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环境保护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
2016-03-01朱兰钢
朱兰钢
(鄱阳县饶丰中学 江西鄱阳 333126)
中学化学环境保护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
朱兰钢
(鄱阳县饶丰中学江西鄱阳333126)
相关研究表明,中学生环保意识比较薄弱。在当前我国大力提倡环境保护理念的情况下,培养当代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使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积极进行中学化学环境保护课程资源开发,改变学生学习化学方式,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化学知识水平,还能够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所以,规范、合理的进行中学化学环境保护课程资源开发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秉着提升中学生环保意识的目的,对新课标要求下开发课程资源理论进行分析,进而探究中学化学环境保护课程资源的开发。
中学化学 环境保护 课程资源开发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高度统一的国家课程,课程管理体制单一,教师课程资源意识淡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及管理水平较低。但新课标要求,改变了课程资源开发被动的情况。在当前中学生环保意识不强的情况下,中学学校应当在中学化学教学方面,应当积极的进行环境保护课程资源开发,将环境保护课程与化学课程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培养,提升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不仅利于学生文明成长,还能使学生逐渐成为保护我国环境的主力军。所以,基于新课标要求,在中学化学教育方面开发环境保护课程资源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课程资源及新课程要求下开发课程资源理论的分析
1.课程资源
对于课程资源的定义,目前教育界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但基于相关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课程资源的阐述,可以确定课程资源具有特点:
(1)具有教育性。课程资源作为教育教学方面的重要资源,其必然具有教育性,如此才能使课程资源具有开发价值,提高课程教育的意义。
(2)无特定形式。课程资源可以是显性的,亦可是隐性的,无论何种形式的课程资源,其开发价值是不变的,可以为优化课程提供帮助。
(3)利于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开发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对课程资源进行了解与学习,这有利于促进教师发展,而利用课程资源优化的课程,其教育性增强,良好教育学生,有利于学生良好发展[1]。
2.新课程要求下开发课程资源的理论
在社会经济发展良好的情况下,教育受到了较大影响。为了使教育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不断发展的时代,应当基于新课程要求,合理的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优化课程,提高教育水平,并良好的培养学生。当然,要想合理的进行课程资源开发,需要明确课程资源开发理论,即:
(1)课程内容选择应服务于学生未来发展
在新课程要求的情况下,为了保证课程具有较高的教育性、应用性,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应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需求、学生未来发展需求、学科发展需求为准,合理的利用课程资源,从而丰富课程内容,并且保证课程内容是学生在未来发展中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创新精神等,促进学生良好的发展。因此,课程资源开发理论之一为课程内容选择服务于学生未来发展。
(2)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化学学科的建立,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对人类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化学学科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快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为了促进化学学科良好发展,在进行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社会中普通公民生活需要具备的基本化学素养,进而合理丰富化学课程,使化学课程贴近生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2]。
二、中学化学环境保护课程资源开发
基于以上课程资源开发理论,对中学化学环境波保护课程资源开发,具体的做法是:
1.明确中学化学环境保护课程资源开发的选题标准
(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将环境保护课程定义为探究性课程,那么就需要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了保证环境保护课程能够持续进行下去,持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环保学识,环境保护课程资源的开发应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为选题标准之一。
(2)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环境保护需要学生主动参与,才能使环境保护行为变得有意义。为此,在进行环境保护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使其能够探索知识,发现新知,并增强自身感受与感悟,如此学生才能身体力行,保护环境。基于此,设定环境保护课程资源开发的选题标准,应为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3]。
2.中学化学环境保护课程资源的开发
(1)环境保护课程的教学模式
对于环境保护课程教学模式的设置,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①合理设置环境保护课程教学模式,首先要明确教学的主要理念,即以教师为主导,在环境保护课程中,采用适合的教学手段或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和探索知识;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即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参与学科知识讨论、探索、思考等,逐步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增强自身社会责任感。
②合理设置教学策略。也就是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引导、激励、评价的作用,使学生在环境保护课程中,能够愉悦的、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进而探索知识,学习知识,逐步提升自身环境保护意识及能力。此外,为了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索环境保护主题,还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2)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课程资源的开发:
①选题目的:在人们高度关注大气污染问题的情况下,为了逐渐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在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就应当让学生意识到大气污染的严重性,以便学生在未来生活与工作中注重保护大气,处理大气污染问题。
②教学设计思路:采取探究合作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调动学生主体意识,在此之后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互动,鼓励学生进行大气污染问题的分析,并探索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的做法[4]。
结束语:
课程管理体制单一,教师课程资源意识淡薄,使得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及管理水平较低。在新课程要求下,应当注意改变传统课程资源开发被动的局面,规范合理的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在中学化学环境保护课程资源开发方面,应当以课程内容选择应服务于学生未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资源开发理论为基础,合理设定环境保护课程资源开发的选题标准,进而规范、合理的进行中学化学环境保护课程资源的开发,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并设置适合的环境保护课程教学模式,如此可以为科学、合理的开展中学化学环境保护课程奠定基础。
[1] 包永良.中学化学环境保护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
[2]冯新平,李艳.中学化学实验中消除隐形污染源的途径和方法[J].化学教学,2013(6):49-52.
[3] 韩伟.浅谈如何抓好初中化学教学[J].新课程(中学版),2011(4):258.
[4]张素敏.初中化学教学的点滴思考[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