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探究

2016-03-01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创设笔者情境

谭 魏

(广西河池市东兰县坡峨中学 广西河池 546328 )



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探究

谭魏

(广西河池市东兰县坡峨中学广西河池546328 )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创设多种多样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形成独立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思维意向。本文就如何设置积极有效的问题情境,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做一些相关探讨。

初中数学 问题情境 创设

数学是学生思维的体操,而问题是思维的源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否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水平,有意识、有目的地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发现问题背后所隐藏的知识点是一节数学课成功的关键。与此同时,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究欲望,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促使学生积极独立思考,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发展创新思维。下面,笔者就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谈些体会和看法。[1]

一、创设故事式问题情境

好奇心强是初中生的天性,新奇趣味性强的故事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进而启迪、开发、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课前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名人轶事或者要用到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的有趣的小故事,用于问题情境的创设。这样不仅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通过知识形成过程的展示加深学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提高数学素养。

如笔者在教学“勾股定理”这一内容时,并没有选择直接讲解,虽然直接讲解可以省掉很多时间,但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记忆不深刻,为此笔者在课前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西周初期,有一天周公向数学家商高请教数学知识,他问:“古时候在进行天文测量时,又没有梯子上天,地也没法用赤子去测量,那关于天地的数据是怎样得到的呢?”商高回答说:“数的产生是根据圆和方的道理得来的,就比如:矩(古时直角的作图工具)中‘勾’为3,‘股’为4的时候,它的斜边肯定是等于5,这是大禹治水时就总结出来的啊。”这样教学,不仅能充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还能使学生深刻理解、记忆所学数学知识,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2]

二、创设生活式问题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师在符合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将问题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亲切感,利于学生自主地去探究知识,更好地将未知与已知相结合起来,进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自己的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例如,笔者在讲授“线段大小的比较”这一课时,就精心创设了这样一个很多人耳熟能详的问题情境:大家去旅游坐火车时,经常会在火车站入口处的墙上1.2米处标有一根大红线,这些红线是拿来做什么的呢?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学生立即兴趣盎然的讨论开来,最后得知是用来测量跟大人出行的儿童是否符合免票的标准,只要脚跟靠墙一站,就很容易的知道是否超过上面的红线,超过就得买票,不超过就可以跟随大人免票上车。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引入线段大小的比较学习,学生求知欲望会更强,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创设质疑式问题情境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让学生产生疑虑是学生思维的开始,也是学习的起点,若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能利用新旧知识、直观表象与客观事实、生活经验与科学知识之间的矛盾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矛盾状态,从而吸引学生对问题进行观察、分析、比较、讨论、归纳,加深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意志等方面的健康发展。[3]

例如,笔者在讲授“有理数的乘法”这一课时,笔者先引导学生回顾正整数的乘法:5+5+5+5=5×4,5×4就是4个5相加的意思,然后笔者顺势引入新问题:5×(-4)表示什么意思呢?是不是-4个5相加呢?这样理解行得通不?新旧知识的矛盾,引发了学生思维的强烈冲突,然后笔者在学生欲知而不可得的思维状态下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学习正数和负数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学习的?我们是不是借助数轴来理解呢?在学生有点恍然大悟的时候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尝试有理数的乘法是否也可以在数轴上进行。通过这样步步为营的引导,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那么接下来的学习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创设阶梯式的问题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知水平由三个层次构成,分别是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若是能充分考虑这一点,不要一下做太大的跨越,而是创设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问题情境,一步一步的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简单的来讲就是把复杂的、难度比较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具有思考价值的,符合学生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的,并且紧密关联的小问题,充分发挥学生认识、发现和探索的能力,让学生在一步步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直至学生解决完所有的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合理、适时的运用阶梯式问题情境,有许多益处,一方面降低了问题的难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获取数学知识,进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总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有效性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发学生的发现欲和好奇心,在认知冲突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为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善于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领悟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去发现事物之间的矛盾区别和内在联系,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发现、提出问题,进而分析、解决问题,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真正算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4]

[1]. 赵冠伟 《初中数学情境式教学之我见》[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

[2]. 王文红 《初中数学中合理创设问题情境》[J],科技文汇,2010

[3]. 潘莉霞 《初中数学课堂问题情境的分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 许家健 《对初中数学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及途径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5)

谭魏 男,壮族,出生:1968.12。现任中学一级职称,学历:大专

猜你喜欢

创设笔者情境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老师,别走……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