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生个性差异的教育

2016-03-01于海娇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差异教育教师

于海娇

(钦州市钦北区教育局 广西钦州 535000)



浅谈学生个性差异的教育

于海娇

(钦州市钦北区教育局广西钦州535000)

当今社会,“个性”已经是大家众所周知的词语,影响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社会生活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努力四个方面。其中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的主导,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人的一种活动。所以在教育中可利用学生的不同个性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使新一代有个性的青年成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教育者的重任,也是时代的重任。

个性 教育 差异 教师 学生

一、个性的界定

1.定义

个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以及比较稳定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1]

2.个性差异的了解及其影响因素

众所周知,孩子的可塑性要大于成人,因此一个人生命之初的几年对他性格形成的影响是最大的,正所谓“关键期”,但成年后的性格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而改变。

影响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不外乎遗传因素、社会生活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努力四个方面。[2]

其中,遗传因素为个性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社会生活环境,脱离了这个环境人的个性是不能正常形成和健康发展的。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动力,但在学校的教育中还需要教师给予积极的指导,所以说教育才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主导,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人的一种活动。特别是学校教育,能对人的个性发展给予全面、系统和深刻的影响。尤其是教育能排除和控制环境中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给人以更多的正面引导,从而使人的个性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个性差异的具体表现及相应的教育策略

个性可以从学习动机、气质、人际关系等多种方面得以表现,本文从单一气质的角度开展相应的教育策略。

1.多血质的学生及教育策略

多血质的学生聪明活泼,对周围环境反应敏捷,又有较好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适应性很强。但是由于思想还不成熟,认识分辨能力都较低,所以易染性很强,对社会各种不健康事物的接受比其他的学生更快,比如赌博、网恋等等,真可谓屡见不鲜。教师要防止他们的粗心大意、兴趣广泛等特点,既不能一味地放纵他们,又不能因为某些特点而厌烦他们,批评时要有一定的刺激强度,但又要耐心细致,要开展一些兴趣小组和课外文体活动,充分调动他们的才能和创造力,激起多种兴趣的同时,要培养其中心兴趣,将他们的精力与智慧引导于长知识、长身体和有利于思想品德健康成长的各种有益的活动中去。[3]

2.粘液质的学生及教育策略

粘液质的学生安静、稳重、多思,思维相当活跃,对事物理解的比较深刻,在集体中往往属于易被忽视的“默默无闻”的学生。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吸引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引导他们生动活泼、机敏地完成活动任务。这类气质的学生比较安静勤勉,不干涉别人,但是错误的观点一旦形成就很难改正,因缺少与他人的交流,错误无法暴露,教师就要抓住生活的一点一滴,防微杜渐,做好疏导工作,将错误思维和观点消灭在萌芽状态,杜绝可能发生的冷漠和萎靡不振。

3.胆汁质的学生及教育策略

胆汁质的学生暴躁、情绪突变,秉性耿直,情感真挚而丰富,讲交情重情意,守信用但头脑不冷静,性格粗暴,较冲动,常常感情用事。教师需要求他们控制自己,能沉着地、深思熟虑地回答问题、发表意见。注意培养他们扎实的作风,达观自制的待人态度。对这类学生不可急噪粗暴,而应该慢言细语、实实在在、干脆利落地讲清道理,努力抑制他们的激动情绪,避免偶发事件一次又一次地发生在他们身上。[4]

4.抑郁质的学生及教育策略

抑郁质的学生反映迟缓、接受与活动能力差。日常生活中老实、听话、学习用功,但方法较死板,表现的一直很努力,但在成绩上却很难见到收效,所以常有失落感和自卑感。教师应给予这类学生更多的关怀与帮助,要着重发展他们机智、认真细致和自尊心,尤其是要有自信心,反对怯懦、多疑的心理,要创造条件,安排他们从事有一定难度的、需要与人交流和配合的工作,以鼓励锻炼他们的勇气。言语上教师要切忌急于求成,应采取多鼓励、多开导、多表扬的方法,不厌其烦地给予具体指导与帮助。[5]

三、教师的责任

其实个性也不仅仅是单一方面的,比如有人喜欢数学、有人喜欢社会实践、而有人又擅长文艺,还有人什么都喜欢,但个体在多种兴趣中必然对一种有更大、更浓厚的倾向性,如果没有,教师就要在广泛兴趣的基础上经过深入了解,以多年的教学经验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使兴趣既博又专,这样有了稳定的兴趣,才能坚持工作,锲而不舍,取得创造性的成就。研究表明在实践中培养个性的成效最大,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中会产生兴趣,而且这种个性相对较稳定。

在差异教学的组织形式中,可以按能力或成绩的高低缩小学生间的差距,虽然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但是高低班的学生很可能都会有相应的情绪影响;也可以通过跳级和留级的方式来缩小班级的差距,但也会随之带来留级学生自尊心受损的问题,教师们就要做好心理辅导,还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给留级学生更多的温暖和关怀,树立自信心,减少挫败感。但本人觉得最好的形式就是组建小型的班级,这样更容易形成亲密的师生关系,这种近乎一对一的模式,使个别指导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在差异教学的手段中,可以借用先进的教学设备不断地运用到教学当中来,为教学更好地适应个体差异提供新的手段。比如电视及录象设备、光学投影设备等,可以很好的弥补课堂上成绩差异大的缺陷。因为学习跟不上进度的同学可以借助这些手段,反复地播放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及时补上尚未掌握的知识,赶上全班的进度,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学有余力的学生也可以借助这些手段更有效地进行超前的学习或选修其他课程进一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以上是本人在教育教学中曾用过的方法,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希望更多的教育同仁都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特点进行教学,使我们的学生都能扬长避短,成人成才!

[1]陈 琦, 刘儒德. 当代教育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范安平, 彭春妹. 教育应用心理学, 武汉大学出版社

[3]吴庆麟, 胡谊. 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刘维良. 教师心理卫生, 知识产权出版社

[5]卡尔·柯尼希. 个性命运交响曲, 上海人民出版社

[6]理查德·格里格, 菲利普·津巴多. 心理学与生活, 人民邮电出版社

猜你喜欢

差异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相似与差异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找句子差异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