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小同学的心理引导纪实

2016-03-01游玉旭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谈话心理教育

游玉旭

(内江市第六中学 四川内江 641000)



对小小同学的心理引导纪实

游玉旭

(内江市第六中学四川内江641000)

高三阶段尤其是临考前,学生面临巨大的学业压力与精神压力,因而学生在这一时期也极其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果学校和教师没有对其进行正确价值观引导的话,学生将会出现更为严重的忧郁、烦躁等现象,进而将会对学生的高考成绩、乃至今后的人生都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笔者以一名考前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为案例,并详实记录下了对该学生的心理引导过程,以期为其他教师提供参考。

一、案例

三月,温暖的阳光已驱散了寒冷的暴雪在人们心中覆盖的影子,我看到眼前闪现的学生忙碌的身影,心里不知把班上每个同学琢磨了多少遍,每一个都存在一些问题,但每一个伏案苦读的影子都使我对他们充满信心。我正在办公室里想着那些孩子。尤其是小小,他是我班上的一个学生,可能由于高考的巨大压力,他每个月7、8号非常紧张,几乎无法看书复习。我想找他谈谈,可是别的老师认为这时火上浇油,于是我很快就把这件事给忘记了。4月6日这天小小的妈妈打电话为他请假。课间操时,小小果然来了,等我看到,他已安在座位上了。我踱过去,脑子一片空白,说什么好呢?我几乎是随口问他:“感冒好些了吗?”有点像英国人见面问候天气一样,还幸好他脸有些红,有点象在点头,趁课间的一片混乱,我离开了小小,又去关心其他同学了。有一天,一个心理学专业的校友告诉我要用认知学的方法来进行谈话,但是谈什么呢,这又是一个问题。

又一天下午,晚自习前的“小晚自习”我又在教室里清点人数,小小又不在,通过同学得知他在楼顶,我就去找他。我先从他手中的历史书说起,我其实不懂历史,只是以前看过,现在装腔作势而已,套了好一阵子近乎,我开始切入主题了,问他会考时生物考得怎么样,然后把他引入到我先设好的“生理是心理的机能”的圈套里。我把时间一直耗到6点30分,他得进教室了,他起身说了声“谢谢”,就迈着轻盈的步子回教室了。他把我独留在楼顶,我心里感到异常的虚空和沉重,我生怕把他从一个圈子里引入到另一个圈子里。在考前的一次家长会上,我见到了小小的妈妈,他告诉我自从我上次在楼顶上跟他聊过天以后,他好多了。

最后,小小高考考了643分,居全市文科第二名(文科第一名为652分)。

二、案例分析

高三是高中生学习压力最大的一段时间,同学们要将整个中学阶段所学的全部知识进行整合、融会贯通,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由于我国高考制度的现状,导致参加高考的人数逐年递增,再加上父母以及周围亲朋好友的殷切期望,这就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对小小这类学生成绩本来就优秀的学生来说,他们逻辑思维能力已经从“理论型”发展的成熟期向辩证逻辑思维水平发展。小小在心理状态发面已经产生了一些变化,他会在特定的时间对自己的大脑和心理机制产生怀疑。小小平时成绩较好,这说明他有着极强的学习和思考能力,这就导致他会执着于某些辩证的思维概念中,以至于产生问题。对于像小小这样存在问题的学生来说,教师和家长的作用极其重要,尤其是教师适当的引导。当然,这种引导不是开诚布公地交谈。高中时期学生的心理状态已经成熟,他们有着较强的自尊心,而且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男生的自尊心要比女生强一些,如果直接和小小谈这件事,不仅不会起到作用,反而会打击其自尊心,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这时候就要讲究谈话的艺术,认真考虑谈话的方式,选择合适的谈话时机,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宁愿等待,也不要急于一时。谈话的内容应该围绕小小苦恼的事情来进行,选一个随机的情境,不能为谈话而谈话,最好不能有第三者。坚持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委婉开头,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从大脑的物质结构入手分析大脑的功能,从生理是心理的机能的角度分析。

出于这些考虑,我没有马上与小小进行谈话,而是在无意之中对他表示关心。就拿顶楼的谈话的来说,我觉得与其说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谈话,倒不如说是聊天。首先,我从小小手中的历史书谈起,然后切入主题,问他会考时生物考得怎么样,然后把他引入到我先设好的“生理是心理的机能”的圈套里,从而使小小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状态下,接受谈话的内容,实现我想要的结果。

三、案例反思

教育难,有效的教育难上加难。首先,对于高中老师来说,不仅要在学生的学习上对学生给予指导和帮助,还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和个性特点,使学生的身心都能获得健康的发展。对于学生的教育,应该在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基础之上,结合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适合的教育方式,而不是照搬照抄一些所谓的教学模式。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也主张因材施教,如果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差异性特征,使用千篇一律的方式去教育学生,那么教师的谈话也就失去其本身的功效。

其次,在教育学生方面一定要尽可能地多了解学生的情况,并进行分析和总结。与存在心理问题的人相处要始终不认为他有什么问题,否则就筑起了一道心灵的高墙。教师在与学生进行谈话时,他把握谈话的时机和谈话方式,把握时机实际上就是选取一个最佳谈话时间,最好是在无第三者的情况下委婉地引入谈话的内容。教师在采用“谈话法”了解情况和解决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使对方在自然状态下接受谈话,尽量消解对方的心里戒备,避免采取突兀的方式谈话。第二,谈话前要有计划,有理论指导和事实支撑,避免谈话的随意性,盲目性和错误引导。除了要缓解和解除问题者的心理问题,还要处理其生活环境的心理问题和情绪控制。

最后,教师不要过高估计自己对学生引导的效果,学生之所以会产生较好的转变,可能来自多方教育的结果,比如说家庭因素、朋友因素等,切不可把其他因素促成的好影响牵强地认为是自己引导的结果。就拿小小最终高考考了643分,绝不是我与之“谈一下”的必然结果,成绩的取得应与其长期受教育和自我教育有关。只能肯定一点:我的“谈一下”没有起负面的影响而已。

猜你喜欢

谈话心理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题解教育『三问』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班主任的谈话艺术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正确理解术前谈话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