”之处的研究由忽视走向深入,学生的探究能力就在此迸发出来。

教学中,学生用陌生的眼光从熟悉的课文中捕捉到很多“矛盾”。如:

(1)孙悟空本领那么高,为什么要打三次呢?

(2)白骨精变成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却又为何闪呢?

(3)如此年迈的老妇,怎么会有这样年轻的女儿呢?

……

这些矛盾都属于陌生化的语言现象。我让学生对比阅读,如“八旬老人”和“闪”显然不匹配,为什么用“闪”不用“走”呢?学生说,妖精假扮老者,已经迫不及待了,是妖精的狡猾和贪婪。一个“闪”字显现了文字内涵的丰富和深刻……

增氧:在沙河水面分别放置8台1.5kW的涌浪机;底质改良:投放用于底泥活化的微生物菌种;透明度:投放食藻虫捕食富营养化水体中的藻类、有机颗粒等,迅速提高水体透明度,改善水下光照条件;水生植物:根据水深情况分别种植四季常绿矮型苦草,小茨藻,马来眼子菜,柳叶眼子菜;音乐喷泉:在较宽水域面布设了2处音乐喷泉,既起到爆氧的作用,同时也供周边民众观赏游玩。

这些“矛盾”的发现让学生耳目一新,学生在阅读中解决矛盾,超越自我,点燃智慧之火。这些矛盾之处的仔细阅读,拓宽了作品的阅读空间,读出了新意,获得体验。

2.巧用“空白”,放飞想象

“文学作品中‘空白’的填补,完全有理由成为语文课堂上学生陌生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创新的重要手段。”(伊赛尔)

《三打白骨精》文中可用空白处较多,如我补充原著孙悟空“含泪离去”后让学生想象:你的脑海里出现怎样的画面?孙悟空是怎样的心情?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再如我让学生用对话的方式与唐僧、孙悟空交谈,营造出与教学目的相吻合的陌生化情境。我故意引出话题:孩子们,你们看,师徒闹得这么僵,怎么办好呢?你能劝劝他们吗?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劝唐僧:孙悟空有一双火眼金睛,降妖除魔,这次也是在保护你啊!有劝悟空:真金不怕火炼,只要你有求必应,有情有义,师傅一定会再收留你的。有说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学会宽容。当然也有了悟空的释然和唐僧的幡然悔悟……孩子们边想边说,甚至还有学生主动上台表演,学生们各种善意圆满的劝说丰满了情节的曲折,同时体会到文章一波三折的精妙所在。

巧用“空白”,放飞想象,是阅读的动力所在,是激活思维的方式,从而建立起与作者,与作品沟通的桥梁,从而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

三、评价“人物”,主题陌生化

1.聚焦“细节”,凸显性格

孙悟空的机智勇敢、神通广大,唐僧的软弱无能,是非不分……长久以来是学生心中人物形象的“模板”。为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势,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细节,对人物重新审视,挖掘其更为丰富的一面,如在读到“悟空忙点头答应,扶着唐僧上了马,继续前行。”我让学生品味:你读懂了什么?“忠义”的孙悟空跃然而出。再如孙悟空的“三打”也是一种细节,一打“劈脸一棒”,二打“当头一棒”,三打“抡起一棒”,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孙悟空这第三棒是怎样的一棒,渗入了孙悟空的什么思想?有学生说这是智慧的一棒,有说是报仇雪恨的一棒。有说全力以赴,为民除害的一棒,是改善关系的一棒……在学生创造性的思考争鸣中,学生捕捉文字的多重意蕴,这样,孙悟空的形象就有了立体化的特质,主题得到了升华。

2.揣摩行为,体悟心理

我们的老师要紧贴文本的地面,穿过文字的丛林,反复咀嚼人物动作、语言,精细化地感受词语的内涵。那从“陌生化”的视角走进人物心里,那又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呢?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心里想的是怎样的“白骨精”?学生体悟到唐僧看到的是好心的村姑,是善,孙悟空看到的是妖精,是恶,猪八戒看到的美貌村姑,是美。

再如研读“紧箍咒”时各人是怎样的不同心理?学生回答更是精妙。有学生领悟到唐僧心生的是怒,恨铁不成钢,怎可杀生?有学生理解孙悟空的委曲,有学生说猪八戒既有怜香惜玉,又有幸灾乐祸,这时,我再以补充猪八戒在原著中的挑唆和孙悟空性格另一方面的描写:“你看他: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学生读后感受到孙悟空的重情重义,对师父的爱戴是发自真心的,也让学生看到孙悟空柔软的一面。人物性格在学生心中有了新的生成,从而更加鲜活起来。同时细致揣摩人物心理,学生的内心产生共鸣,他们的情感体验也就得到升华。

3.插入“点评”,多元评价

评论的“陌生化”可以为学生打开一个崭新的视角。在教学中,我引入李卓吾在读到白骨精“三变”时,批注为“妙”,我以此“妙”为切入口,让学生展开讨论:你觉得妙在何处?从而引发多方位的思考。学生回答有容貌之“妙”,有计谋之“妙”,妙在“美人计”、“苦肉计”、“离间计”环环相扣。更有学生说学习写作方法的目的“妙笔生花”之妙。学生个性化的见解更是妙语如珠。这种“陌生化”的独具匠心的“妙”,牵一发而动全身,评出了作品多元之妙。

学生评价人物更是注入了多元的元素,围绕着“向善”的主题,师徒四人的形象更加丰满。有学生联系实际,戏评人物:“唐僧师徒四人是个优秀的团队。唐僧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善于用人;孙悟空是技术性人才;猪八戒见风使舵,适合做公关;沙和尚踏实工作……”多么富有创意的评价啊!插入“点评”,多元评价拓宽了学习领域,开阔了学生视野,这样的课堂充满吸引力和感染力。

“陌生化”为阅读经典打开了一扇门,它也应该是“教无定法”。我们需要以陌生的眼光去感悟,与文本展开对话,对文本细心揣摩,多层面对自己的发现进行反思和提升,这样教学智慧就随手而来,学生的阅读就更有“感觉”,阅读延长了宽度和深度,我们的课堂也就灵动起来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平潮小学

责任编辑:张暇

猜你喜欢

白骨精陌生化唐僧
唐僧师徒再就业
我的“唐僧”表弟
《尘埃落定》中“陌生化”成分的英译研究
我是白骨精
我是白骨精
我是白骨精
我是白骨精
惹人喜爱
人间奇剧——论易卜生笔下伦理身份的陌生化
曰常性·传奇性·陌生化——电影《白毛女》的受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