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能力的提升缘于“水”之间的相互作用
——课堂探究过程中师生关系的新定位
2016-03-01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小学谭雪萍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小学 谭雪萍
思维能力的提升缘于“水”之间的相互作用
——课堂探究过程中师生关系的新定位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小学 谭雪萍
在我国教育界曾流行的一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甚至是流不完的水。引起了专家认同,教师们的共鸣。很多教师为“拥有一桶水”而努力。但细细分析这句话,有违科学教育思想。在教育改革新教学中,师生关系不应该再是给予与接受,而应是一种师生拥有各自的“水”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避免师生思维“脱链”
师生思维的“神离”,与教师的引导有密切关系。很多时候,在教学中,为了便于控制课堂,为了在40分钟完成教学内容,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为学生铺平探究活动的路;没有坎坷的探究,问题是老师的问题,过程是老师预设的过程。实验分析方面,教师也是一帮到底,这样的教学完成了教学任务,好像一切都很顺利,但这样的课堂到底给予了学生什么呢?
二、体现思维发展的阶段性
三年级的启蒙性科学教学,把学生带进了科学的殿堂,使其收获了一份兴趣,一份乐趣。四年级的单元性主题研究给学生展现了探究过程的严谨科学,让学生收获的是技能上的发展,如对比实验、模拟实验等。而五年级再延续前面的老路,为兴趣而兴趣,为实验而实验,就无法适应学生前进的步伐;有了基础的他们需要更深入的探究、在操作技能上的本领、思维方式上的突破、面对新事物时展现自我的探讨,提高自我,认识自我,最终使自己学会很多本领。
三、体现思维的深度发展
“水”之间的相互作用,谁也不是主体,谁也不是对象,谁也不能控制谁、操纵谁或者强行把意见强加于另一方。因此,首要的原则——在平等层面上展现师生。这里说的平等是对话过程中的平等,既展现学生的知识层面上的水平,又显示教师相匹配的水平,避免高高在上。
现在课堂中经常出现老师的追问,一句“为什么”问倒了学生,也打消了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试想学生好不容易想出来一个点子,老师再来一个“为什么”,学生该怎么办呢?回答得出,异常激动,一身冷汗;回答不出,一脸尴尬,心想还不如不回答呢。虽然教师出发点是好的,想深掘学生,展现思考的过程,但不应急于为得到一个理想的答案而让学生仓促应答。教师必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充分表达个人的观点。
平等交流还应避免教师成人化的问答方式,营造一个和谐的师生交流方式。从学生的学习者角度看,应用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是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建构,是学习者在已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从教师的角度看,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是一个思想的引领者、拓展者、激发者,并不是一个质问者。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已有水平上展开探讨。不完善的回答中,蕴涵着学生点点生活经验。把它们连接起来,还可以增进教师的认识;师生在对话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教师在保持教育责任同时又尊重学生,和学生一起进步。
四、体现思维冲突的强大活力
叶澜教授曾指出:“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具有师生们的生命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才是真正的生活。”过去,常为上课老师讲的多与少争论,一时无法定论。讲的多往往会被认定为“牵着学生走”,束缚了学生自主发展;讲的少,则体现不出教师的指导,往往由于指导不到位影响整堂课。“水”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师生思维的碰撞,是师生思维共提升。如《动物的自我保护》这一课就体现了师生思维的发展:
……
生1:蚯蚓也很厉害,如果你从中间把它切成两断,它就会由一条变成两条。
师:这种方法叫“再生”,其实大自然中还有一些动物能够再生,你知道吗?
生2:还有小壁虎,它的尾巴能够再生。
生3:海星也会跟蚯蚓一样,切成几个就变成几个。
师:像这样的动物还有螃蟹和虾,它们在必要的时候会把自己身体的某个部分舍去来保存生命。我们也经常能看到一些缺腿的螃蟹和虾。
生4:老师,螃蟹和虾保护自己的方法还有一种,就是靠前面的一对大螯来夹人。
师:是的,用大螯夹人也是它们的一种保护方法。
在这一个教学片段中,学生主动地展现自己的知识储备,教师也随着学生的语言深入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的学习接受教师的指导,教师的知识也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成长。教师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可以有效地把学生推到主动学习的位置;并且,学生由生疑、质疑,再到思疑、解疑,整个过程充满了积极求知的主动精神,其所获知识印象更深。
“水”的相互作用中还具有其他“高附加值”。(1)学生自信心倍增。首先,感受平等,展现学生生活积累的经验,满足了每一位学生的表现欲。当他或她的想法受到了教师的重视,进而能对研究性的问题提出自己大胆的想法。其次,成功体验是自信心增长的源动力。小组的成功是群体的力量,是每一个不可或缺的组员的力量。(2)倾听意识的建立。倾听习惯的不良影响着课堂的教学。当今课堂,时常是一人发言其他学生却旁若无人地干自己的事,或一名学生发言未完就被反驳,众生还未领会教师的激情话语就动手操作,深究其因,教师为了课堂表面的丰富,不断“填塞”,未考虑学生的想法。平等的交流中,教师成为倾听的表率,不急不燥,不为教学目标服务,而是为学生的成长努力。
正确对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发挥“水”之间的相互作用,课堂一定不会成为学生“思想的屠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