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差生”同行同进
2016-03-01李世伦无锡开放大学江苏无锡214011
李世伦(无锡开放大学 江苏无锡 214011)
与“差生”同行同进
李世伦
(无锡开放大学 江苏无锡 214011)
摘 要:近几年来,在“四二一”式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越来越多,而这些孩子中的一部分,突显的性格特征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甚至对待人生的态度,更有甚者走上了让人惋惜的不归路。作为一个高中教师,尤其是一个班主任,我就以我所接触的此类学生所发生的种种事件以及他们的转变作了一些思考,笔者希望和大家共同研究如何更好的教育这样的学生。
关键词:“四二一”式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个性弱点 心灵冲击
教育,这个词语看似简单,却有着深深的内涵;看似平凡,却有着伟大的意义;看似直接,却有着千千万万的关联。当真正的面对教育,我们不得不说,真不易啊!而这些不易是我们无法也不能逃避的。教育的复杂性在于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各异的,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这个大家都知道。但即使你“对症下药”,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愿意接受你的教育,我想这个可能和他从小到大的经历,家庭环境,以及性格等很多因素都有关系。[1]
今年是江苏省新的高考制度改革的第二年,改革已经使学习任务有了一个更加细致的分化。我们学校在高一年级的第二个学期学生选课分班,分好后我所带新班级的学生里来自分班前的各个班级,而他们在一个多学期的高中学习生活中已经基本形成了各自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等,绝大多数学生还是能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但是总有那么几个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各种行为习惯都是让人有些头疼的。据了解,在他们以前的班级里面他们是曾经被称为“五虎”当中的三个,还曾经因为考试作弊,顶撞师长,私自改动班主任电脑里的考试成绩等问题受过学校的处分,更有人根本不把老师的教育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当回事。了解后我心里为之一震,虽然我仅从教五年,但也做了五年的班主任,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但是这样的还是第一次遇到,我问自己:他们还会犯什么样的错误?我能改变他们吗?他们还会“浪子回头吗”?
带着种种疑问和担忧,我开始了新的工作。防患于未然,为了尽量避免上述事件的再次发生,我在分班后的第一次班会课上重点讲了关于学生的德育方面的问题,还特意观察了那几个学生的表现,过后还单独的和他们谈了一次话,虽做了种种努力,但还是发生了我不想发生的事情。学校规定,零食包括各种饮料是不准带进教学区的,分班后几天的某个傍晚,学生H拿着一瓶装雪碧边走边喝的走向教学楼,正巧被值班老师撞见,老师要求他到小店里里喝掉再进教室,一开始他装聋作哑,当作没听见。后来争论起来后他竟然说:“凭什么不能喝,你以为你是谁啊,我连校长都不怕,还怕你吗?”而这个值班教师还是我校行政领导,遇到这样的学生也是第一次。虽然后来事情妥善解决,事后也向值班教师道歉。但是此事让我有一个很大的疑问:他为什么会发展成这样?这样肆无忌惮的目无尊长?
为此,我郑重的又找他谈了一次,我没有批评他,而是拿来了英语老师的默写名单,上面几乎每一次都有他的名字,我问他:你真的不会吗?还是没有时间来背单词?他面对我眼睛盯着桌子也不想回答我的任何问题,我继续问他:是不是你对老师的教学有什么自己的看法呢?这是我发现他抬了抬头,我又说,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今天办公室里也没有太多的人,我们就好好地谈谈吧。他说:他不是不想学英语,只是老师抓得太紧了,他有点怕,而且他这个样子,即使是好事,在老师眼里也会认为是用不正常的手段获得的,所以与其那样,还不如“破罐子破摔”,让自己过的更逍遥些。而他的父母,宠他,爱他,但是教育手段也欠妥当,当他犯了比较大的错误,也只是对他打骂,不会问他为什么,所以他觉得自己是一个被忽略的人,被定位在差生的人……而这几天所犯的错误也可以说是他发泄心理的一种方式,是过于偏激,自己也觉得不妥,但是当时就是想那样做了就做了……,那一天,我和他谈了很久,最多的是我告诉他,我们做老师的其实不想放弃也不会忽略任何一个学生,关键是他们自己有没有正视自己,有没有放弃自己,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结果……
这一次的谈话虽然结束了,但是关于他的话题还远远没有结束,因为和他的对话真的震撼了我的心,像H这样的学生其实不只一个,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现在的高中生多数属于“四二一式”家庭中的“太上皇”,处处受宠,在学校这个集体中当然不能忍受不被众星捧月的待遇,所以处处争宠,处处争优的情况就出现了,有的人在学习上不能有所突破,就把和老师作对或者做违反学校纪律的事情来“引人注目” 。
第二,环境因素。出现这些问题的学生多数家里条件都比较优越,父母提供很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处处满足他们,让他们从小就觉得自己想要的就应该拥有,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而面对学校的规章制度他们就非常的抵触,所以总是想尽办法来应对,这样的恶性循环就形成了一种不良的反抗心理。
第三,心理因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这些特征有些是优点,有些是弱点,关键是怎么去发挥自己的优点,完善自己的弱点。而这些恰好就是那些学生不好把握的一点,面对挫折,面对自己意愿不一致的事情,他们不会静心的思考,不会妥善的处理,转而选择的就是偏激的方法。
第四,学校教育。的确有的老师可能不够关心他们,而我们也的确不可能对每一个孩子都给予那么多的关爱,但是对于他们,虽然他们经常犯错误,但我想我们要做的不是一味的批评,而是需从根本解决他们对自己的放弃。
第五,心得交流。只要我们真心面对他们,我不相信他们会无动于衷,毕竟我们是对他们的未来负责,而他们又必须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只有真诚的交流才有可能打动他们的心,才能让他们真正的改变自我。
我把我的想法付诸行动,多次从各个方面鼓励,树立他对自己的信心,又同他的父母沟通,从家庭学校两个方面对他进行改变,我不知道能有多少的转变,但是我从心底里不想放弃他。从那以后,班级里面的事情他也开始关心了,学习上他不再被动,默写的次数越来越少了,特别是对于他擅长的数学,自己也肯钻研了,到了学期末他竟然考了班级的第19名,这个成绩让他自己都不敢相信,他终于知道原来自己不是不可以的,我也很开心,不管怎样他找回了自己。
我不知道我的这些想法能不能改变他的一生,但至少现在我必须让他正视自己,让他了解自己,让他重视自己,因为他要面对的是他的一生。最想说的是:或许我们不能改变学生的一世,但是我们可以尝试改变学生选择人生的一时!
参考文献:
[1]李仲.创新教育下中学“差生”行为的分析与研究[J].新乡教育学学报,2005(01):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