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平衡》为例,浅析环保纪录片创作

2016-03-01任志桐黄顺义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藏羚羊平衡选题

任志桐 黄顺义

(贵州大学 文学与传媒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以《平衡》为例,浅析环保纪录片创作

任志桐 黄顺义

(贵州大学 文学与传媒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作为一部环保题材的纪录片,《平衡》无论是从播放量、社会评价,还是所获的荣誉来看,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本文从选题、故事表现手法和人文关怀三方面着手,对整部纪录片进行内容分析,总结出一部优秀环保纪录片需要具备的几个要素,希望对当下环保题材纪录片的创作有启示意义。

《平衡》;纪录片;人文关怀;观察型纪录片

对于“环保纪录片”这一概念,学界并没有统一的界定,大部分学者都是将与生态环境题材有关的纪录片统称为“环保纪录片”。2015年,由柴静团队制作的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在各大网络视频平台热播,得到了较大的社会关注。纪录片的这种形式往往能以最简洁、明确的方式传达出巨大的信息,带来“感同身受”的参与感,这是纪录片本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伴随着社会对环保问题的越来越重视,环保题材的纪录片也逐渐多了起来。

纵观国产环保题材的纪录片,《平衡》是一部绕不过去的优秀影片。纪录片《平衡》是由我国著名纪录片导演彭辉先生于1997~2000年在著名的“生命禁区”——可可西里创作出的一部反映打击武装盗猎分子的纪录片。《平衡》率先以极具震撼的纪实形态把可可西里武装反盗猎和藏羚羊的现状公之于众,受到媒体的强烈关注,继而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

因此,《平衡》无论是从播放量、社会评价,还是所获的荣誉来看,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笔者将从该片的选题、艺术手法和人文关怀三个角度来浅谈环保纪录片创作的几大要素,谈谈《平衡》给环保纪录片创作带来的启示。

一、选题要有新闻意识

一部纪录片的创作首先源起于一种优秀的新闻题材,创作者自身要有“新闻意识”。笔者认为,这种“新闻意识”应该让选题具备真实性、时效性、重要性和接近性。这是创作者对现实中发生的种种现象进行的一种理性思考。所谓真实性,陈丽丹先生认为,“新闻的真实是事实的真实,新闻是对事实的叙述。”[1]真实性是环保纪录片创作的基础;时效性是指信息的新旧程度、行情最新动态和进展,选取的素材不能是明日黄花,而应该是“新”的,既有可能是新近发生的,也有可能是发生过,但没人知晓,却有价值的信息;重要性则,要求选题能有价值地反映出重大问题;接近性则更多地体现在选题能让观众有较强的代入感,观众看完纪录片,对选题能“感同身受”,这样才能让观众和环保纪录片里原本存有物理、心理空间距离的“人”或“事”产生共鸣。

《平衡》虽是一部屡见不鲜的环保题材纪录片,但由于它是第一次用镜头将可可西里武装反盗猎和藏羚羊的真实现状记录下来并公之于众,也是第一次让人们意识到圣洁的“可可西里骄傲”面临着的濒危处境。这两个“第一次”既体现了选题的时效性、真实性原则,也体现了重要性原则,观众观看完纪录片才意识到原来可可西里的动物保护问题这么严峻。藏羚羊作为我们的国宝、世界的财富,在纪录片之前,每个观众都或多或少了解它们的魅力所在,对其都是关爱之情。选藏羚羊作为选题,抓住了观众想了解藏羚羊生活状况的心理,让观众和“可可西里的骄傲”更加接近,观众在观影时能更容易投入感情。这一切都基于环保纪录片创作者的“新闻意识”,来源于环保纪录片创作者对现实的思考。正如徐宝璜先生所说:“新闻须为事实,此理极明,故凡凭空杜撰闭门捏造之消息,均非新闻。”[2]

二、要有艺术性的表现手法

笔者认为,《平衡》在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性情节和创作方式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具有借鉴意义。

(一)塑造立体饱满的人物形象

客观地说,人物形象的塑造在纪录片尤其是环保纪录片的创作中,很容易被忽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对部分纪录片创作者而言,相比于人物的塑造,更愿意强调生活流程的记录。在彭辉纪录片的创作中,人物的塑造,均是作为故事发展的载体。因此,所有关于人的命运的悲欢离合,所有关于生活的艰辛与痛苦,都不是通过所谓的人们常说的生活流程来体现,而是紧紧地抓住人物这根主线来发掘主题。同样地,在《平衡》这部环保纪录片中,藏羚羊作为珍稀动物,它们的生存环境如何,也可以通过人物这条主线,以线代面,引出整个环保现状。影片中,通过记录扎巴多杰的工作状态、环境、人物命运,反映出藏羚羊的生存状况,从而发挥纪录片记录历史的功能。

纪录片男主人公扎巴多杰就是个具有相当震撼力的人物,并且善于表达,他的个人魅力足以打动每个人。在镜头前,他毫不掩饰,非常直接自然地表达一切,对盗猎者强烈的愤慨,对某些政府官员的指责,对自己工作的执着。很多信息都是通过扎巴多杰的表述传达给观众的,彭辉导演不但没有干预男主人公,反而让其自由表达,这是此片很重要的一个构成部分。用彭辉自己的话来说:“我就是希望通过扎巴多杰这个人物,这个人物的思想,编织出一张能够透视出人类在对待地球生命的关爱中,反观自己行为与心灵的网来,从而进行思考。”

(二)利用冲突,讲好故事

众所周知,陆川导演的《可可西里》就是以纪录片《平衡》为原型,把真实的保护藏羚羊的故事搬到了大荧幕。故事片电影和纪录片是要运用两种不同的艺术手法表现的,纪录片更真实,电影允许艺术性“创作”,往往纪录片要比电影缺乏故事性。但《平衡》却因故事性强,才对观众有了更大的吸引力。

纪录片的故事化需要冲突,环保纪录片同样适用,冲突往往蕴含在事件的转变过程中,而非人为的制造。故事片《可可西里》最大的冲突在于队员们与盗猎分子的斗争。但纪录片的冲突与故事片中主要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事件冲突不一样,纪录片更关注的是人与自我、人与自然或人与社会等深层次的观念冲突、价值冲突,这也是纪录片相比于故事片更耐人回味的地方。纪录片的冲突是隐在的,在表层的事件冲突上一般进行自然化处理,以冷静客观的方式引导观众去体悟深层冲突,而忌讳刻意地强调表层矛盾的激烈性。[3]在《平衡》里面,通过主人公扎巴多杰的叙述,观众可以看到藏民狩猎的生活方式与野生动物保护的理念冲突、扎巴多杰面对恶劣的工作环境以及自己的使命追求间的冲突、政府定位与官员作为的矛盾。正是因为捕捉到了这些真实的冲突,才让这部环保纪录片更耐人寻味。

(三)做成观察型纪录片

20世纪60年代,随着便携式摄影机和磁带摄像机的出现,部分纪录片放弃了解说和扮演,创造者成了“墙壁上的苍蝇”(fly on the wall),这类纪录片被称为观察型纪录片(Observational Documentary)。这种纪录片由于放弃了解说、字幕,影像的表达,对于历史题材难以处理,但在对现实世界的体现上却有着自己的优势,这给了环保型纪录片创作一个很好的启示。

彭辉曾说,“在纪录片《平衡》里,我采用了‘真实电影’的创作手法,不用一句解说词,把我捕捉到的情节尽可能地保持原貌,客观地呈现给观众,让观众看到这支名扬国内外的武装巡逻队的真实”。因此,这种放弃“搬演”的非参与式客观记录,让这部影片显得更加真实。

在笔者看来,环保纪录片的创作可以多使用这种观察型记录手法,创作者不着自己主观的解说词去引导观众,而是真实地观察、记录客观环境,让观众更多的是做一个旁观者,在旁观的过程中感受创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

三、彰显人文关怀

在《平衡》里,观众真实地感受到:在残杀藏羚羊和保护藏羚羊的斗争中,人类对自己歇斯底里丑恶的放纵与麻木,同时也倾听到了,在一种悲壮与凝重的氛围里藏羚羊的保护神——扎巴多杰和他的野牦牛队的无助与无奈,并在一种并不轻松的故事情节的展开中,折射出他们的生存条件与现实环境的苦涩。而这些,都是这部闪烁着人文关怀的纪录片带给我们的启示。

对于环保纪录片应该记录的“现实”,人们除了从历史的角度对历史作出评价之外,也应当从人文价值方面作出评判。把现实存在放在良心的天平上,是一个纪录片创作者敢不敢对现实作出一种理性追问,也是对自己良心的考验。对于这个问题,笔者相信彭辉在青藏高原的可可西里的拍摄已经作出了明确回答。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一点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的,尤其是在今天充满着物欲利诱的社会,这就要求纪录片创作者能在现实的思考之上,用良心和真情去发现题材,进而不断打磨,创作出一部好作品。

四、结语

当下,人们越发开始关注环保问题,而纪录片作为一种媒介手段,既能很好地记录现实,也能反映出现实背后的问题,逐渐多地应用在环保领域。环保纪录片创作首先要选择有新闻价值的题材,然后运用艺术性的手段去加工处理,将人文情怀播撒在影片中。而这或许就是《平衡》给后续纪录片创作者们最好的借鉴和参考。

[1] 陈丽丹.新闻学理论十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62.

[2] 徐宝璜.新闻学[M].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10.

[3] 秦敏.浅谈故事片的纪录性元素和纪录片的故事性元素[J].电影评介,2011(17): 9.

J952

A

1674-8883(2016)18-0215-02

任志桐(1991—),男,山东临沂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闻社会学、广电研究。黄顺义(1991—),男,安徽黄山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字学研究。

猜你喜欢

藏羚羊平衡选题
我们都爱藏羚羊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一只叫卓玛的藏羚羊
藏羚羊会怎么看我
藏羚羊会怎么看我?
斯新政府想“平衡”与中印关系
希拉里释放“平衡”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