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父母教养方式关联性评价

2016-03-01刘晓娟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关联性教养健康状况

刘晓娟

(长春市农安县鲍家中学心理健康教师 吉林长春 130209)



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父母教养方式关联性评价

刘晓娟

(长春市农安县鲍家中学心理健康教师吉林长春130209)

目的:探讨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父母教养方式关联性。方法:随机抽取学校初中生300名,进行心理健康测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父母教养方式采用评价量表(EMBU)。结果:①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检出率16.4%;②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③父母的惩罚、严厉、否定因子较其它因子的相关性更高。结论:父母教养不科学、严厉消极方式易引起初中生心理问题,值得父母关注教养方式。

初中生 心理健康 父母教养方式 关联性

初中生正处于心身发展快速,易受外部环境影响的的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等方面较难平衡的发展,如果出现心理严重不健康问题,对于他们无论现在还是将来的发展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甚至会误入歧途。然而和初中生心理健康情况关联性较大的因素有很多,有研究显示包括:①生活事件;②人格;③应对方式;④父母教养方式等。父母教养方式不仅包括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态度,也包括由此产生的家庭氛围和各种成分的隐性教育、家庭教育的孩子一生不仅限于年轻时期,在众多因素当中,家庭作为一个个体的最初接触到的生活环境,所以说出生后的第一次接触是很重要的,个人的成长发展对个体的塑造有重要的影响[1]。本研究通过研究300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所受到的教养方式,探究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父母教养方式关联性,以期对于初中的心理健康发展做出帮助,研究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学校初中生300名,进行心理健康测试。男生167名,女生133名,初一学生112名,初二学生97名,初三学生91名,年龄11~16岁,平均年龄(14.03±1.21)岁,学生年级、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2.方法

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情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采用1~5级评分,问卷采取当场回收,回收率100%。

父母教养方式采用评价量表(EMBU)。该量表由中国医科大学岳冬梅等修改由瑞典 Umea 大学精神医学系 Perris 等人共同编制用以评价父母教养态度和行为的问卷,整个量表包括6个父亲因子分和5个母亲因子分[2]。父亲因子分包括①父亲情感温暖、理解(FF1);②父亲惩罚、严厉(FF2);③父亲过分干涉(FF3);④父亲偏爱(FF4);⑤父亲拒绝、否认(FF5);⑥父亲过度保护(FF6);母亲因子分包括:①母亲情感温暖、理解(MF1);②母亲惩罚、严厉(MF2);③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MF3);④母亲偏爱(MF4);⑤拒绝、否认(MF5)。使用1~4分为标准。

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统计软件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输入,并整理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t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

二、结果

1.初中生SCL-90结果

以SCL-90总分>160分为筛查临界值,一项或多项因子分≥ 3分表示存在中度或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结果显示有心理问题者49人,检出率16.33%。其中男生27名,占比例16.17%,女生22人,占比例16.54%.最常见心理问题情况是敌对、强迫、偏执三个因子,占的比例分别是:5.67%、4.32%、3.60%;偏执之后是焦虑、抑郁、恐惧、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

2.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结果

大部分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健康的,但是有部分家庭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存在严重的问题,如过分严厉、一直否定、过分干预、过分保护。

3.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和SCL-90各因子、SCL-90总均分存在显著负相关(t=-2.304,P<0.05),父母亲的过度保护因子与SCL-90各因子、SCL-90总均分存在显著正相关(t=3.219,P<0.05),其余各因子均同SCL-90各因子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

三、讨论

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学校要重视,家长更应该注意,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对于其一身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也是关键的时期。所以社会和家长应该重视这个重要人生过渡阶段,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预防其心理不健康,如果发现其心理健康存在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因此学校和家庭定期要对初中生进行心理测评,及时发现其心理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预防初中生的心理问题。要对初中生的父母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对父母进行知识教育,从而在教育方式上加强注意,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增加、完善教育部门尤其是学校与心理卫生机构联系的基础上完善上述措施,青少年行为不管社会方面或是心理方面无不与他们现在或过去的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3]。王丽敏的研究显示父母的教养方式同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关,尤以父亲缺乏温暖理解对孩子的影响更加明显[4]。

本研究显示,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与SCL-90各因子、SCL-90总均分存在显著负相关(t=-2.304,P<0.05),父母亲的过度保护因子与SCL-90各因子、SCL-90总均分存在显著正相关(t=3.219,P<0.05),其余各因子均同SCL-90各因子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显示了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于初中生的心理有重要的影响,这与王国锋等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父母教养方式关联性密切,值得父母和学校注意,父母应注意科学的教养方式,从而提高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1]王景芝,胡玲,黄海娜.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A].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Key Lab of Mental Health,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第二届心理健康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Key Lab of Mental Health,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2012:3.

[2]张文.山东省某城区初中生家庭功能及心理健康调查研究[D].山东大学,2014.

[3]王盟,刘炳伦,李仁军.济南市某校初中生心理健康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21(06):648-651.

[4]刘胜凯,卢立平.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4,29(09):85-88.

猜你喜欢

关联性教养健康状况
教养方程式
四物汤有效成分的关联性分析
如何准确认定排污行为和环境损害之间的关联性
教养,就是选择做个更好的人
CRP检测与新生儿感染的关联性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
熊孩子的超市教养课
关于矩阵的关联性
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调查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