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时政新闻的重要性与写作技巧
2016-03-011重庆市文化委员会重庆4000002重庆市版权局重庆400000
雷 平(1重庆市文化委员会,重庆 400000;2重庆市版权局,重庆 400000)
论时政新闻的重要性与写作技巧
雷 平1,2
(1重庆市文化委员会,重庆400000;2重庆市版权局,重庆400000)
一、时政新闻
时政新闻是与时事政治联系在一起的新闻,是记者对党和国家在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管党治党,协调各方,依法治国活动的记录,是对人和事的报道。时政新闻是国家机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表现形式。时政新闻除具有一般新闻的特点外,最为突出的是:观点立场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及时,语言简洁准确。
(一)任务:宣传共产主义人生观和价值观
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反映党在深化改革中带领人民从新起点出发,抓住战略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反腐倡廉等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党中央指出,当今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媒体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努力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贡献,要充分运用自身特点和优势,广泛传播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包容理念,切实承担社会责任。
(二)原则:真实、党性、指导性、群众性和舆论监督
1.真实性。时政新闻必须是事实,已发生的事实才能成为新闻,未变成事实的猜想和设想不是新闻,造谣生事、无中生有、打胡乱说、胡编乱造的信息不是新闻。马克思讲,新闻是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它包含三层内容:一是新闻要素准确无误,如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果等。二是引用材料必须准确可靠。三是背景材料完全真实,做到全面、客观、实事求是。
时政记者一定要有全局观念,有大局意识。例如,报道经济快速增长,首先要想到这种政绩符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要了解科学发展,必须先要知道我国近年发展的现状。要让干部群众知道,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事业全面发展;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发展是可持续、集约的,不是粗放、高能耗、低产出,发展重质量、讲效益、讲资源节约;发展的结果不是高排放、高污染,不能牺牲生态环境,而应是环境友好型的。切忌为了政治需要公开造假,为了宣传典型任意拔高,为了屈从压力写昧心文章,为了获取利益胡编乱造。也要切忌粗枝大叶,调查不实;道听途说,捕风捉影;知识贫乏,不懂装懂;全凭想象添枝加叶,偷梁换柱,移花接木。
2.党性。党性是我们区别于西方新闻学的显著标志,马克思讲,党媒是党的思想武器政治阵地和存在发展标志。
美国人约翰·B·博加特提出:“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斯坦利·瓦利克尔提出新闻是建立在“妇女、金钱和坏事基础上的”。西方新闻学的基本立场是,一切反常的、有刺激性的、人们好奇的才是新闻。这种观点有其深厚的人文背景及经济基础,他们对新闻的认识虽然侧重在“读者兴趣”上,但实质上是“利润”在操纵。
我们新闻学的党性原则体现政治利益,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为民、务实清廉,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新闻作为意识形态,作为宣传、教育和动员人民群众的一种舆论形式,总是直接或者间接地反映党和国家的政治立场、政治主张和政治观点。毛泽东曾指出新闻工作的任务:舆论宣传;新闻工作者的立场:正确的政治方向;新闻工作者的素质:有政治意识、全局眼光,有清楚认识当前的政治形势以及敏锐抓住核心问题的能力。
对政治家办报,中央几代领导人都有过明确的要求。中央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四项标准”和打好理论路线根底、政策法律纪律根底、群众观点根底、知识根底、新闻业务根底以及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和贴近生活的要求,为政治家办新闻指明了方向。
如今,现代化、信息化冲击、考验着媒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媒介走向更开放市场的背景下,只有更好地理解“政治家办报”的内涵,并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才能走出一条真正适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属于中国新闻界自己的道路来。
政治信息、公共利益与国计民生信息永远是时政新闻的主餐,一个不懂政治、不谈国事的记者算不上好记者。作为有着政治家风骨的新闻人,应让自己成为一位活跃的、热情的社会活动家,参政议政,永远将自己置于时代的风口浪尖,竭尽所能为人民、为社会做贡献。自19世纪70年代中国国人自办报刊以来,从弢园老民到饮冰室主人,从《萍踪寄语》到《塞上行》,无不是怀揣“开启民智、救亡强国”的理想,立言议政,著文报国,开辟了中国报刊悠久光辉的政论传统,承载着中国各个领域的思想启蒙与学理思辨。
政治家办报要求记者编辑要有良好的政治修养,忠诚老实,忠于职守。偷奸耍滑、包藏私心、阿谀奉承、煽蒙哄骗、指鹿为马、沽名钓誉之徒,是绝对做不好记者编辑的。
3.指导性。新闻的指导性是用事实引导公众的思想和行为。马克思要求遵守和阐述党的纲领策略,按党的精神编辑。其特点:一是通过新闻事实影响和改变人的认识(触类旁通)。二是指导者与被指导者处于平等地位。三是指导领域的多样性。四是指导的及时性和连续性。
指导的方式可分为思想指导、政策指导、信息指导、典型指导、鼓舞指导、警戒指导。做好指导性必须要注重客观性和启发性。例如,我们为一篇报道扶贫攻坚取得绩效的稿子配评论,不但要充分了解已有稿子的全部内容,还要充分把握我国城乡差异的客观情况。这样才知道我们报道的典型、指导的扶贫攻坚是不是我国或我市广大农村看得见、读得懂、学得到、持得住的,是否有启发。
4.群众性。毛主席当年把我们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比喻为“种子与土地”,刘少奇比喻为“血肉”。蒋介石曾问陈诚,共产党为啥能够由弱到强,国民党为啥会失败,陈诚说,因为共产党与百姓是鱼水关系,而国民党与百姓是鱼沙关系。群众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新闻中的体现。马克思讲,媒体是社会舆论的纸币,媒体是社会的耳目和捍卫者,具有两条要求:一是尊重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及时向人民群众提供新闻服务,为其行使民主权利创造条件;充分表达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当好人民的喉舌;全面反映人民群众的劳动生活,讴歌人民群众的创造业绩。二是新闻形式要生动活泼多样化,语言要通俗易懂大众化,风格要鲜明泼辣个性化。
新闻的群众性要注意,一是不能盲目崇拜群众的自发性,要用先进思想教育和武装群众。二是不能迎合少数群众的低级趣味,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群众。三是不能搞命令主义,煽动驱使群众。四是不能跟在群众的后面,落后于群众。
5.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它的作用在于,一是发扬民主,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二是防止腐败,克服官僚主义,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三是激发人民当家作主的热情和议政参政的能力。四是处理好内部矛盾,有效进行人民内部的自我教育。五是弘扬正气,倡导先进,为构建和谐,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舆论监督的对象主要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政党、各种社会成员。有人说,“不怕通报就怕见报”,“内部监督慢吞吞,舆论监督如点灯”,“内部通报可不管,舆论监督不敢板”。这些都说明了舆论监督的重要性。
二、怎样采写时政新闻
(一)发现新闻
1.增强新闻敏感性。增强新闻敏感性是指记者从每时每刻发生在自己眼皮底下的各种客观事实中,找出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并把它提炼出来形成作品献给受众的一种能力。新闻敏感是发现新闻线索、写好新闻的先决条件,是采访的基本功。面对生活中同样的环境,同样的事情和人物,有的同志在采访中“吃了上顿没下顿,苦于手头没有线索”,而有的同志却“左右逢源来路多,不尽长江滚滚来”。现实生活中,每天都有大量的时政信息,并不是每个信息都是新闻。哪些需要报道,哪些不需要报道,取决于这个信息的新闻价值有多大。判断新闻价值在于新闻敏感。
第一,思维方式要与实际生活发展相适应。信息全球化打破了各地区、各部门、各省市以至各个国家之间的界限,上下左右、四面八方的联系更加密切了。新闻传播工具的发展,如电视、多媒体和网络媒体的迅速普及,使地球变成一个“村”。这要求我们的思维方式要与各方面相联系、适应。增强新闻敏感性,就要改变习惯性封闭的纵向思维,树立开放式的纵横结合的思维方式,重视开拓知识领域,开阔视野,注意宏观与微观的结合。
第二,随时都处在采访状态。时政新闻敏感性与自身的政治思想水平、注意力密切相关。新闻是易碎品,稍纵即逝。新闻是水,是沙,稍不留意就有可能从你眼皮底下流过,从你手指缝隙中溜走。
《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强调,要随时处在采访状态中。他常说,“天涯处处有芳草,眼中时时有新闻”。对周围发生的一切事物都要注意,都要感兴趣,就能时时处处发现新闻。他本人就是一个全天候记者,常常在不经意之间就有神来之笔,有时甚至吃饭、睡觉都能出好新闻。
20世纪80年代初,有一次吃午饭,某公社书记一边吃,一边说:“过去总说‘铁岭葱开源蒜,康平荷包猪和小鸡蛋’,可是,这几年康平的荷包猪也长大了,你看,这肉的膘多厚!”
范老问为啥,答:“主要是喂粮食多了。过去怪猪种不好,其实关键是粮食少,人都吃不饱,哪有喂猪的?”范老敏锐地察觉到,这正是反映三中全会政策的上好新闻。
回县后,他让新闻干事到畜牧局、供销社核实近几年收购生猪平均个重的对比数字,很快写成《康平荷包猪长大了》,获得了全国好新闻奖。
范老还有个睡觉出好新闻的故事。1982年春,范老到两家子公社采访,接待人员安排他住文书室。
事隔几日,他发现晚上特别安静,一是没有接过一个电话,二是没有要钱、要粮和告状、报案的。他找来公社的同志问情况。那人说以前正好相反,公社干部很少睡安稳觉。一是上面形式主义盛行,经常晚上来电话发指示,催进度,要报表。二是贫困,从早到晚要钱、要粮、告状、报案的不断,有时天不亮就来堵公社书记的被窝。一种历史的感怀涌上范老心头,几袋烟功夫,一篇《公社干部睡上安稳觉:夜无电话声,早无堵门人》的新闻出笼了,这篇新闻还获得了全国好新闻奖。
第三,善于抓“新”。新闻,重在“新”,不能“炒冷饭”,因循守旧,步人后尘。2004年,全国人大好新闻一等奖,消息类第一名,是浙江日报选送的“义乌外来工当选人大代表”。这篇新闻胜出,在于它“新”,只有780字却表现出三个“新”。一是新事物。改革开放以来,进城务工人员成千成万,这部分人流动性强,管起来很难。要让流动人口及时参加选举,更是难上加难。然而,义乌市大陈镇政府让外省市区在该镇务工的优秀分子当选为镇人大代表,使他们不管身在哪里,都能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记者敏锐地抓住这一民主与法制建设中的新事物,及时进行了报道。二是新经验。组织外来工参与选举,过去少有。义乌市大陈镇私企中有570多个外来工,其中7人当选为人大代表,这本身就是一个新典型、新经验。三是新写法。全篇共780字,篇幅短,选材新,语言朴实,现场感强。标题《义乌外来工当选人大代表》简明扼要,以新鲜的事实给读者惊喜。其次,通篇写作运用了一些真名实姓和大量数据,像讲故事一样给读者娓娓道来,如实描写外来工的选举情况,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现在的新闻很少“独家经营”了,往往是“蜂拥而来,四面开花”。改革开放大凡有重要新闻,外地记者、外国记者大量云集。时政新闻记者必须具有过硬的本领,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才能不被动,不落伍。
第四,学会“抢新闻”。要主动出击,不能“守株待兔”。“抢新闻”要有真本领,要经过锻炼,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否则就“抢”不到。“抢新闻”是在真实、准确、不泄密的基础上求快,不能不择手段,不计后果。
2.提高业务素养。好作品是记者高水平知识素养的产物。知识是宝石的结晶,新闻则是宝石的光辉。如果把记者的作品比作流,那么知识的储备便是源,写作的技巧只是个媒介。如果知识贫乏,写作技巧再高也只能算个文字匠。“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话用在新闻写作上再恰当不过。
第一,扩大知识面。有人说党政干部是“万精油”,时政记者的知识面要求更宽,眼光更独到、更犀利。时政工作本就是一座宝库,还要加上新闻方面的知识。时政记者要掌握古今中外、林林总总,应该学无止境。只有取之不尽,才能用之不竭。记者知识的广与博,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变化。知识传播的途径有两种:一是经验型,主要靠老师、家长、书本传播,日积月累,代代相传。这种知识的特点是纵向性、稳定性,同时也具有陈旧性、保守性。这是我们获取知识的基本渠道,不可忽略。另一种是信息型,特点是横向辐射,它新鲜、先进、多变、不断翻新。获取这种知识,不是靠单向传输、纵向承袭,而是多向传输、多渠道,从前后左右、四面八方横向索取。随着文化、科技的开放交流与引进,传播工具的发展突破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界限,社会真正成为“大学”。我们必须成为更新能力强、吸收能力强的人,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知识影响着人的思维。如果一个人的知识狭隘陈旧,那么他的思维就不可能开阔、先进、活跃。时政记者永远要站在时代前列,成为“弄潮儿”,不断追踪尖端的东西。这就要求时政记者在自己的思维方式上有所更新,否则很难写出上乘的作品来。
要多阅读。邹韬奋在谈阅读体会时说:“我所看的书,不能都背得出,看过就和它分手,彼此好像都忘掉了。但当我拿起笔来写作时,只要用得着的文句或故事,它竟然会突然出现于我的脑际,效驰于我的腕下。”周先生的感受,其实就是心理学中的潜意识。读书破万卷,下笔必有神。
第二,培养科学思维。记者要有一个理论武装的头脑。就像士兵需要训练,没有训练的士兵是乌合之众,不能打胜仗。没有训练的记者,最多算个文字匠,写不出好文章。
新闻是有倾向的,不能有闻必录。时政记者的活动是政治活动,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无不打上阶级烙印。一篇新闻如果没有深刻的思想,就不能成为一个生命力很强的作品,只有赋予作品深刻的内涵才能常看常新。
记者的头脑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武装。只有用这个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判断世界上发生的一切,才能把爱祖国、爱人民、爱党、爱社会主义、弘扬民主、健全法制作为主要工作内容,对人对事才会具备客观性、公正性,才能从人民的长远利益出发,考虑和提出问题,正确反映人民的呼声、愿望。
第三,加强调查。当今时政,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不断涌现。记者要扎扎实实搞好调查,随时掌握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用新闻形式给予反映。仅凭对上级意图的一知半解,抓到一点材料就“紧跟形势”,“图解政策”,急功近利,是不适合复杂多变的实际的。形势在变化,政策也在不断出新、完善和调整。记者要眼睛向下,不唯上不唯书,要唯实。不能听到一点指示,有了一点精神、意图,就去应付新形势下的时政新闻。
记者要积极主动热情,要有紧迫感,真正从“等、靠、要”变为“走、查、找”。脚踏实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心有主心骨,不做“摇头扇”。
新形势下,记者调查的难度比过去更高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正在转轨,新东西并非十全十美,旧东西也并非一无是处。不定型的、过渡性的事物会不断涌现,人们对利益的认识在调整,社会出现了复杂多变的状况。面对这样的现实,无定规可寻,只有深入调查,才有所作为。不仅要调查事物的现在,还要调查过去和未来;不仅要调查事物的自身,还要调查多向联系和多个侧面;不仅要调查事物的突变状况,还要调查渐变状态;不仅要调查事物的本质和主流大方向,还要调查变动的社会承受能力和人们的心理变化。
总之,这是一个大变动的时代。这种变动广泛、复杂、微妙,渗透在社会各个领域,人们因年龄、文化、觉悟、切身利益、社会联系的不同,会有各种反映,记者要把调查活动当作学习、认识社会,不断进行自我更新的过程。
第四,提高文字表达能力。记者要使自己达到这样的水平:方块字写出来的,具有画家画出来的效果。把复杂事情说得简单,抽象事情说得形象,枯燥事情说得生动,呆板事情说得活泼。练就情透纸背,力透纸背的感染力。行文流畅,条理清楚,逻辑严密,让读者一读就明,一学就懂,一做就成。
民族的大众的文化是浅显易懂的。当然不是所有浅显易懂的都是大众喜欢的,但大众喜欢的一定浅显易懂。
邹鲁是孙中山的秘书,在校对三民主义文稿时,对一段论及民权主义的文字看不懂,拿去请先生讲解,以防出错。
孙中山听清来意,拿起笔来,毫不犹豫地把整段文字涂了,说:“这段不要了。”邹鲁惊讶地问:“为什么不要呢?”孙中山说:“三民主义学理要用深入浅出的方法说明出来,才能在百姓中普及,如果连你都看不懂,怎么能推广呢?”
1933年,谢觉哉在江西苏区政府任秘书。有一次毛泽东要他写两份通知。
谢觉哉胸有成竹,认为自己玩笔杆多年,写个通知小菜一碟。几分钟后,他将写好的通知送给毛泽东,出乎意料的是,毛泽东把他的通知都删掉了。
毛泽东望着他疑惑不解的样子说了三个字:“你学吧!”后来,谢老逐步领会了这句话的含义:过去他写的之乎者也都是给知识分子看;现在要写给工农兵看,对象变了,文风也得改变,工农中有不少人不识字,给他们写通知,一定要念起来听得懂。于是他认真学习和掌握工农语言,终于写出了许多既通俗易懂,又富有文采的好文章。
3.搞好信息储备。客观事实是新闻的基础,不掌握新近发生的情况,就写不出新闻。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所以要善于积累和发现信息。获取信息有多种渠道,如参加时政活动采集信息;处理日常事务和检查、总结工作发现信息;从上下级的文件、简报、材料中提取信息;出席会议,听报告,在领导讲话中得到信息;同事们交往,摆谈中获得信息;从社会生活中收集信息等等。只要条件许可,什么都可以看一看,听一听,翻一翻,查一查,问一问。要让自己的“生活仓库”永远装满。
记者要广交朋友,上自军政要人,下至庶民百姓,朋友越多,信息来源越多,越能写出有分量的新闻。储备信息不一定都是为了当时用。有的信息是为当时报道而收集,有的信息是为今后报道而储备,还有的则是为了自己认识某个问题而采撷。吸收信息要有连续性,要不断更新消化,多熟悉,多思考,多研究,多探索,把自己脑子里的东西变成有益于自己的营养品,让自己丰富起来。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认识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反复多次才完成,而且一次比一次深刻,逐步升华。就像垒墙体一样,一块砖一块砖地加上去,就出现了新形象。人们对事物多次认识,就会有新的高度,诞生出新的思想主题,出现新的认识事物的角度。
一个阅历丰富、知识渊博的记者,反映一个场景、一件事物需要运用自己的全部感官,调动起大脑的各种知识储备,这样感受才会丰富得多,细腻得多。对事物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侧面的描绘,就能使读者从生动具体的描绘中、深刻的分析中加深感情,产生共鸣。范长江的西北通讯就有这样的效果:他把中国大西北丰富的历史与苍茫、壮丽、辽阔的景色写进反映现实生活的通讯中,使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给人以丰富、深厚和现场的感觉。
(二)怎样提炼新闻
时政新闻的内容政策性、法律性强,程序严谨,但并不能以此为借口,不去探索灵活、生动的表现手法和形式。
一篇好的时政新闻应该标题有意韵,角度恰当,细节感人,表述得体,能把握价值取向,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政策法律知识。记者应从党政机关常规工作中捕捉闪光点,总结鲜活经验,使作品体现新视角、新思路、新观点、新举措、新成效,给人以新的启迪和新的感受。
1.有针对性。每一篇文章,都不是盲目的写作,而是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祛邪扶正,褒贬激励,鞭挞邪恶,及时总结推广新鲜经验,帮助群众解疑释惑,明辨是非,促进社会发展。文章为时而著,诗歌为事而作,就是针对性。搜集的素材首先要感动自己,写出的作品才能感动别人。要以敏锐的观察力,根据事实和形势发展的特点,准确选好写作角度,抓住矛盾焦点,集中而深入地写一个问题。这样的作品才能对现实工作起到巨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2.用事实说话。事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虚构自然不算新闻。虽然是新近发生,但不为大多数人所关心,又无实际意义的也不是新闻。记者要目光远大,深入实地去感受,去挖掘。多听,多看,多访,多查,多问,多思。把直接观察到的情况串起来,条理化,系统化,把零星材料变成有理可循的、脉络清晰的导向性新闻。深入调查研究,多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厚积薄发,拿出来的作品才能像牛奶皮一样,虽是薄薄的一层,但却是最精华的部分。只有写真人、真事、真话,才能报道出有血有肉、有灵有气的党领导下的时政工作,才能用事实启发、教育人民。
3.取好角度。党政工作庄严而神圣,内容重要,题材重大,有时为啥报道效果不好呢?有个选好角度的问题。有人说,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站得近才能看得真,站得偏才能看得奇。取好角度非常重要,角度不同,产生的新闻效果会截然不同。顾客坐出租车,连遇几个红灯。眼看就到目的地了,又是一个红灯,他嘟囔:“真倒霉,老差一步!”这时司机说:“不倒霉,上帝很公平,亮绿灯时我们总是走第一个。”这就是看问题的角度。
选择最佳新闻角度,首先要理清选角度与抓问题、选角度与提炼主题、选角度与扭角度的关系。
选角度和抓问题不同,抓问题是因,选角度是果。抓问题是选角度的依据,选角度是抓问题要达到的目的。
一篇新闻,主题是灵魂,内容是躯体,标题是眼睛,“最佳新闻角度”则是作者向读者提供的最理想的画面。
选角度和提炼主题不同,提炼主题是确定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主题是主,角度是从。同一主题,可从不同角度,写出各具特色的新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选角度和扭角度不同,选角度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把客观存在作为选取对象;扭角度是凭主观需要,把事实当面团,想咋捏就咋捏。选角度是正路,越走越宽;扭角度是条邪路,越走就会在弄虚作假的路上越陷越深。
理清了这几者的关系,清除了思想上的障碍,再选“最佳新闻角度”就像在市场上选菜一样,那些个大,那些成色好,一比较就出来了。
第一,比一比哪个角度最能体现当前的宣传思想。例如,某报编发的《3分钟接好的插座为啥接了两年》。机关宿舍插座坏了,请了4次电工没动,两年后电工来了,只花了3分钟就把插座接好了。这篇稿子可就事论事,也可从管理中的“灯下黑”着笔。作者却撇开这些,紧紧抓住上级会议强调加强和改进作风这个命题,选择了产生这种现象的“温床”是官僚主义,事情出在下边,根子却在上边这个角度。该稿发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多家报纸转发。
第二,比一比哪个最能拨动读者的心弦。要想写出编辑愿编、读者爱看的文章,就得经常想想他们正在想什么,需要什么。要抓住编者和读者最关心的、最感兴趣的问题,写出的东西才能给人启发。例如,《新华每日电讯》编发的《霜打的“花儿”喜逢春》,写日照市滩井小学一等伤残军人辛作梅带领“红领巾助残小组”多年如一日地帮助残疾儿童完成学业。残疾老师、残疾学生,本身就构成了很好的新闻,时逢助残日到来,就能写出好东西。作品写残疾学生通过学习,用自立自强树起了做人尊严,在人前抬头挺胸,骄傲地说,你们正常人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有时还比你们做得好。作者选取几个令人唏嘘不已的事例,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作品。这篇作品之所以被新华社发通稿,关键是作品利用好了人们尊老爱幼、惜病怜残的心态,拨动了人们的心弦。
第三,比一比哪个角度最能反映报道对象的本质特点。任何主题都可多角度报道,哪个角度最佳,不能凭主观印象,而要从实际出发,哪个角度最能反映报道对象的本质,就选择哪个角度。否则,就会走到扭角度的邪路上去。例如,某报编发的《人生紧要处》就抓住了所报道人物当时的本质特点。臧运东是个转业干部,曾一人排雷九百多颗,被军区授予“排雷英雄”称号,受到时任军委主席的接见。转业时,因考核考试安置,臧运东接到通知时离考试只有11天了。他有全国成人自学法律本科证书,结果没考上心往已久的法院。他爱人原本有个不错的单位,后来为照顾臧运东随军,在部队做了一名家庭主妇,回地方安置的单位不景气。按说,这个素材很有写头,但作者只选择了臧运东的一句话“每个人生紧要处就是一场考试”为主线进行报道,结果他的这一人生态度引起了读者的共鸣。“新闻最佳角度”只有一个,而这一个又必须像打靶一样,准星、缺口、目标三点成一线才能扣动扳机,命中目标。
4.做好标题。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人们常说,“看书看皮,看报看题”。人们首先透过标题来了解文章类别,然后决定是否读下去。特色鲜明、简练、深刻、意韵丰厚的标题,总能吸引读者的眼睛,抓住读者的心,不读不快。因此,提炼文章标题,是增强文章吸引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环节。
第一,会议消息安上“慈眉善目”的“笑脸”。例如,郑州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全体会议,听取了环境“双达标”工作情况、无公害蔬菜生产经营情况、《郑州市商品交易市场监督管理条例》贯彻执行情况、《动物防疫法》贯彻执行情况等项汇报。郑州日报的标题是“(主题)燃气、环境、市场一一审议,蔬菜、防疫、矿管件件关心,(副题)一批市民关注的问题列入市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议程”。没采用“市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开始举行”那样一般性文字,而是提炼出主要议题,运用修饰手法巧制标题,增强鲜活性、象征性、形象性,增添了传递信息应有的和平气息,贴近了读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再如,标题“‘包装’监督是失职”“人大居权要‘思为’”“市长,你别离开人大会场”等,都不落俗套。
第二,态度鲜明,直击要害,开门见山。例如,“乡镇人大工作要做实”“监督关口当前移”“谨防任官考法走过场”“农村费改税法律要到位”“代表作用大充分发挥它”等。这些标题不拐弯抹角,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一目了然,态度鲜明,毫不含糊。标题要抓住关键词着意点化。求短,惜墨如金,贵在准确、醒目。例如,“得零票的思考”“期待与重托”“体验民主”“立法,走向繁荣”“监督,呼唤力度”“选举”“职责”等等,多则6字,少则2字,都紧紧扣住主题,一看标题,就知道文章的大致内容,起到了“文眼”的作用。
第三,利用幽默趣化标题。幽默是智慧的结晶,可以用它来活化标题,增强吸引力,感染读者,使之领悟“眼神”包含的哲理。例如,“解释≠解决”“人员分流≠人员分等”“一肩挑≠一言堂”等标题,能诱发人去冷静地思考问题。标题还可用比喻、拟人、对照、排比、借用、俗语等带给人幽默感,吸引人去阅读正文,探寻答案。
5.突出主题。主题是新闻的灵魂,关系到作品的成败。主题不是头脑固有或凭空捏造的,也不是搬党的政策条文随意得到的。反映时代精神的大主题,只能从生活中去寻找,去挖掘。
例如,对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报道,只有掌握相应的法律法规,熟悉人大的规律和程序,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时代脉搏和人民意愿,用心思考,才能获得好的主题。
在一大堆材料中,要找出最能表达主题的素材进行加工。用材时,要按主题的需要,排列出主从、轻重、详略。该多的地方要浓墨重彩,泼墨如云,不惜字数;该少的地方要惜墨如金,一个字也不能多。
作者简介:雷平,重庆开县人,大学学历,重庆市文化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市版权局副局长。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1-0001-04