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课堂注入活力 让学生爱上语文

2016-03-01孔维波王仕松

关键词:更新观念提高素质文化传承

孔维波 王仕松

(吉林省白山市第二十中学 吉林白山 134300)



给课堂注入活力 让学生爱上语文

孔维波 王仕松

(吉林省白山市第二十中学 吉林白山 134300)

摘 要:新课改形势下,教师要转变观念,改变角色,提高自身素质,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课堂注入活力,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

关键词:更新观念 文化传承 提高素质

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为教师提出了新的任务,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成为了所有教师所面临的新的任务。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也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摸索,总结出了一点不够成熟的想法,说出来供大家共同探讨。

一、更新观念

改变角色就是要把自己由原来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这样,教师在课堂上就不再是主角,不再唱独角戏,而应

该变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变成了主动学习的探索者,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愉快而又轻松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师长”,而应该放下师道尊严,走近学生,想法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要我学”变成“我爱学,我要学”。

二、文化传承

语文教师除了能灵活自如地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同时,还要注重传统的听说读写,不能忽略了学生的语文基础素养的培养,

如今,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无限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语文学科所需要的东西几乎都可以从电脑上找到答案,有这样一个可以共享教学资源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方便,但同时也使很多老师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备课成了单纯的浏览与下载,上课成了简单的放映与展示,既省了讲解又省了板书,整个教学过程完全通过电教手段呈现,课似乎上得无比生动,学生们似乎也充满兴致,可是这样的语文课学生真的就非常愉快地成了被动的接收器,没有思考,没有想象,没有练习,更没有克难攻坚所产生的自豪感,这样的语文课,上一节两节是新鲜,上多了,难免学生会产生厌烦,因为这样的课堂固然是省时省力而且直观形象,但所有的东西都好比被人嚼过的馒头,直接告诉学生味道如何,时间久了当然就是乏味的。而且这样的课堂,老师只是简单的播放与展示,作为老师的风采就无法呈现,个人纵然有再强的能力,再丰富的知识也无法展示,当然学生的个人创造能力也受到了压制,而一节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必定是在师生共同的合作与交流中完成的,这样的课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同时也展示了老师的能力,使学生不知不觉中产生信任与崇拜,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我在讲解《核舟记》时,利用多媒体呈现出关于我国传统技艺“微雕”的视频,不到三分钟的播放就使学生对这一技艺产生了浓厚兴趣,带着这种强烈的好奇走入新课的学习,而对于“船头坐三人”这一段人物复杂的位置关系,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而这段还是要背诵默写的,我就用简笔画当堂在黑板上画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和佛印的“矫首昂视,若啸呼状”的情形,这样一来,不仅使学生准确把握了课文内容,减小了背诵难度,更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很轻松地完成本来很困难的教学任务,而且给学生留下了深刻而具体的印象,每次背诵头脑中都会出现这幅画面,就不会背错了。

语文老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古诗文是语文的精髓,是千年以来中华文化的积淀,对于培养学生的语素养是大有裨益的,可以通过电教手段,让学生聆听诗文朗诵,更要鼓励学生也大声朗诵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朗诵中,学生们体会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独特魅力,不知不觉,学生们爱上了语文,有了这种热情,便有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师要起到表率作用

俗语说: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人格魅力就是最好的教学方法。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要热爱自己的工作,试想一个没有敬业的老师,凡事都懒懒散散的老师怎能要求学习热爱学习,努力学习呢?教师还要有虚怀若谷的胸怀,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对于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光要虚心接受还要认真改正,教师还应该有一颗宽容热爱的心,对于学生的独特的见解,大胆的想法当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但对于学生的过错,却要讲究方法,慎重批评,因势利导,切不可揪住不放更不能恶语相加,对于一些胆小不敢发言的学生,要耐心引导,真诚鼓励,那些底子薄成绩差的学生则更需要老师真诚而耐心的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试想一个在其他方面总受批评的孩子却在语文课上找回了自尊与自信,他该是多么喜欢语文课和他的语文老师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要让学生喜欢你这样一位老师,从而喜欢上你所任的学科,而语文老师就有可能成为影响孩子一生的人,这对于一位老师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巨大的幸福与成就呢?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而没有乐趣的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反之,如果有了兴趣,学习就会是一件快乐的事,当学生愿意主动学习的时候,教学工作就会事半而功倍。

四、语文教师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学科教学,满怀激情。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所承担的责任不仅仅是教书,更是育人,语文学习的过程很大程度就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语文老师引领着学生与各个时代的古圣先贤进行交流,于不知不觉中传递着真善美,这就意味着语文课堂必定就是多姿多彩,异彩纷呈的,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诸多方面必定会得到尽情施展,而语文老师想要驾驭这样的课堂,除了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超常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活力四射的激情,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充满活力的,是深受学生喜爱的。

作文教学也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语文老师首先就应该热爱生活,富在情趣,才能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到生活中寻找灵感,观察生活,体会生活,用自己的笔触描绘生活,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然后在课堂上交流写作心得,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老师在这一过程中利用自己的认知体验给予引导和总结,这必定也是一节充满活力深受学生喜爱的语文课。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更是中华文明五千年智慧的结晶,热爱祖国就要热爱祖国的文字,我们有那么多优秀的东西需要通过语文来传承,这一过程需要无数优秀的语文老师,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起探索,想办法给课堂注入活力,让学生爱上语文。

猜你喜欢

更新观念提高素质文化传承
关于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田径课余训练方法的思考
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与创新教育的实施策略
浅析提高国有企业政工干部素质路径
师德建设之我见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全面提高素质 和谐发展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