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2016-03-01陈孝剑

关键词:教学难点趣味性多媒体

陈孝剑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泼机镇泼机中心小学 657201)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陈孝剑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泼机镇泼机中心小学 657201)

摘 要:随着我国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教学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课堂的教学之中。如何能够合理有效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是我们每一位老师应该学习和掌握的。我作为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泼机镇泼机中心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现就我的课堂经验谈一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多媒体 趣味性 教学难点

引言

根据我多年使用多媒体课堂教学的经验来看,正确合理的运用多媒体不仅可以丰富课堂知识,优化课堂内容,还能有效的突破课程的重点难点,更容易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目前多媒体技术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得到广泛应用,使语文教学从过去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变成了一种有声音,有图像,有情景的教学方式。把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发现、深入理解的教学体验,让学生发现语文课堂的趣味性,为他们以后的语言及写作能力创造了广阔的天空。

一、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现语文课堂的趣味性

语文课堂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够使一篇文章增添他的趣味性,老师可以在讲授一片文章时,在多媒体上播放丰富的画面以及美妙的音乐将传统教学中无法展示的东西栩栩如生地摆在学生面前。学生在学习时可以如临其境地般的聆听大自然中的各种声响,也可以尽情地欣赏千姿百态的四时风光。这样趣味无穷的教学课堂必然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新奇、多变的事物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从而使人们集中注意力,提高兴趣。”语文老师在讲课当中只要有度讲究趣味性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模式把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变为具体生动的画面、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一般都活泼好动且好奇心强烈,多媒体可以通过图文、动画、音响及色彩等形式,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是他们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比如在讲授《九寨沟》(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四年级第七册的课文)这篇课文时,为了激发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欣赏九寨沟的美,惊叹大自然的神奇,老师可以在教学设计中运用多媒体展现九寨沟奇丽原始的自然风光和那里的珍禽异兽。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充分体会九寨沟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美丽情景。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篇文章的学习过程也是学生发挥想象力过程,它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只有充分发挥想象力才能更有效的理解和掌握文章所要表达的内涵。我们在学习语文教材时,书中只有一部分课文配有图片,单调乏味的图片并不能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而在多媒体教学中,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课文配上图像、动画、视频等,让学生从有趣的画面中展开联想,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也是课堂上增添了许多趣味性,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例如《二泉映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一文,这篇课文浓缩了民间音乐家阿炳艰辛苦难的一生,对于这篇文章的内容、意境以及表达的情感,是老师无论怎样申请讲解,也很难让学生充分把握好作者的情感变化。经过多媒体技术的配合,这个问题就变得容易起来,老师可以通过CIA课件再现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三、借助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一堂精彩的语文课,不仅要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更要让学生学会其中的教学难点。学生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程度关系到了一堂课程教学是否取得了成功。而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能轻而易举的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声音、图像、文字、音乐、视频的运用能够对教材进行深入浅出的诠释,使抽象的课文变得更加具体,是学生能够如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大自然的景色。不仅能够获得大量信息,还能引起引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词汇的注解和运用是个难点,而利用多媒体,以其明显的直观性、再现性,符合低年级儿童年龄特征,对于帮助他们理解词义,认知事物,加深记忆,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教学时,如要对一些地点名词理解,达到认知的效果,确实难以做到,为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可灵活运用多媒体将与这些词汇有关的图片播放,这样不仅中深了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又达到了理解词汇的目的。[1]

例如,《美丽的丹顶鹤》一文中,描写了丹顶鹤美在壮观、美在色彩、美在整体、美在自由与关爱,表现了作者对丹顶鹤的喜爱之情,其间也传递了一种保护野生动物的积极信号.课文辞藻优美,刻画清新,可读性强,欣赏性高. 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一般只能了解丹顶鹤的形象及特征,很难感受到丹顶鹤的立体美丽.,但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老师可以在屏幕展现一幅幅洁白无瑕的丹顶鹤画面,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一幅幅美不胜收的丹顶鹤图片不停地刺激着学生的视觉感官:“水中漫步、捕捉小鱼、翩翩起舞、哺育幼鸟、追逐嬉戏、梳理羽毛”。一个个富有诗意的画名吸引着学生闪亮的眼睛,带给孩子美的视觉享受,提高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2]这样,学生容易接受,就达到了突破重难点的目的。 .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它独特的优势,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也将愈来愈广泛地被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它为教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极为广阔的前景,也对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媒体教学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我们只有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努力的探索、改进与积累,才能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教育工作者只有正确地认识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恰如其分地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才能实现以媒传知、以媒生情,才能为学生认识过程的重点、难点服务,并为其感官提供愉悦的刺激,才能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3]。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虽然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可以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促进能力培养,落实素质教育等等优点,其优越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我们也不要忽视,多媒体也仅仅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我们不能指望多媒体教学能代替一切,过分的依赖于多媒体技术也会给我们的教学活动带来一定的被动,只有在课堂中恰当、巧妙、有效的使用这一技术,才能真正发挥其功用。

参考文献:

[1] 于振华.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的优势及其优化[J]. 教学与管理. 2012(18)

[2] 马增云.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与应用[J]. 教育教学论坛. 2011(13)

[3] 马德珍.多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之实践[J]. 科技视界. 2016(03)

猜你喜欢

教学难点趣味性多媒体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汽车维修专业中多媒体教学应用分析
见微知著,从难点到亮点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内容
有效突破物理教学难点的几点尝试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