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分析

2016-03-01付霞霞

关键词:思维模式生活情境学习兴趣

付霞霞

(山东省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奎山街道桂林路16号桂林路小学 山东日照 276800)



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分析

付霞霞

(山东省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奎山街道桂林路16号桂林路小学 山东日照 276800)

摘 要:在学习中应用设定情境的方法可以增加孩子学习兴趣,使孩子更加容易学习和掌握知识。在培养孩子综合素质及开拓孩子思维模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正确运用生活情境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加热爱数学,通过生活情境教学方法能培养孩子们的实践探究能力,符合课程标准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

关键词:生活情境 思维模式 学习兴趣

虽然素质教育很早就被提出,但践行素质教育却止步不前。这就需要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自己的教学中做一些突破,打破旧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特定情境的创设,将数学问题部分或全部融入生活的数学方法让学生运用自己在生活所积累的经验并结合所学知识来加强实践技能,这样可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一、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将生活情境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总结自己的生活问题而很容易的了解到数学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孩子们学习的欲望。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也容易受环境影响而做出相应举措,情境教学则能弥补这一教学弱点。例如,在认识人民币的传授时,可以安排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老板的角色,进行“购物”演练。以此来亲身体验作为顾客购物需经历的流程及钱币的使用、找零、兑换等问题,这样学生就能快速掌握钱币的用途,而且能让学生在体验到购物乐趣[1]。学习中通过模拟“购物”这一在实际行为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人民币的价值所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简单的说教,只是一味用语言来表达情感、传授数学知识,这对于抽象思维意识较低的小学生来说,是枯燥的。学习中没有了乐趣,自然也是不会意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而把生活引入学习,在学习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实践学习。学生在直观了解数学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够快速提升数学水平,并在生活中熟练应用所学数学知识。

二、让抽象数字生动起来

通过设定生活情境的教学方法,弥补小学生逻辑思维较弱的缺陷,使孩子们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时能结合具体生活情景而获得抽象思维能力。小学生的认知力较薄弱,理解能力较差,不能对抽象的数字做出正确的认知,所以,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与自身处境相结合的能力,这是我们教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将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数学对于学生来说就变得形象化,从而迫切渴望学习新知识,数学就不再是令学生厌烦的抽象数字了[2]。比如在课间玩小游戏时要进行分组,班级总共60人,要分成为6组,每组应该几个人?学生面对类似生活中常见问题时,主动去思考,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轻而易举的就能解决各种抽象问题。因为小学生对抽象的数字不能延伸到具体事物中,就很难理解数学教学中空洞的说教。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能将抽象的数字形象化,让孩子能够身临其境,体验到数学的乐趣,明白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联,数学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样,既可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又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理解起来变得有趣、立体。这要求我们教师要有足够多的耐心,教学中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多变的肢体语言,慢慢引导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以达到教学目的。

三、增加孩子探究能力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能培养孩子们的实践探究能力,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压制孩子好动天性,学生长时间在课堂上处于压抑状态,会导致学生丧失对学习的主动性,而在课堂上引入生活情境则能使孩子们身临其境,这样能更好地培养孩子们的实践探究能力。如讲解“圆”时,在讲板上画出分别是圆轮子的车方轮子的两种车。让同学们自己选择一部车子,并说出理由。 再引入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以及圆在生活中的应用。这样,学生通过结合生活中遇到的“圆”对照所学知识进行吸收,效果就会成倍提升。 “高分低能”现象是我们所担忧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为此尽心尽力。各科教师根据科目实际对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能力培养。相信将能在学生办事能力的初步形成期,消除“高分低能”的现象[3]。

四、培养孩子数学思维

教师将生活情境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就会自主地置身于生活情境中,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生活情境中。数学思维的培养与生活情境的创设密不可分,从实际体验到知识学习,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学习数学知识、面对生活,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同时,综合提高身心素质。如在讲解“平均”数学问题时,可将若干水果不均等分给学生,学生会觉得说不公平,彼此之间得到的水果不同,然后在进行调整,使学生手中水果同样多,这时再引入新课“平均”的概念。学生通过直观的“公平”与“不公平”的比较,就能从中体会到“平均”就是每一份都同样多。通过类似情境设定,模拟生活,再由所遇问题导出入小学数学中的新内容,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结束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因不同于其他科目,因其特殊性,所以引入生活情境,更加便于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包括:(一)让孩子了解数学的必要性及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二)抽象数字形象化,让数字动起来;(三)增加孩子探究能力;(四)培养孩子数学思维;兴趣是学习的教师,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把数学思维与生活情境二者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生活,生活中学习,也使学生数学素养和数学思维能力得到真正提高。

参考文献:

[1]吴建庆.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时代教育,2015,06:243-244.

[2]王美贵.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新课程导学,2015,14:77.

[3]曾春华.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运用分析[J].学周刊,2015,27:150-151.

[4]高海英.有效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5,28:119.

猜你喜欢

思维模式生活情境学习兴趣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分析
逻辑创新的思维模式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语境与英语写作研究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