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 创造了美
——《一条新裙子》(第二课时)教学
2016-03-01王玉娟
王玉娟
【教学内容】
《一条新裙子》(苏教版3下13课)节选自《盖茨大街大扫除》,故事讲述了20世纪初,盖茨大街因为老师给小女孩送的一条蓝裙子,结果引发了整条大街翻天覆地的变化。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呼吁人们,用行动改变环境,并告诉人们,行动可以创造美。
【设计理念】
(一)分析学生学习起点,教学设计的前提
在教学设计前,通过问卷、问答等形式做了测试,以寻找教学的真实起点。
(二)创设整体情境,是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
在教学设计中,我从教学目标出发,统揽全局,创设整体情境,将教学活动的每一步、每一个环节都放到教学活动的大系统中去考量。让学生整体感悟故事,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思、行。
(三)学生活动,学生学习的基本途径
教学过程中,学生活动贯穿课始终:自主阅读、朗读、交流合作、角色扮演、写作……学生在情境学习中活动,他们的视觉、听觉、触觉,以至肢体都获得最为和谐、协调的感受,整个身心都投入其中。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2.理解美可以传递和行动能创造美。
【教学过程】
一、通读故事,整体感知
师:今天,我们继续读故事(齐读课题)。
师:一条裙子带来了一连串的故事,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看看哪些地方让你觉得意想不到?
【设计意图:学生通读课文,提出意想不到地方实质上就是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发现问题的过程,促使学生脑海中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新内容产生激烈冲突。通过引发冲突,激发兴趣,产生动机,从而引发探究愿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投入到新内容的学习之中。】
二、前后对比,感受变化
师:是啊,同学们觉得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然而这却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于美国,当时正值经济萧条,很多人失业了,故事中的小女孩的父母也失业在家。小女孩一家住在一个小城里,城里有一条大街,叫——盖茨大街。同学们再默读一遍课文,看看这条大街原来是什么样的?后来变成怎样的?
(生读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
师:住在这条街上的人们都很穷,他们从没感到居住在这样的环境里有什么不好。变化后的大街是怎样的呢?
【设计意图:比较是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基本思维形式,是认识、鉴别事物的一种方法。通过前后比较,让学生感受盖茨大街的巨大变化,初步感受一条新裙子的魅力,激发学生探寻裙子魅力源泉的热情。】
三、精读课文,境中明理
(一)情境一:小女孩学校(课文第2~5自然段)。
师:这么大的变化竟然是从一条新裙子开始的。这条裙子是怎么来的呢?
师:现在我们去美国的一所学校,我们看到一个小姑娘和别的小姑娘不一样,你们看到了吗?
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
师:这么脏的小姑娘,老师怎么对她的?
师:谁来扮小老师说一说?
师:第二天,小姑娘变样了!她头发梳整齐了,脸也洗得干干净净。老师又是怎么说的呢?(指名读,尤其突出“嘱咐”。)
师:对啊,只要稍微改变一下,就可以使自己变得更美丽!
师:老师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同学有这样的疑问:“小姑娘不是老师的孩子,为什么还要称她为宝贝儿?”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师:可是第二天,小姑娘还是穿着那件脏的衣服,老师就给小姑娘买了一条水蓝色的新裙子。
师:你们看(出示图),换上新裙子的小姑娘多漂亮啊!
师:老师就这样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行动让小姑娘美起来了!
【设计意图:老师送给小女孩一条新裙子这一行动,是后面其他人改变并付诸行动的基础和源头。设计中,将课文第2~5自然段作为一个整体的情境呈现给学生,达到整合知识的目的,使知识镶嵌在生动的情境之中。学生在情境中体会老师的语言、行动,感受老师的爱给小女孩带来的变化。】
(二)情境二:小女孩家所在的盖茨大街。
师:小姑娘穿上新裙子,快乐而又飞快地跑回家以后,竟然引起了一系列的变化。哪些人发生了变化?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6~14自然段,用笔画出变化的人。
师:谁来说说?
师:现在我们去小女孩家所在的盖茨大街,你看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一条新裙子使盖茨大街发生了一连串的变化。一件新裙子——一块新桌布——一座新花园——一条干净整洁的街道,这是一条明线。细读后不难发现,变化是一种结果,原因还在于人的行动,所以隐藏的变化是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小姑娘影响了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影响了邻居。最后让学生明白,小家的行动改变了周边的环境。设计“请学生找找变化的人”这一教学环节,目的是帮助学生快速将课文结构化、整体化。】
(三)情境三:市政府。
师:小女孩父母的行动感染了邻居,邻居又感染了其他的人,于是校长也伸出援助之手。不仅如此,他还去找市政府的官员,大商人,一起投入到周围环境的改变中来。
师:想象一下,校长和官员会怎么说大街的变化?官员又会怎么回答,怎么做?找来了大商人,大商人又会怎么说?(全班交流)
师:四人小组,一人做校长,另外三个人做商人或者政府官员,试着演演。
【设计意图:此处设计让学生自主研读“校长找市政府官员、富商”的部分,并创造性地进行表演,为了给学生的表演搭建“脚手架”,先进行了小组讨论和班级交流。学生的活动丰富了情境,唤醒了学生的情感。】
(四)感悟大街的变化。
师:在一群人的努力下,几个月后,盖茨大街发生了变化。
师:你觉得哪些词语写出了变化?(体会叠词“平平整整”、“家家户户”的作用。)
(生读,评价。)
师:现在老师读盖茨大街原来的样子,你们读变化后的大街样子。
师(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条新裙子》,故事讲了老师送给小姑娘一条裙子,让小姑娘美起来了,小姑娘影响了爸爸妈妈,接着一群人受到影响,大家行动起来,创造了美好的环境,创造了美!
【设计意图:由于前文语言平白如话、浅显易懂,所以进行了略处理:除第一段有朗读指导外,其余以情境中理解、想象为主。而此段中,叠词的运用是一大特色,通过叠词的改、换、多次朗读等方式,体会叠词更加形象、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
四、拓展延伸
师:现在盖茨大街因为它的巨大变化而远近闻名,很多人都慕名前来,欣赏大街的美丽景色,赞叹它的巨大变化,更被他背后的故事深深感动。在小镇的市政大厅中,有一面留言板供游客书写感想。现在请用一两句话写出自己的感受吧!
(1)学生写感想。
(2)交流,请人读。
【设计意图:学完整篇文章后,学生的情感是不平静的。以此情感作为情动而辞发的起点。在不知不觉中,既让学生心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朦胧的情感变得清晰,又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表达,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