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主持人应具备多样化的素养
2016-03-01刘润东
刘润东
(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论我国主持人应具备多样化的素养
刘润东
(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主持人应随着时代的改变而不断地提升自己,具备多样化的素养,而不使自己过时,方法就是那句简单、经典、永不过时的话 ——“活到老,学到老”。
播音员主持人;素养;多样性;采编播
从2010年至今,笔者先后进入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北京旅游卫视、湖北艺术职业学院工作。工作期间,笔者深刻地体会到,一个好的播音员需要具备的不仅仅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灵活的思维能力,更多地需要我们当一个“杂家”。这里的“杂家”并不仅仅局限于“上知天文、下明地理”,而是除有足够丰富的内涵之外,更需要我们具备集“采、编、播”于一体的能力,然后结合表演中的台词、舞蹈中的形体和声韵进行灵活运用,才能使播音主持事业走得更好、更远。
本文将以节目主持产生的背景开头,以不同时代的主持人需要不同的素养为主线,以笔者的实习经历为实例,来阐述当今社会主持人为什么应该具有多样性的素养以及怎样才能更好地具备多样性的素养。
一、我国节目主持人产生的背景
我国最早电台是由美国记者奥斯顿利用华商资本在上海外滩开设的“中国无线电公司”,呼号为ECO,于1923年1月24日正式播音。1926年10月1日,由中国人无线电专家刘瀚自办的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台”开始播音。
西方第一个节目主持人出现在1928年,兴盛在五六十年代。
广播电视之所以产生得这么晚,最重要的原因和我国的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是大众传播学还是现代政治学的研究,都无法掩盖大众传播工具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以及他在政治体系和政治结构中的地位。其次是经济基础和技术设备条件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思想解放了。国门外的资讯非常丰富,之前单调的节目形式和内容编排都不能满足传授双方的要求。大家的信息需求、审美需求和娱乐服务需求在开放的政治环境下随着眼界的开阔而不断提高,于是积极地学习西方先进的传播模式。于是,我国的电视广播事业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开始步入了充满生命力的黄金时期。
我国节目主持人在这样的文化大背景下,起点较高,西方节目主持人和节目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经验。这为我国节目主持人走上良性发展道路提供了条件。
二、我国节目主持人的发展状况
1980年7月12日中央电视台开播的《观察与思考》首次正式打出“主持人”字幕。第一个节目《北京居民为什么吃菜难》,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
1981年元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推出了《空中之友》节目。从此该节目主持人徐曼成为中国广播电视历史上第一个以正式名义出现在节目中的主持人。该节目打破了长期以来大陆对台湾广播冷冷清清的局面,很快获得成功。
1981年7月至11月,中央电视台推出了每周一场,共13场的《北京中学生智力竞赛》节目,赵忠祥作为主持人主持了全部竞赛。从此知识竞赛节目掀起高潮,也将“节目主持人”这一称号成功地打响在全国人民的心中。
这之后又有了专职主持人沈力主持的《为您服务》,陈铎、虹云主持的《话说长江》等。有了这些前辈们走出的稳健的第一步,中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事业从此开始蓬勃发展,特别是经济发达区域首先活跃了起来。
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从中央台到各地方台都推出了许多类型的名牌主持人节目。例如,中央电台的《午间半小时》、《今晚八点半》,上海东方广播电台的《蔚兰信箱》,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的《空中立交桥》等等。
1987年6月,上海电视台推出了全国第一个社会多视角的杂志型电视新闻专栏节目《新闻透视》。该节目主持人李培红走出演播室,融入生活,直接结合“采、编、播”一体,参与选题、编稿、采访拍摄和节目制作工作,为我国以后发展新闻节目主持人开拓了美好的前景。
4.2 减少人员,降低成本。如果采用自动化喂料、集蛋、清粪设备,且人工授精技术操作熟练的情况下,正常6天1轮输精周期管理,5人可以完成 (包括日常工作和人工授精等)16000套种鸡的饲养管理任务。输精周期延长为8天1轮,工作量不变,工作强度相应减少,工作人员可减少1人。
标志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类主持人节目与节目主持人开始走向成熟阶段的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焦点时刻》和《焦点访谈》。随着时代的进步,节目的形式已经多样化。1990年中央电视台先后推出了两档不同风格的综艺节目:《综艺大观》和《正大综艺》。
目前,我国广播电视的主持人节目依然处于一个上升的阶段,大部分的地方台不再是一个狭小的地方区域,而是面对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受众。这就对我们节目主持人播音员的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
三、时代的变化对主持人职业素养要求的变化
(一)20世纪50年代~70年代
1958年4月29日,中央广播事业局党组在给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并转党中央的报告中指出,“北京电视台应根据自己的工作特点,担负起宣传政治、传播知识和充实群众文化生活的任务”。
在这样对广播电视政治的宣传功能片面强调和缺乏对受众交流的前提条件下,播音员都是千篇一律地念稿,不带有自己的任何思想情感。甚至基本稿都依赖报纸和通讯社。
(二)20世纪80年代~90年代
如在上文“我国节目主持人的发展状况”中提到的一些深受大家喜欢的各式电视栏目的出炉。
再如,1986年12月,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的成立,可谓成功地为我国电视行业做出了杰出的榜样。它吸取了海外现代广播的精华,满足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听众的需要,灵活地运用采编播。最主要的是,听众可以通过热线电话来参与、了解节目。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的探索,对全国广播主持人节目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地推进作用。
(三)20世纪90年代至今
在当今时代的需求下,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越来越多。主持人的基本素质除了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知识和业务素质、语言表达水平、思维逻辑能力、驾驭节目能力、应变能力等最基本的素质外,还需要文化和艺术的修养才能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和受众的需求。
为什么会有如此论述?因为我国节目主持人的来源已不仅仅局限于播音员。
在最初的几年,播音员是主持人的主要来源,这些播音员都是经过了专业的语言训练,他们的发音字正腔圆,音质优美,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他们也有明显的缺点,由于之前的播音员是老一辈的艺术革命家,他们对于如今的科技,“采、编、播”能力掌握不够,气氛渲染也足够。
随着新闻节目越来越趋于生活化,现在的记者、编辑成了主持人的来源之一。他们有采编能力,能很好地制作整个节目。如白岩松,长期的记者、编辑的生涯,培养了他良好的新闻敏锐感和分析能力,由他做主持人播出的节目会更具有权威性,从而增强节目的可信度。遗憾的是,他们中的有些人的语言表达力和传播渲染能力还是很欠缺。
这就有了我们第三类主持人的来源——演员。这类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极强的渲染力,很会营造情感气氛,也不存在语言的表现力和镜头感觉的问题。最具代表性的主持人——倪萍。倪萍1990年调入中央电视台任《综艺大观》主持人,之后连续十年主持“春节联欢晚会”,并在晚会中担任最重要的节目主持人。她是中央电视台迄今为止主持现场直播大型文艺晚会最多的节目主持人,成功运用表演中的渲染力,营造气氛,深受观众朋友们的喜爱。
之后,又有各行各业的人士加入了主持人的行列。他们大多有较好的综合素质,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这类人在新闻和专题类甚至娱乐节目中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这些都为提高电视节目质量和格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四、结语
时代在变化,对主持人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主持人应如何去具备这些素养呢?人不是网络,头脑中无法随时储存所有的信息,所以主持人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注意储存,随时随地学习,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的量就会形成素养,就像酿酒一样随时间沉淀,越来越香。总之,主持人应不断地提高自己,培养多样化的素养,为了不使自己过时,一定“活到老,学到老”。
G222.2
A
1674-8883(2016)07-0141-01
刘润东(1989—),男,山东淄博人,研究生在读,助教,研究方向:播音,主持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