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无为”之方疗作文之伤
2016-03-01深圳市福田区新安翻身小学谢海波
□深圳市福田区新安翻身小学 谢海波
用“无为”之方疗作文之伤
□深圳市福田区新安翻身小学 谢海波
“无为”而治的说法,出自《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而且一再强调无为才能无不为。所以“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过多的干预、顺其自然、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
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对国家的治理,同样也适用于对教育问题的解决上。教育的对象是具有主体能动性的人,尊重教育主体,尊重教育规律,就是尊重教育的“自然法则”,过多的干预只会破坏教育的“生态平衡”,教育同样呼唤无为而治。我之所以在此借用这句话,是因为最初只是想对全国名师之一石景章老师的作文教学法有感而发,结果,因为石老师这些求真务实的做法与无为而治的思想极为相似,由此直接想到了两句祖训,一句就是刚才谈到的“无为而治”;另一句就是“躁急自败”,后面这句话出自周容的《小港渡者》。
结合这两句祖训,想想石老师的作文教学观,就会发现三者之间有个共同的道理,那就是做事情如果急功近利,违背规律拔苗助长,势必造成得不偿失、物极必反的结果。具体而言,就是指在平时的作文教学过程中,老师缺少学生观,不懂得如何才能真正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意孤行,一味追求作文分数,以考试为指挥棒,条条框框去要求去规范学生写作,最终导致学生害怕写作,造成谈文色变的心理。相反,石老师的作文教学观却能尊重学生,尊重规律,让学生乐于作文,乐于学习。在他的作文课上既没有规定作文题目,也没有要求作文字数,更没有缺点讲评,总而言之,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写多少就写多少。这样的作文教法叫“太极”呢?还是老庄的“无为而治”呢?当然,不管它叫什么,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做法避免了学生因为作文课而产生的心理伤害,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治字数之伤
1.问题呈现。学生写作文时习惯性地先看看作文要求写多少字,然后计算一下完成作文字数要写到哪个格子才算是合格,并且在相应地方做个标记。于是,他们往往会一边写,一边看,看看后面的标记,计算还有多少格子没写到。如果写到了格子所要求的位置,就兴高采烈,以为大功告成,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反之,就愁眉苦脸,以为大难临头了,还得再绞尽脑汁再凑字数。这种现象就是学生对作文字数的一种恐惧心理。
2.问题分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老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字数造成的。受升学考试指挥棒的影响,过早地向学生灌输作文字数的重要性:作文在小学高端要求400字以上,中考600字以上,高考800字以上。甚至还会告诉学生,在确保作文内容写完整的情况下如果字数不够,少于50个字将会扣掉1分,一般情况下最高扣到3~5分左右。作文在字数方面的要求是除了卷面书写之外第二个最直观的考核分数,所以,告诉学生考试时作文的字数评分标准,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因为老师的“心急”,为了追求更好地与考场作文衔接,更是为了更好地迎合应试教育的需要,所以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也是过早甚至过分强调字数的重要性,以至于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或者勾勒作文的内容,就先在整体上被字数吓倒了。
3.名师教法。对于上述提及的问题,石老师坚持在平时的作文练笔中,支持学生能写多少就写多少,只要有感而发就好。这种做法首先就已经消除了学生因为字数上的限制而产生的心理阴影,平时不需要背着这种包袱去写作文,轻轻松松地根据自己现阶段的能力、当时的灵感、写作的需要等因素,自由欢快地抒发自己的情感。这种不规定字数的日常练笔看似不可取,然而正是因为这种“不拘小节”的做法,不仅在心理层面让学生得到释放,而且为学生日后的写作打下了深深的情感认知基础,积累了丰富的情感素材。所以,在日常的练笔当中,不过多强求写作的字数,而是重点强调写作情感的表达,长此以往,坚持下去,慢慢地情感丰富了,感受能力强了,也就水到渠成了,多少字数都能写得出。因为情感的表达能力才是今后作文写作的重点,而不是局限于眼前或者当次作文的字数。
二、治命题之伤
1.问题呈现。石老师总是提醒我们,布置作业不要为难孩子们,要让他们高兴地完成作业,快乐地成长。但是,在作文这一方面,老师平时布置的题目就常常让很多孩子望而生畏,不知所言。如有些老师在学习了写长辈之类的课文之后就布置命题作文,要求孩子们写《我的爷爷》,然而老师却没有考虑到并不是每个小朋友都见过自己的爷爷。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样的题目让孩子们怎么写呢?有些小朋友虽然见过自己的爷爷,但是因为小,后来可能没什么印象,也不知如何下笔。有些老师甚至像时间老人一样到哪个点报哪个时段的作文题,喜欢以时间为轴来命题,细到什么月、什么周写什么作文都一一提前规划。
2.问题分析。上述问题说明我们很多老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工作中,脱离了学生,脱离了生活,只是根据个人喜好或者工作安排来教育拥有主体能动性的孩子们。我们的老师,有时是人云亦云,看到别人布置什么题目自己也道听耳食;有时是照本宣科,看到教参规定什么题目自己也趋之若鹜;有时是附声吠影,看到考点上定什么标准自己也本本主义。更有甚者,有些老师对学生的作文训练仅仅是根据自己的灵感来确定作文的练习题目,参照自己看到的什么文章或者什么时事或者什么赛场上的作文原题,由此就诞生了学生的作文任务。如有段时间流行写《成长的烦恼》,于是这个题目就全国校园“满天飞”,然而老师并没有考虑到,不是每个人的成长都有苦恼,甚至于有些同学本来成长得很快乐,可是老师非得让大家写这个题目,结果也只能去自寻苦恼了,如此写出来的文章哪有什么价值可言呢?只有当作文题目让孩子们觉得是写我想写、写我愿写时,才能积累自己更多的感触,才能达到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因为是学生想写的、愿写的、乐写的,才没有心理负担,也才对自己的文章印象深刻,由此,这些素材才能为今后所用。
3.名师教法。基于以上状况对于这些以老师为中心的“命题”作文,就出现了一种作文的写作方法叫“应付”,于是,写作的面越来越狭窄,最终进入到一个死胡同;甚至有些学生因为习惯了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以至于每次作文没有命题竟然还不知道怎么写了!
不过,在石老师平时的作文训练课上,学生始终是开心的,快乐的!因为石老师告诉孩子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高兴怎么写就怎么写,他的作文课总是开放的。就这么一句话,看似没有要求,其实是最大的要求;看似无意争春,其实百花齐放;看似太公钓鱼,其实收获满满。因为是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所以就在无形当中决定了写作对象是他们印象深刻的、发自内心的且有感而发的内容,何况又是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下表达自己的思维世界,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能不好吗?
三、治形式之伤
1.问题呈现。写作文就是大家熟知的三个形式:第一是老师黑板上的一道题;第二是学生课桌上的一张纸;第三是手上一枝笔,就这样面对格子“埋头苦写”。所以,学生一听到写作文马上就想到“趴格子”的事情又要开始了,足见学生对写作这一事情的厌烦之感。
2.问题分析。我觉得学生刚接触作文写作的时候,他们并不是不想写,也不是不敢写,而是没有东西触动他们写作的欲望,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没有触动到灵感。他们的写作困惑并不是无话可写,而应当是无从写起。试想一下,孩子们每天要面对很多的人和事,这些事情还会伴随着一些不同的情感发生,可见他们是有素材可写的,只是灵感没有得到激发罢了,如此才不知从何写起,才不知从何下手。所以,作文课最重要的就是对学生的内心世界进行引导和激发,通过这一步骤,让他们在自己的思绪中找到想说的话题,由此也就等于找到了相应的素材,然后用书面语言的方式呈现出来,最终也就形成了我们所需要的作文。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最重要的地方不是给学生一个题目,让学生埋头苦练,而是要通过设置情境,或者通过老师的引导,或者通过同学间的激发,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相关的素材或者情感,慢慢地学生听得多了,说得多了,自然而然地也就有内容可写了。
3.名师教法。所以,在石老师平时的作文训练课上,除了练笔是无声的,其他环节基本上都是很热闹的,学生也是兴奋的。因为课堂的形式“五彩缤纷”,各种形式让孩子们大展身手,可以布置口头作业,可以在课本上批注,可以短信的形式发布,还可以写便条、写日记;畅谈自己的生活小事,酸甜苦辣,无所不包。
四、治讲评之伤
1.问题呈现。都说学生怕写作文,其实他们最怕的还是老师的评讲作文。你想,他们好不容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挤出了一篇作文,结果还要冒着被老师“疯狂”点评的风险;得到这样的评价也就罢了,最要命的是这样的评价还是在课堂之上完成的,面对那么多的同学,让孩子们情何以堪?因此,学生常常“望文生畏”,课前怕写,写后怕评。
2.问题分析。很多老师以为只是借这个课堂平台,提醒学生不要犯共性的错误,殊不知,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给学生带来的是持续甚至恒久的伤害,心里总是害怕自己的作文出错而被老师同学取笑,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以至最终形成心理阴影,都不敢写作文了。相反,同样是作文点评,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一次小小的表扬赞赏,学生都会兴高采烈,甚至直接影响到他们对这堂课、对这位老师,甚至对这一学科产生好感,从而带来学习的兴趣。
3.名师教法。石老师认为作文是“赞”出来的!大多数老师作文点评的做法是共性的问题大众讲,优秀的表现单独赞。而石老师刚好相反,有问题“偷偷”讲,个别谈,背后评,慢慢提醒;有亮点大大赞,课堂上专门讲优点,讲透,讲精彩。而且原则是只要有人写,就必须讲评,让讲评成为学生最享受的过程。教育是要面向全体的,老师们的做法是想让孩子们明确一些共性的问题,加以借鉴,防止下次犯同样的错误,可是因为一些功利性的做法,忘记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最终导致违背自己教育初衷的结果。
我们要记住的是,让孩子们学会齐步走首先要让不会走的学会走,让走得不好的学会走好,让走得好学会发展,如此才是个性与共性的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