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新课标之新理念点滴谈(十)

2016-03-01深圳小学石景章

新教育 2016年22期
关键词:课文内容老汉自然段

□深圳小学 石景章

语文新课标之新理念点滴谈(十)

□深圳小学 石景章

2011年版语文新课标中,在阐述语文素养时,提到“阅读能力”。今天我就这个语文课程中的热点问题,谈谈个人的解读。我想从阅读教学的效果谈起,然后推导原因。

我想从两个方面来分析阅读教学的效果。第一方面,阅读兴趣。我觉得用数据来分析比较具体。课标要求小学三个学段学生一共要完成145万字的课外阅读量,达标者我则视为其阅读兴趣已产生。全国有多少呢?估算一下,城镇子弟(包括大都市),能完成145万字阅读的孩子应在50%以上。而乡村子弟能完成此量的孩子应在百分之五十以下。平均一下,全国儿童完成145万字课外阅读量的孩子约占总在校生的50%左右(左与右的浮动不会很大)。换言之,有阅读兴趣的孩子约占总量的一半。第二方面,阅读考试。这可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老师、学生、家长都有最直接的感受。状况为何呢?我们也可以做个估算:此题(约占30分)得满分者,约在百分之十以内;得分在25分至29分者约在50%左右;得20分至25分者约在30%左右;得20分以下的人也在10%以内。据此算来,全国小学生在这道题上的得分约为24~25分之间。这应该是最乐观的估计,也许实际状况还可能低于这个估算。

上述这两个方面的估算数据证明,我们的阅读教学效果还不尽如人意,那就有必要分析成因。我认为:目前的阅读教学现状令人揪心,主要有两大点,小问题也不少。小问题咱以后有机会再叙,我在此先话分两点说主要方面。

一、重内容分析,轻表达的拐点与训练

前不久,我听了一位五年级老师讲人教版《桥》。这位老师整堂课围绕课文内容分析了三个问题:为什么课文中的老汉是好领导?为什么课文中的老汉是好党员?为什么课文中的老汉是好父亲?三问导三读,三读为三找,三找为三答。这堂课的脉络貌似简洁明了,但在具体的教学中,又析词又析句,花了满满当当一节课。而这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一个显著特点:以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形象,却只字未提。而五年级学生读这样一篇文字不多(不足千字)、内容浅白的文章有谁读不懂?谁读了这篇课文都会读出文中老汉的“好”来。“好”在哪里呢?“好”在面对危险,沉着镇定;“好”在逃生关头,心中忘我。这两“好”,课文内容写得清清楚楚,还用得着那么繁琐地引领学生去分析理解吗?有谁读了这篇课文会觉得文中的老汉“不好”呢?是老师担心学生会这样误读,才花这么大力气去讲文中老汉的“好”呢?还是只有这样分析人物才叫“深入理解”?我真搞不懂。然而,这篇课文前四个自然段的环境描写得十分精彩,在文中产生的“衬托”力度很大,却没能成为老师教学这篇课文的重点,甚至点都不点!遗憾啊遗憾!

二、重感性朗读,轻能力的指点与训练

再讲一个课例。有位老师讲三年级的《秋天的雨》(人教版)。在这堂课上老师花在指导学生读出“秋天的雨”的美来的力气可不少!就拿第1自然段来说吧。课文是: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这个自然段就这么两句话,多简单!可这位老师别出心裁,把这段变成“诗”的模样,要求孩子们一定要读出“诗一样的美”来!大家看,他就是这样变成“诗”的(课件出示):

秋天的雨,

是一把钥匙。

它带着清凉和温柔,

轻轻地,

轻轻地,

趁你没留意,

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为了使学生能读出“美”来,他提出了第一问:秋天的雨美在哪里?生答:美在清凉,美在温柔。师:好的。就请你读出“清凉”,读出“温柔”吧。我愣住了,要怎样读才有“清凉”之美呢?又要怎样读才有“温柔”之美呢?我拭目以待。生读(略)。师:孩子们你们听出了“清凉”吗?听出了“温柔”吗?学生不敢答,全愣神了,不知道该答“听出了”还是“没听出”,全没吱声。老师急了,用鼻音重重地反问:嗯——?这一“嗯”,如同给了孩子们一个提示,于是,生齐答:没听出!师:是呀,我也没听出。来,谁再来试试。注意啊,一定要读出清凉的美、温柔的美!谁敢举手呀!没人!师:我最了解咱们这班的孩子啦,XX的朗读水平是不是顶呱呱呀?生答:是。师:那就请朗读高手XX给咱们“美”一把吧!被夸为朗读高手的XX其实也没举手,此时点到她,无奈,只好站起身来,深呼吸了一口,慢慢地、轻轻地读了起来。她一读完,老师就激动地喊:“好不好呀?”生答:好!师:美不美呀?生答:美!师:下面请大家学着XX的样子,美美地读好这首诗。生齐读。师:对,就这么读,读出了诗一样的“美”!折腾大约十分钟,这才“美”完第一段。以下各段依样画葫芦,要找“美”,要读出“美”。整整一堂课,就在这种“美读”“读美”之中度过。

上述两堂课例,证明了我对当前阅读教学出现的两大弊端的判断。我用一个用词稍显“残酷”的句子作比较:“围绕课文内容转”与“感性朗读的指导”是悬在阅读教学脖子上的两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因为,这两点实在价值不高且耗时极多,是在浪费孩子们最珍贵的学习时段。鲁迅说:“浪费别人的时间,就是谋财害命。”既然鲁迅能把浪费别人的时间比作“害命”,那么,我就斗胆把现实的阅读教学中两种不合学情的状态喻为“两把剑”。

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高度来审视阅读教学,我们应该从提升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入手,淡化对学生的已知或易知(课文内容)作繁复辗转,淡化学生表达能力的指点及训练,淡化对学生未来的少用甚至不用(感性朗读)而长期耗时,强化学生诸种语文能力的指点及训练,从而达到优化阅读教学的目的。

猜你喜欢

课文内容老汉自然段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刘老汉笑了
秋天
刘老汉的烦恼(连载)
刘老汉的烦恼(连载)
美丽的秋天
吴老汉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