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大学文化建设思路
2016-03-01金炜王婧
金 炜 王 婧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 100024)
浅谈创新大学文化建设思路
金炜王婧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100024)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日常生活和交往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创新不仅是时代的要求,在大学文化建设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的时代背景为大学文化建设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本文立足于时代前沿,从创新的角度对大学文化建设提出几点基本思路。
大学文化 建设思路 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大学文化建设正如同青年在价值观形成的人生阶段开始扣的第一颗纽扣,创新大学文化建设更是迫在眉睫,具体建设思路如下:[1]
(1)创新大学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这是大学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最鲜明的特征,也是事关中国大学文化建设改革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打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建设的根基,才能确保中国大学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
(2)创新大学文化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这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2]
大学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是塑造思想和心灵的殿堂。大学文化建设必须要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性,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培育合乎时代要求的大学精神,把大学建成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示范基地。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引领大学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效结合,使广大青年学子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创新大学文化建设必须强化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是大学文化建设取得有效发展的重要支撑
党和国家把文化传承与创新作为大学的四项基本职能之一,这是要求大学更好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一方面,要在历史的文化积淀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珍藏我们国家传统优秀文化,敢于追求大学的独立精神与求真思想;另一方面,要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对当前大学的功能与社会价值进行准确定位,吸收优秀文化,摒弃错误思想,使大学文化建设贯穿大学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之中,激励青年学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建功立业。[3]
(4)创新大学文化建设必须把握时代赋予大学的新要求和教育发展的新形式,这是大学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
新世纪开启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重要战略机遇期,建设创新型国家等发展需求,对大学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我国教育体制的改变,对大学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内容、方式与目标提出了新要求;国家在国际事务的竞争,对大学知识、技术的生产、传播、转化和服务提出了新要求。大学文化建设出现了新的挑战,也创造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如何正确看待大学发展面临的许多新挑战和新问题,如何正确评价新形势下大学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正确理解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与价值内涵都有待我们进一步思考,进一步实践。因此,创新大学文化建设,要认真把握时代赋予大学发展的新任务,不断赋予大学文化建设新内涵。
(5)创新大学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大学自身办学的实际,这是大学特色发展的根本遵循
文化的个性是文化存在的依据,一种文化如果丧失了个性,也就丧失了自己的生命力。大学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通过提升自身的文化品格和个性,从而形成大学的特色。个性和特色既是一所大学文化的本质特征,也是一所大学赖以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充分运用文化的力量,立足大学办学实践,实现特色发展,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6)创新大学文化建设必须坚定以人为本价值理念、这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
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才。以人为本是大学文化建设重要的核心目标。创新大学文化建设,要关注在多元文化诉求环境下,如何确立主流文化价值;在各种思想激烈碰撞情况下,如何把握正确导向;在多种思潮不断涌来的现实中,如何引领时代潮流。要通过大学文化的激励、引导,促进青年学子自由全面的健康发展。以人为本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它体现大学教育的根本,关乎国家民族的强盛。[4]
(7)创新大学文化建设必须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这是实现中国大学教育强国之梦的必然选择
创新大学文化建设,是“中国梦”在大学文化建设上的具体体现。大学文化建设既是贯穿大学各环节的全局性工作,也需要具体的项目作为实践的载体;既需要润物无声的校训、校风和优良传统的影响,也需要有声有色的大学文化活动来支撑;既要着力推进一些重点工作,也要着力构建大学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创新大学文化建设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要把文化建设融入学校全方面工作的大文化建设观,要健全各方齐抓共管、各部门分工负责、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从政策制定、规划编制、经费安排、资源配置、宣传引导等方面对大学文化建设给予全方位支持,形成大学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要大力倡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使大学文化建设成为实践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要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珍惜和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弘扬高尚进取的大学精神;要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导向,积极发现和宣传先进典型,大力倡导良好的师风学风,倡导清正廉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党风教风,培育风清气正的大学思想道德环境,使大学文化建设成为实现我国大学教育强国之梦的必然选择。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中国高等教育强国之梦指日可待!
[1]袁贵仁.创新是教育发展的灵魂[J]. 求是. 2003(01)
[2]戴立生,于运国,夏跃军. 对 高校党建促进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J]. 现代教育科学. 2015(01)
[3]许青云.论文化与大学文化建设[J]. 高等农业教育. 2014(01)
[4]王汝发.大学文化建设的量化评价[J].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