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离退休工作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2016-03-01李晓娜
刘 建 常 怡 李晓娜
高校离退休工作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刘建常怡李晓娜
“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传统模式下的高校离退休工作带来了挑战。为了适应这一趋势,提升高校离退休工作管理的效率,实现管理和服务机制双提升,切实落实好老同志的“两项待遇”。本文在概述高校离退休工作信息管理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最后探讨了高校离退休工作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离退休 信息管理系统 数据库设计 B/S模式
一、高校离退休工作信息管理的现状
1.高校离退休工作的现状
据统计,在2007年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和直属单位的离退休人员已达15万人,其中,离休干部1.2万余人。有的高校离退休人员与在职人员的比例接近1:1,其中,相当一部分具有高级职称或担任过校级以上领导干部。[1]这一比例在未来的几年中仍将继续增加。相对于庞大的离退休群体,服务和管理工作量急剧上升,任务重,责任大,繁琐事务越来越多,而目前的人员职数仍旧是十多年前的编制,这样,势必影响老干部服务工作向更深、更细方向发展。
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离退休人员近600人,离退休处只有8名工作人员,学校采用的是一级管理,离退休处的工作方式还停留在“用各种账本解决问题”的层面上。如举办或组织各种大型活动,都要通过制作纸质票据等方式来解决问题。不仅效率低,费时费力,而且极容易出错,对于工作成果,也难以统计。因此,如何提高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管理和服务效率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
2.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2015年在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互联网+”。“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2]
高校的离退工作也应顺应趋势,与时俱进,实现离退休内部业务流程优化和重组。例如,在重复性的操作和审批环节上精简增效,通过线上与线下合理分配,缩短业务办理时间,无纸化办公减低办公用品能耗,实现低碳,还可以全面实现离退休工作的数据共享与业务融合,实现数据的备份与共享,通过与高校财务、资产、人事、校医院的业务之间有机对接,进而合并同类业务,形成具有集成优势的大数据。
二、高校离退休工作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1.信息系统需求目标
(1)通过联网计算机,离退休处实时从人事处、财务处、校医院等部门获取离退休人员的人事基本信息、工资津贴信息及身体健康状况信息。也可通过数据转入将其他系统的数据快速导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
(2)离退休处基于数据的完整性及准确性,能及时、快速的查询、统计有关信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
(3)离退休人员可以借助于任何一台能联网的电脑,登录所在高校的主页,查询个人相关信息,然后录入自己的个人信息,从而完成数据信息采集工作。
(4)离退休工作处可以将离退休管理系统与学校其他关联部门的业务系统数据有机链接,详细记录离退休各项管理工作。
(5)在数据管理及流程管理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整合及数据分析,起到为领导提高辅助决策的作用。
2.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1)系统描述
离退休管理系统是一个集人员信息管理、工作管理、活动管理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系统以离退休人员基本信息为中心,围绕和离退休人员相关的三类用户角色、系统管理和系统接口进行整体设计。[3]
(2)系统管理子系统功能
以人员管理为例,离退休人员基本信息管理模块涉及到多个部门间数据的交换和同步,基本信息中的个人自然属性、聘任职务等的信息由人事处提供,工资、津贴、保险、扣税等信息有财务处提供,退休后的管理单位及退休金发放信息由离退休工作处统筹管理并授权二级单位及进行二级管理。并将部门间的数据授权在权限范围内自由流通,离退休人员也可以查看个人相关信息,并可以修改部分信息。
三、高校离退休工作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高校离退休管理系统旨在实现离退休处对离退休人员信息管理的时效化,实现离退休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面向对象主要是离退休处管理人员,为离退休人员信息更新、信息归档、快速查询、记录服务工作、数据统计分析提供一个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精细化的管理、人性化的服务。[4]
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拟建构的系统设计分为系统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系统架构设计等。
1.功能设计
功能设计包含人员信息管理、党建管理、活动管理、关工委管理等功能模块,每个功能模块还分别有多项具体功能,以党费管理为例,通过党费管理可录入党员缴纳党费的基本情况,同时提供批量导入功能。
2.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的优劣决定了整个系统性能的高低,同时也会影响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的安全性、操作方便及故障恢复。信息系统为了保证系统稳定和数据安全,使用Oracle 11g 数据库。信息系统不仅记录了老同志的各类数据,还对业务工作提供支持。[5]
3.系统架构设计
信息系统属于B/S结构,用户使用方便,用户使用浏览器即可使用本系统。而且,支持多种类型设备以浏览器访问系统。服务器系统平台采用Windows系统,数据库平台采用Oracles数据库。信息系统分为两个层级:系统功能层和应用功能层。系统功能主要实现权限管理、系统日志等,应用功能层主要实现信息系统的业务功能。[5]
同时在系统功能功能层和应用功能层实现外部接口集成和外部数据集成,与学校的其他业务系统数据对接。集成多种业务办理便利化设备及服务平台。[5]
如果信息系统得以推广适用,将会在提升效率和满意度方面实现根本性的改变。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系统通过累积每位老同志的数据,形成具有集成特点的大数据源。通过对大数据分析、比较、挖掘、筛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从而形成更为科学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从而推进离退休工作更加科学化。
四、高校离退休工作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施
1.技术要求
(1)具备良好的跨平台能力,能安全稳定的运行于Linux内核的操作系统,提供7*24小时不间断服务。
(2)支持主流厂商的硬件平台;
(3)系统为B/S架构,兼容Chome、Firefox、IE8以上等主流浏览器。
(4)具备较强的二次开发能力,以降低后续的功能拓展成本。
(5)完善的用户和权限管理、认证系统;分布式控制允许管理者在不同地点登录到服务器进行管理;分机管理允许设置管理者不同的角色和管理权限。
(6)系统安全,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并对系统的所有操作有详细的日志记录。
(7)支持与当地的信息化系统以及学校其他信息化系统进行集成。
2.性能要求
(1)高技术。包括数据库技术、Internet技术、数据上传下载技术等均选择目前先进技术,并且所采用技术有一定的前瞻性。
(2)高性能。系统应该保证较高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 (3000小时=125天)和较低的平均故障率。
(3)易扩展。采用三层架构开发,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并保证最大限度的链接到任何数据库。
(4)与整体校园信息化环境相融合。实现系统在高校的校内门户中的单点登录功能,且与对高校信息平台、数据中心等实现对接,暂时无法对接的,需要预留对接接口。
(5)可移植性。若数据需要转移,则全部数据必须完整、准确的导出、迁移;且系统开发技术应不与操作系统相关,而是全面支持业界标准。
(6)层次性。系统设计结构应该有清晰的层次,以达到效率高、思路清、数据安全的效果,在系统设计时,应将数据层、业务层、表示层分开设计。
3.实施效果分析
信息系统如果上线并运行,离退休工作处的工作效率将会大幅度提升,工作周期缩短,工作中所需的人力成本将会大幅度降低。[5]便利于各类需求信息的查询、提取、统计和分析。
[1]袁贵仁.在教育部老干部工作总结交流会上的讲话[C].2007.
[2]樊绮.互联网+能为教育带来什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5):卷首语..
[3]高静.高校离退休职工信息管理系统[D].长春:吉林大学,2006:7.
[4]刘新. 基于B/S的高校离退休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长春:吉林大学,2015:19.
[5]宋青嵩.北航离退休工作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A].北航老龄工作研究文集(第一集)[C].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5.
李晓娜(1987—),女,北京人,中央财经大学离退休人员工作处科员,研究实习员,研究向为高校管理。
刘建(1981—),男,山东省莱芜市人,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民商法专业博士生,离退休人员工作处活动中心主任、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校管理。
常怡(1979—),女,陕西人,中央财经大学教务处主任科员,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研究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