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悬念情境创设策略

2016-03-01陈翠英

新课程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创设策略历史与社会

□陈翠英



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悬念情境创设策略

□陈翠英

【摘要】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教师要有意创设各种形式的悬念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探究欲,使学生在识疑、析疑、解疑中积极思维,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积极思维;悬念情境;创设策略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清代学者陈宪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悬念情境指的是让学生产生期待、关切、紧张心情的情境。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称悬念教学为“独特的教育共鸣现象”。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教师有意创设各种形式的悬念情境,或猜测验证,或出乎意料,或新奇有趣,或操作实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学习的内部动机,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探究欲,使他们在识疑、析疑、解疑中积极思维,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猜测性悬念情境,引发学生探索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在介绍某个重要的人或某件重要的事时,教师往往先说出这人是谁或这件是什么事,再详细介绍这人或描述这事。这种正向的描述直接明了,学生马上就知道要学什么内容,而弊端是形式过于直白、平淡,学生兴趣不浓厚,印象不深刻。如果教师不急于公布结果,而是先进行富有启发性的介绍或描述,提出疑问,制造悬念让学生猜测,往往能让学生充满期待,能够集中注意力,激发他们思考和探究的兴趣,从而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如教学《连通世界的新航路》时,笔者让学生猜一猜:“他是一位航海家;他曾说天才就是在别人认为毫无价值的不毛之地,你却能挖掘出黄金和甘泉来;他出生于意大利;他率领船队最终到达古巴、海地。他是谁?”学生七嘴八舌地进行猜测。笔者再以提问导入新课:“哥伦布等航海家们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具体过程是怎样的?航海家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开辟新航路有什么重大意义?”又如,教学《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时,笔者出示文字材料让学生猜:“在他一生的政治生涯中,曾三次遭受错误地批判与打击,但每次挫折之后,在不长的时间里,他都重登政治舞台。西方舆论称他为打不倒的小个子。他被称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是谁?”给学生留下了一种悬念,引发学生的强烈兴趣,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思考。当然,这种方法要有变化,要有创新,否则其发挥的效果是有限的。

二、创设意外性悬念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在教学中,创设与学生原有的知识或经验发生矛盾的情境,学生就会因深感意外或出乎意料而去积极思考,一探缘由。

如教学《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时,笔者先给学生描述这一情景:“几年前,一位来自日本的耄耋老人,91岁的日本侵华老兵——本多立太郎,缓步走上因久经风霜而凹凸不平的北京卢沟桥。在桥的中间,他突然双膝跪下,面向西南,默然垂首。”然后提问:“90高龄的日本老兵为什么要在美丽的卢沟桥下跪?让我们在这节课的学习中去寻找史据吧。”90高龄老人的举动让学生感到出乎意料,教师的提问又使学生思绪万千,急切地要跟着教师去寻找历史依据。又如教学《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时,笔者带领学生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重点讲了北伐情况,太平军因孤军深入,结果节节败

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教师要打破思维定势,善于制造“矛盾”“意外”,创设让学生“眼前一亮”或“怦然心动”的情境,使学生在认知不协调中去积极思考、争议、分析、解决问题。不过,过犹不及,教师也要把握度,这样才能真正焕发课堂的精彩。

三、创设新奇性悬念情境,促进学生积极探索

或新颖、或奇特的情境符合学生好奇、喜探究的心理,容易引发学生的思考,促进求知和探索。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只要做个有心人、细心人,注意搜集资料,重视改进利用,何愁创设不出引发和促进学生思考探索的悬念情境?

1.利用对比鲜明的事例

如教学《工业革命》一课时,笔者先给出1个问题:“1831年,有1个欧洲人这样写道:‘两个世纪以前,1000个人当中没有一人穿袜子;一个世纪以前,500个人当中没有一人穿袜子;现在,1000个人当中没有一人不穿袜子。’是什么原因导致英国产生这样的变化?它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而不是其他国家?”英国人过去与“现在”的鲜明对照,让学生发生认知上的不平衡,从而产生疑问,进而为了平衡认知冲突、解开疑团而去思考、探究。

2.利用突发性的时事新闻

如教学《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时,笔者给学生播放视频《麦加朝觐踩踏事故》。视频中惨烈的踩踏现象以及1300人的死亡数量让学生感到非常震惊。笔者顺势介绍:“自从公元7世纪麦加成为伊斯兰教圣地以来,各地穆斯林便源源不断地前往朝觐。随着伊斯兰教的广泛传播,穆斯林人数不断增加,前往麦加的朝觐者也越来越多。1953年达16.4万人,1970年时达到150万人,到了2006年,人数已接近300万人。因安全考虑,之后沙特逐年控制朝觐人数,今年仍有250万人。麦加终究是个怎样的地方?它为何能吸引上百万人去朝圣?让我们走进《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去探寻这些答案吧。”直观而详实的数据更加凸显麦加这一圣地的神圣地位,引发学生去一探究竟的强烈动机。

四、创设操作性悬念情境,增进学生体验感悟

“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个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之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之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工具和镜子。”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一精辟论述,阐明了动手操作实践与思维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动手操作的实践情境,如实验演示、游戏活动等,再结合极具启发性的问题设计,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其表现和探究的欲望,从而促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如在《连通世界的新航路》教学中,笔者创设如下情境:“同学们,老师这里有2只煮熟的鸡蛋,你们有没有办法使鸡蛋小头朝下在桌上立起来呢?谁愿意上来试一试?”学生跃跃欲试,纷纷动手操作,却都没有成功。笔者揭晓方法:“其实方法很简单,‘不破不立’,就是把鸡蛋小头磕破一点,自然就能立起来了。”于是进行现场演示,学生恍然大悟,也有些学生说这么简单的办法谁不会啊。笔者继续引导:“实际上这个方法早在600多年前就有人想到的。他是谁呢?他就是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然后简要讲述哥伦布的故事:“首航归来,他因发现“新大陆”而成了英雄。在欢迎宴会上,有人不服:‘哥伦布只不过坐着船往西走,再往西走,碰上了这块大陆而已。’哥伦布笑着拿起桌上放着的熟鸡蛋,请大家想办法将鸡蛋立在桌上,结果无一人做到。哥伦布做到了,说:‘看似简单的事情,如果不去亲身实践,你成功得了吗?’”“同学们,实际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所遇到的困难、挫折远比我们想象的多得多。咱们一起来追寻开辟新航路的艰辛历程吧。”在笔者讲述过程中,教室里非常安静,学生专心听,用心思考。这一情境创设像磁铁一样强有力地吸引着他们。

历史与社会教材中操作实践的教学资源比较丰富,教师只要用心去发现、挖掘、利用,教师的教学就会“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陈伟.探讨创设悬念情境激发学习数学兴趣的途径[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24).

[2]赵良南.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与社会中的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2,(33).

[3]汪剑明.让课堂提问来得更生动些——谈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策略[J].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参考),2009,(2).

[4]史林杰.例谈悬念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设计[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3,(3).

[5]蔡永.用“悬念”引领学生探究历史真相[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3,(3).

(编辑:杨迪)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0-0128-02

作者简介:陈翠英,浙江省新昌县镜岭中学一级教师。退,最后退守天京。笔者提出假设:“如果太平军改变策略,一鼓作气,全力北伐,太平军有可能北伐成功吗?”出乎意料的假设引发了学生的争论,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太平军尽管会取得几次军事上的胜利,但由于农民革命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但其结局也只能是失败。

猜你喜欢

创设策略历史与社会
如何创设小学数学课堂情境
浅析历史与社会微课制作中电子地图的使用
如何通过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课提高学生大局意识
论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对策研究
例谈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新课导入艺术探讨
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与实践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人文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