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合唱特长生的选拔和培养策略

2016-03-01海南省三亚市第九小学陈静茹

新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变声特长生声部

□海南省三亚市第九小学陈静茹



小学合唱特长生的选拔和培养策略

□海南省三亚市第九小学陈静茹

【摘要】近年来学校重视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各种艺术形式在学生中得到广泛的普及,合唱是每所学校必开展的一项,且需要的生源也相对较多,于是关于合唱特长生的选拔和培养也越来越重要。本文简要论述小学合唱特长生的选拔,并从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多参加社会实践和如何提高学生成功感和教学质量四方面去分析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合唱特长生选拔培养

近几年,学校都很重视开展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包括音乐、体育、美术等。一方面是家长想通过参加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小孩各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学校也想通过文化来带动学校更好地发展。而在学校开展的第二课堂中,合唱是最为普及,且需要的特长生最多的一种。而在合唱活动开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如生源不稳定、家长认识观念差、学生的识谱能力较差、歌唱基础、合作能力和发声习惯等方面参差不齐,各不相同、学生对于合唱的概念十分淡薄,甚至误以为合唱就是齐唱,或者出现一、二声部相互喊唱等问题,如何培养出一支整齐的合唱队呢?本文从合唱特长生的选拔和培养方面谈谈几点心得。

一、合唱特长生的选拔

1.什么是合唱特长生?合唱是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常有指挥,可有伴奏或无伴奏。它要求单一声部音的高度统一,要求声部之间旋律的和谐,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而依据人声的分类,合唱可分为童声合唱,即由尚未变声的少年儿童组织的合唱。包括小学男女学生组织的合唱及初中低年级尚未变声或变声初期的男女学生组织的合唱;女声合唱,由变声后的女学生组织的合唱;男声合唱,由变声后的男学生组织的合唱;混声合唱,由女声(或童声)与男声混合组织的合唱。而特长生,顾名思义就是在某些方面(比如音乐、体育、绘画等)有优于普通人的技能的学生。而合唱特长生就是在声乐方面具有一定天赋或者是优于普通人的学生,就是合唱特长生。

2.合唱特长生的选拔。很多学校受生源、音乐素质和学校条件的影响,在合唱特长生的选拔上办法也不一样,但一般都是从这几个方面去考虑:首先是下达通知,班主任先动员并推荐班里优秀的学生上来;其次是专业老师考核,一方面是形象考核,另一方面是专业方面的考核,包括识谱、唱歌、节奏等;再次就是排练试音;最后确定特长生名单。除了这三方面的选拔方法,笔者还有几点建议:

(1)加大选拔宣传和优惠政策。很多地区,特别是在农村或是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家长对送小孩参加特长生班积极性不是很高,总认为只要小孩在学校读书,成绩好了一切都会好,因此招收和选拔特长生工作很难开展,也进一步制约了特长生的质量,所以学校在招收之前必须要加大对特长生选拔工作的宣传力度。另外,对加入特长生的学生要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作为鼓励和支持,从最大程度上去鼓励他们加入特长生的行列。

(2)以自愿为原则,以兴趣为起点。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在选拔特长生之时就应该要考虑并尊重学生的选择,可以先让学生自行选择,当然小学生大部分还是需要老师和家长引导的。所以,在动员阶段如果我们发现有好的苗子,不妨做一下小孩家长和小孩本人的思想工作,尽最大限度地鼓励他们去参加,以此也可以建立起家庭、学校和教育者三者关系圈,为下一步的训练打下稳定的基础。

(3)以平等为宗旨,合理安排角色。国家教育法规定:“现代教育要建立在平等教育之上”,即每个学生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所以,在选拔合唱特长生时,不可因为某个学生相貌长得不好而排斥,最后扼杀了一个将来或许在音乐方面有贡献的人。我们可以观察一些省市或国家级的合唱队,他们的队员也不是每个都是相貌好的,不是吗?

(4)以团队合作为出发点,以长治久安为导向。现在很多学校的合唱队都面临着一届不如一届的状况,其主要原因还是学长学姐们没有带好头,所以在选拔特长生时,注重团队合作的生源是比较重要的,那如何选出这些人呢?一是选纪律好的,这个可以在班主任或家长中进行了解;二是选对合唱表现出浓厚兴趣的,也可以通过开展问卷调查进行了解。

二、合唱特长生的培训策略

俗话说:“打江山容易,保江山难”。难在合唱队员们面对艰难时无法坚持,难在面对学业或排练时无法抉择,等等。所以,教师要通过一些特殊的方法尽量让学生适应并热爱合唱,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从几个方面进行谈谈。

1.加强学校与学生家庭的联系,促进特长生稳定发展。家庭是学生生活和成长的摇篮,也是学生艺术特长培养的摇篮。离开了家庭的保障作用,艺术特长生的培养就失去了依托,要想取得成效几乎不可能。所以,学校要对特长生家庭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和联系:

首先,引导家长对特长生培养要有高度认识的态度,要认识到合唱教育对学生心理和人格成长的重要作用。不要只重视学生的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成绩,认为培养特长生就是要成名成家,而不让小孩参加合唱特长生,这些都是认识上的误区。如何提高家长对合唱特长生培养的认识?学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可以通过报告会、案例宣传等途径去宣传家长;通过改革学校的评价方式,举办多种活动来引导家长等。

其次,学校要与家长确定培训的周期,并且要让家长在最大的程度上给予支持。特长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周期。因此家长要给予孩子时间上的保障。一是家长要给孩子留出足够的学习和排练时间;二是家长要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以便于陪同孩子。当然,有好多学生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特长,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不管孩子参加学校的什么活动,家长都亲自陪同,给孩子鼓气。经过几年的努力,这些特长生在一定程度上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最后,是家长要给予小孩一定的物质保障。孩子参加特长生活动培训需要一些设备和服装道具之类,如果学校无法提供,只能由家长承担。根据承受能力,家长应尽可能满足孩子参加活动的需要。如果外出活动,还需要家长提供交通工具。另外,需要聘请专业的教师,需要支付一定的培训费用,等等。总之,没有物质上和经费上的保障,特长生培养就无法实施。

2.发声与歌曲训练相结合,让学生感受成功感。在合唱训练教学中,老师其实也有不足的地方,通常我们都把发声练习当做是简单的“开开声”。在合唱训练中要让学生重视发声练习,教师的引导是很重要的。应该加强发声练习与歌曲的联系。引导学生把发声练习时的好状态带入歌曲的演唱中,让发声练习最大限度地为歌曲演唱服务。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了让队员们认识到发声练习是声乐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教唱歌曲时,我会非常注重两者之间的联系。比如在学习唱歌环节先让学生找到前面练声时的感觉,把歌曲主旋律演唱一两遍,然后保持在这状态练唱歌词,并在出现问题时联系发声练习讲解、分析。为了使发声练习不产生枯燥的作用,也可以通过发声练习过渡到歌词的演唱中,让学生用发声时的感觉带到歌词的演唱中来,比如合唱《歌声与微笑》中,高声部用“啦”来演唱,中声部用“哈”演唱,通过“啦”和“哈”的演唱提高学生的咬字和吐字方法,并从中强调学生的高中声部的配合,使学生感觉我不是在单打独斗,让学生获取合唱的乐趣。

3.多参加演出或赛事,促进团队的凝聚力。舞台是可以锻炼演员全方面素质提升的一个平台,同时也是促进队员们自信心提高,增进队员凝聚力的一个平台。在合唱特长生培养的环节中让队员多参加演出或比赛是最好最快提升个人能力的方法之一。比如学校的晚会、学校的比赛、省市的比赛,甚至也可以做一些下乡、下部队的慰问演出,等等。

4.引进教学,提高质量。从合唱队平时的训练和比赛中发现,要想培养出一批专业有素的合唱特长生,我觉得还是不够的,最起码按照我们目前本校教师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可以考虑要聘请相关的专家过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和辅导。学生因为有了舞台的实践后,对专家的培训内容就更容易领悟,同样学生自己也觉得在这个团队中很自豪,并且专业老师的合唱训练能力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从音.合唱艺术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2]吴灵芬.对中小学合唱艺术教育的思考[N].中国艺术报,2009-04-14.

◎新感悟◎

猜你喜欢

变声特长生声部
融合CNN和Transformer编码器的变声语音鉴别与还原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木星地
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真人变声设备的设计与实现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谁是体育特长生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多声部视唱训练研究——以《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为例
刍议体育特长生辅导教师的角色定位
基于工作室企业机制项目实践型IT特长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