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课”利导,事半功倍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导入例谈
2016-03-01江苏省常熟市义庄小学吴冕
□江苏省常熟市义庄小学 吴冕
因“课”利导,事半功倍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导入例谈
□江苏省常熟市义庄小学 吴冕
导入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课堂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我们要在瞄准教材重难点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内容的类别,灵活设计,因“课”利导,使导入——这个教学的“第一槌”,敲在学生心灵上,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收到先声夺人、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语文教学 课堂导入 教学效果
乐曲讲究好的“引子”,文章讲究好的“凤头”,讲课同样讲究好的“导语”。课堂导语,就是课堂导入新课的语言,即开场白。“响鼓还需重槌敲”,如果说一节课是响鼓,那么导语则是重槌的第一槌。正如魏书生老师所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这“第一槌”一定要浑厚激越,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课堂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
然而小语教材体裁不一,内容丰富,新课导语并无固定的模式可循,我们应如何导入新课,努力打造课堂的“第一槌”呢?下面笔者以苏教版高年级语文教学为例,浅析高年级语文课堂导入的几个小技能。
一、温故知新,深入浅出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温故”是手段,“知新”是目的,两者有机结合并自然过渡,即教师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复习旧知识为手段,在旧知识里面带出新课内容的线索,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顺理成章地进入新课学习的一种导课方式。“温故知新法”是导入新课的最传统的方法。
笔者在古诗教学中常常运用此方法导入。如在教学唐代诗人李贺的《马诗》一诗,导入时我引用了宋代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和陆游的《示儿》,让学生找出这两首诗歌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很快从“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两句诗句中悟出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借此感悟,我让学生读读《马诗》,试着找找和前两首诗歌的异同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从这种“类比”中汲取了新知,并加深理解了“托物言志”这一方法的使用。又如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时,笔者先引导提问:谁还学过或背过杨万里的诗?学生马上能答出《宿新市徐公店》、《小池》等诗。“温故知新导入法”既调动了学生学习新诗的欲望,又复习了之前所学的古诗,让学生轻松完成了学习任务,真是一举两得。
二、巧妙质疑,多维思考
“疑问”可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能激起学生探索的浓厚兴趣。这个“疑问”可以是学生提出的,也可以是老师提出的。课伊始,老师巧妙质疑,可以把学生的思维推向“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非达”的愤悱境地,激起学生对新知识进行多维度思考,从而把学生带入更广阔的语文天地。如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时,教师可以紧紧扣住课题的“愤”字,引导学生质疑: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并从课文中找出“愤”的原因:“飞来横祸”、“入狱受了酷刑”、“悲愤交加”、“血溅墙头,了此残生”、“克制自己”、“埋在心底”、“重又摊开”……一下子扣住了文章的中心。
当教师以学生学习的参与者身份去引导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抓住本质,积极探索,就能点燃学生渴望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的那把求知之火,促使学生主动对教学内容多维度思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音乐渲染,烘托气氛
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同时也能激发人的情感。所以用合适的音乐导入新课,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苏教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内容与音乐有关,甚至有的作品本身就是歌词,教师要善于把音乐的情感和课文的情感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更强大的力量,来激发学生深层的审美体验,加深他们对文章情感的感悟。如教学《二泉映月》一文时,先让学生欣赏瞎子阿炳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来谈感受,再去阅读课文,学生受到音乐的渲染,就会以一种别样的情怀投入到读书学习中。再如教学《大江保卫战》时,播放歌曲《为了谁》,引导学生体验课文和乐曲中所蕴含的人民子弟兵与广大群众的鱼水之情;在学习《明天,我们毕业》时,播放《友谊地久天长》,以感受浓浓的师生情、同学情。教学这类课文前,先播放相关歌曲,让学生静静地听,轻轻地唱,音乐的导入既烘托了课堂气氛,愉悦了学生心情,更易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背诵。
四、介绍史实,引发深思
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这就是教学上常说的“知人论世”。苏教版高年级语文教材中不乏一些对历史事件的记载和传承的作品;亦或是作家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特定社会生活的反映,表达作家那种特定感情的作品。这些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距甚远,他们常常难于理解这样的内容。因此,对一些反映一定时代内容的文章,进行史实式导入就显得十分必要,教师可通过介绍作者及其特定的创作背景或讨论历史环境为切入口导入新课。如在教学《在大海中永生》一课中,因为课文的主人公邓小平的生平事迹距离这些00后的小学生较为久远,直接引题很难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笔者在授课时,先简单介绍了邓小平一生的丰功伟绩,然后边播放骨灰撒大海的视频边深情地引用文中的话语:“1997年3月2日上午,一架银色的专机离开北京西郊机场,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然后穿过云层,飞向祖国辽阔的大海。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的骨灰。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记叙的就是这样一位对我国社会发展有着卓越贡献的伟人。”笔者的一段话直接介绍了文章的主人公和事件发生的背景,把整个课堂气氛渲染得庄严肃穆。老师的语调、语速和语气,使学生的心一下子与作者靠近了。
五、聚焦时政,与时俱进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既要学习书本知识,还要了解时事新闻。现行苏教版语文教材贴近生活和现实,很容易找到教材和现实的结合点。用时政知识导入新课能拓宽学生视野,对课文内容挖掘得有深度,而且可以自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在讲《梦圆飞天》时,有选择地播放一些媒体关于“神舟”五号~十号的新闻;看后,教师顺势而为,讲解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进而教师引出飞行员杨利伟、聂海胜、刘洋等航天员为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感人事迹。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从而水到渠成地进入本课学习。
六、乡风乡情,耳熟能详
家乡是学生最熟悉的地方,一提起家乡的乡土风物、故事传说等内容,学生就会倍感亲切。用乡土文化导入新课,入情入理,很接地气。如在教授《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问学生:“你知道我们家乡常熟也有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常熟花边吗?”学生回答后,教师予以总结介绍:常熟花边又称常熟雕绣,已有70多年的历史,是江苏省著名的汉族传统手工雕绣抽纱制品之一。它以精巧的手工技艺在不同布料上绣制各式图案,然后在一定部位剪去底布,使之镂空,以衬托和加强主题,使图案形成明暗对比,具有立体感。常熟花边既是生活用品,又是艺术装饰品。我们的奶奶、外婆那辈人都是制作花边的好手。今天,我们学习的也是有关民间工艺的课文,这就是——《姥姥的剪纸》。由此学生感觉文中的姥姥仿佛就是自己的亲人,对姥姥剪纸技艺高超敬佩感油然而生。
叶圣陶先生对“导”说得最为切中:“‘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巧妙的开头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环节。只要我们细心推敲、因“课”利导,定会使每节课都能引人入胜,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郭海霞.智慧的导入成就灵动的课堂——小学语文导入策略浅谈[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3,09:15.
[2]徐明雪.小学语文教学导入的创新[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02:80.
[3]朱亚燕.响鼓还得重槌敲——重视课堂导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校园英语(教研版),2012,11:120-121.
[4]薛兴元.小学数学电教媒体导入新课例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5,0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